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96)

“我已经急着每年收到一百套男装了。”

“如果我不吞并江城,你收不到衣服;如果我收购了江城,世上便再无江城,你们的约定也与我无关。

所以,无论如何,你都不可能收到周江的赌注。”

鲁盼儿哂笑,“好像精明的宁董算错了呢。”

“我倒不觉得自己算错了,反正霓裳羽衣不会倒,我早立于不败之地了。”

宁林又追问,“鲁姐,你究竟会不会出手收购江城呢?

我看周江倒是宁愿你出手呢。”

“不会。”

“为什么?”

“我不打算做男装。”

“那么,你有心投资房地产吗?”

“也没有。”

“不看好房地产?”

经济危机之后,一直发展不错的房地产就停滞不前了,房价下降,不过呢,“我觉得房地产的发展空间还有,毕竟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现在都涌向城市,衣食住行,缺一不可,住房的需求实实在在摆着。”

“我也这么想的,所以跟建国商量了,打算趁地价便宜加大投资。

鲁姐要不要跟我们一起?”

房地产的利润一定很可观,但鲁盼儿并不打算加入,“霓裳羽衣即将新增的项目是饰品,今天十点在霓裳羽衣总部召开发布会,同时也在微博官宣。”

做首饰的想法已经有很久了,大约是从她的私人收藏首饰展会受到极大的关注时起,但是,这一行的投资实在太大,风险也太高,尽管鲁盼儿这些年陆续去缅甸、泰国、坦桑尼来、哥伦比亚、南非等国考察,但真正下了决心还是最近。

不能为了眼下的安稳而停止进取。

永不停止的进取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为此,鲁盼儿将霓裳羽衣近期的赢利都投了进去,在云南建了一家饰品加工厂,请了几位业内知名的设计师。

今天她戴的桃花簪就是第一批商品,配合春装一起面市。

宁林沉默了一下,然后敏锐地问:

“饰品也会在网上销售吗?”

“不错。”

鲁盼儿肯定,“销售网页也会在官宣的同时开放。”

“鲁姐的胆子可真大!

饰品和服装能一样吗?

几元十几元的装饰品也就罢了,几十万的珠宝,会有人敢买吗?”

霓裳羽衣率先在网上销售服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饰品,鲁盼儿也满怀信心,“要么我们也打一个赌?”

“算了,我可不敢跟鲁姐赌,一定会输的。”

宁林笑着说:

“我还是做我的房地产吧,传统行业,稳得很。”

第297章 大V风范

鲁盼儿坐进车里, 给建国打电话,“听说你们投资地产缺点资金?”

“没有——是谁在造谣?”

“也不是造谣, 刚刚与宁林聊了几句,他邀请我一起投资。”

所以自己才会误会的。

“噢,”建国停顿了一下, “其实我们不缺资金,他邀请你投资, 估计是想套问你对房地产的看法。”

“宁老板嘴上不说, 但我早看出来了,他最相信老班长的目光。

这一次投资很大,他先前还让我问呢,又忍不住自己打听了。”

果然,宁林“顺便”问了自己对房地产的看法。

鲁盼儿摇头,“其实我哪里懂房地产呀。”

“但是老班长对大趋势的把握总比我们要准。”

陈建国也相信鲁盼儿,“既然你觉得房地产大有可为, 我们的心里就落底了。”

“这一次要在北京做大项目, 你也该过来了吧?”

鲁盼儿笑着问:

“好久不见你了, 倒是春妮在北京的时间都比你多。”

虽然在襄平有项目,但是北京的项目还是投资最多的, 陈建国早想过来了, “前些时候家里出了事儿,没办法。”

鲁盼儿吓了一跳, “什么事?”

“你猜都猜不到, 我妈跟万红英两人联合起来, 逼着我答应让陈梁参加公司管理。”

的确不可思议,陈婶儿一向与大儿媳水火不融的,没想到她们还能联合起来?

不过,既然涉及陈家唯一的孙子陈梁,鲁盼儿也就懂了几分。

说起来也奇怪,陈婶儿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也没有,可是这五个儿子中只有陈建军和万红英生下了一个儿子陈梁,建国和春妮因为是农村户口,生了两个孩子,不过都是女儿,以下的建党建设和建立都各有一个女儿。

“这几年万红英提前退休了,一改过去不理家里人的习惯,经常到家里陪着我妈说话,给她做饭,嘘寒问暖……

最初我妈也不理她,可是老太太很容易哄,不知不觉就相信她了。”

“偏偏因为经济危机,公司的经营遇到不少困难,春妮帮着我管财务,在家的时间少了,正好被万红英钻了空子。”

“我妈原本就有老思想,现在更被万红英说动了,觉得陈梁是陈家唯一的后代,将来接户口本的,所以要把家产都留给孙子。”

“其实陈家有什么?

不过村里的几间砖房和几十亩地。

她想给我们几兄弟都没意见,可是万红英把我的公司也当成了陈家的财产,要一股脑儿地传给陈梁,现在就想让他进公司当经理管事情呢。”

“真是气死我了。”

“唉!”

鲁盼儿叹了一声气,“你不动摇就不要紧。”

“我当然不会动摇!”

建国斩钉截铁地说:

“当年我为了养家到北京打工,吃了无数的苦才有这家公司,凭什么给陈建军和万红英的儿子!

他们当初工资高,生活条件好,一定要分家,只怕我们拖累了他们!

既然分了家,就是两家人,我不但不会把公司给陈梁,就连他进公司也能同意!”

以万红英的为人,只要陈梁进了公司,就会生出无数的事端。

鲁盼儿赞同,“我支持你!

就是陈婶儿那边,你还要想办法。”

毕竟是自己的妈,陈建国确实头痛,“我劝了很久也没有用,只好把她送到建立家里,让她在那边住些时候,让建立和弟媳妇再劝。”

建立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在那里安家了。

陈婶儿过去了,一方面小儿子和小儿媳总能开导她一番,一方面也能脱离万红英的影响,“这办法不错。”

“这次我妈和万红英闹,倒也提醒我一件事儿,我得加紧培养大玲和小玲,让她们学会做房地产,管理公司——要是她们实在不行,就给她们招两个有能力的女婿,帮着管家里的产业。”

鲁盼儿噗地笑了,“建国,你想的可真全面。”

“这不都是被万红英逼的嘛。”

建国也笑了,又说:

“宁老板常说,老班长是真正的人生赢家,自己成功,杨老师成功,两个孩子培养得也特别好,都有本事接下霓裳羽衣。”

“我们家的大玲小玲,虽然比不上梓恒和梓嫣,但也都考上了大学,又去国外留学,有培养的空间。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