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5)

鲁盼儿的奶奶不是亲的,对他们姐弟几个孙女孙子都不好,不止九队的人知道,八队也一样,因为后奶的娘家在八队,说起来与万红英还有些远亲。

先前万红英从来不说自己的后奶不好,如今也承认了。

鲁盼儿就点了点头,后奶做的只能比万红英说的还要过分,她不仅会指使丰收和丰美干活儿,恐怕还不舍得上他们吃饱饭,甚至还要打他们。

万红英见鲁盼儿赞同,就赶紧又劝,“我说你就别上高中了,反正也没有什么用,在家里不但能把家务活做了,还能挣些工分——正好你们九队的工分最值钱了。”

田翠翠突然开口问:“那你怎么还要上高中呢?”

万红英就生气了,“我大伯不是在襄平县城嘛,我当然要去高中了!而且我们家能供得起我上高中!”

鲁盼儿当初不想上高中是因为家里没有人做饭照顾弟弟妹妹,而田翠翠家里并不缺干活的人,可是却拿不出钱——上高中不比初中,要多花许多钱,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田翠翠家里人口多,是八队的困难户,一年到头也分不到几十块钱,住着旧土坯房,穿的都是打补丁的旧衣服,只能勉强吃饱饭而已。

田翠翠想说,鲁盼儿家里也能供得起她上高中,但是她还是重新闭上了嘴巴。

鲁盼儿就又打圆场,“田翠翠,你回家再跟父母商量,我爸妈听杨老师说上了高中不但能学知识,将来还可能推荐上大学,那样就成了国家干部……”

万红英没想到自己一直对大家保密的事就这样被鲁盼儿说了出来,立即就生气了,“想推荐上大学!真是想得美!你知道吗?去年整个公社就给了一个名额!”

鲁盼儿也生气了,自己一直处处让着万红英,没想到她越来越过分,就不客气地说:“一个名额怎么了?谁最符合条件就选谁呗!而且就算不能推荐上大学,也还有别的机会,招工,参军,或者当民办老师,这些可都不是一个名额!再说,我上高中,也是想多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建设国家!”

万红英一下子被鲁盼儿的几句话噎得什么也说不出来,又不能反驳,只得低下头不吭声了。

田翠翠听得眼睛都亮了,“那我回家告诉我爸妈推荐上大学的事。”哥哥不爱学习,早早就退学了,父母供她上初中,就是希望女儿能有出息,如果听到这些话,说不定就能同意她上高中呢。

万红英不想一个对手没除去,又增加了一个对手,气得迈开大步走到了前面。鲁盼儿也拉起田翠翠,“我们也快点走吧,早些到学校,就要毕业考试了呢。”

“考试有什么要紧?”田翠翠离万红英远了,心情也就好了,“不管考多少分,只要成分好,就能上高中。”

“虽然能上高中,可是到了那里听不懂不是白去?”鲁盼儿就说:“我们杨老师说,只有学会了知识,才能提高自己,为集体为国家做贡献。”

“你们生产队的杨老师管得可真多。”

“杨老师是真心为我们好。不信你看,我们生产队的学生成绩都排在前面。”鲁盼儿说着,拿出一颗水果糖,“这是杨老师给我的,因为我在公社中学一直考第一,我给你留了一块。”

田翠翠含着甜丝丝的糖,终于也心悦诚服,“杨老师真好。”

第4章 真长大了

重新回到学校,大家见面说起的不外是各村春耕的事,田翠翠就提到了修水渠,八队的几个学生都过来打听鲁盼儿,老师家正好是七队的,进来听了一句也问:“鲁副书记说没说水渠什么时候能修到七队?”

鲁盼儿摇摇头,“我不知道了。”

万红英就说:“肯定要修到七队的,我听我大伯说不只我们公社,整个县里都在学大寨,修水渠呢。”

“这样可好了,将来队队都种水稻,家家就能吃上大米了。”

老师的话正与田翠翠说的一样,万红英却没有反驳。鲁盼儿看着田翠翠嘴动了动却也没说话,正好上课钟声响了,她就带头站起来高声说:“起立!老师好!”

“同学们好!”老师也就走上讲台开始讲课,大约农忙假都太累了,所有人都有些懒洋洋的,不过只要不在课堂上捣乱,老师就不会多管。就像田翠翠说的,整个公社,只有杨老师认真抓学习。

到了中午,值日生取回来饭盒,原来公社中学的学生多半家在生产队里,每天中午来不及回家,又没有钱和粮票在公社食堂吃饭,因此上学都带饭盒,一早就送到公社大院里的锅炉房,中午取回来就是热的。

鲁盼儿与田翠翠坐一张课桌,也一起吃饭,“今天早上我妈新蒸的玉米面发糕,里面加了大米面,还放了红枣,特别甜,你尝一块。”

田翠翠带的是玉米面饼,也掰下一半分给鲁盼儿,“我知道你爱吃烤焦的,专门挑颜色深的拿。”说着她又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饭盒,打开一看,竟是焯好的菠菜,“我家园子里才长出来的,我妈让我带给你吃。”

鲁盼儿就叫了一声,“哎呀!你们家的菜长得可真早!”

这时节农村除了野菜就只有小葱可以吃,别的菜还没种出来呢。田翠翠就得意地说:“我爸先在放了火盆的屋子里提早播了种,天气暖和后就挪了出去,白天晒着太阳,晚上还要盖上草帘子——这样就比平常园子里的菜早了。”

不过,家里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菜,是为了悄悄拿到黑市卖了换钱,根本舍不得吃的,不过因为鲁盼儿对自己好,每次带了好吃的都分给自己,妈妈就特别给自己做了些,还用鸡蛋炸了酱,说不能总占别人的便宜。

焯过水的菠菜蘸着鸡蛋酱,再加上鲁盼儿带的炒豆腐,就着玉米面饼子和发糕,两个女孩子都觉得好吃极了。

下午,又上了两节课,老师就说了毕业考试的事,又告诉大家,如果想上高中,回家与家长商量,毕业考试后就填申请表。

放学的路上,鲁盼儿又叮嘱田翠翠,“回家跟你爸妈说明白道理,要是能行的话你也上高中吧,我们俩还能在一起。而且,我想着我们到了高中节省些,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初中两年过去了,鲁盼儿每学期除了交三块钱学费,也只再花几角钱买书买本子,而田翠翠花的还要更少,因为她家是贫困户,生产队里写了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掉。

田翠翠也愿意跟鲁盼儿一起上学,而且她想着家里的菠菜卖了也就有钱了,点点头,“我回家商量商量。”

到了八队的村口,两人分了手,鲁盼盼一个人加快了脚步,忽然听到背后有车铃声,才要回头,爸爸已经用一只腿支着自行车停到了她的身边,“上来吧,我们回家包饺子!”

鲁盼儿就看到了自行车前面挂着一块肉,大吃一惊,“怎么买这么多肉!恐怕有三斤吧。”鲁家的日子过得好,不比队里平常人家一年只吃一次肉,但也不过偶尔买一两斤而已,今天可真是太多了。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