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54)

马丽丽没想到就这么被拒绝了,一时竟有些不能接受,气恼地推着李老板,“你还说你们很熟呢,结果……”

李老板做了多年的生意,是个人精,马上便听出鲁盼儿话里另有缘故,又见坐在一旁的刘南似笑非笑的,心里倒明白几分,“熟是很熟的,我初到大陆做生意的时候,就认识了鲁老板,可生意上的事嘛,各家有各家的规矩……”

“就是,想找鲁姐设计衣服,就要按鲁姐的规矩办!

我跟鲁姐是好朋友,可从来都一样排期,你又凭什么例外!”

大家说着话,倒没注意又来了人,抬眼看去,原来是宁林和张宁夫妻俩,说话的当然是张宁。

她刚刚过来,话只听了半句,便声色俱厉地驳了马丽丽,这才向大家笑着招呼了,又问:

“鲁姐,我说的对吧?”

今天张宁穿的也是鲁盼儿为她设计的礼服,用的当然是她家的丝绸,鹅黄色的料子衬托出她雪白的皮肤,合体的裁剪掩饰了她略有些发福的身材,为了这套衣服,她果真等了好几个月。

但是,她其实没听到前因后果,有些文不对题,可既然是帮自己的,鲁盼儿便点了点头,心里又奇怪,张宁一向八面玲珑、见人三分笑的,怎么会为自己得罪马丽丽?

只是倒不好问。

马丽丽被张宁驳得脸色更加不好了,便拉着李老板,“我们走!

北京也不只霓裳羽衣一家店,我们再去别的家,有钱还怕订不到好衣服吗?”

李老板推开她的手,“你先过去,我有事儿跟宁老板、鲁老板谈。”

马丽丽只得怏怏不快地转身走了。

李老板便道:

“宁老板、鲁老板,大陆开放股市了,这可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我把投在房地产的资金都抽出来了,准备做一把大的!

你们手里都有资金,我们不如一起做!”

鲁盼儿摇摇头,“我最近回老家投资建了个厂子,手头的资金差不多都用光了。

至于股票,我什么不懂,还是算了吧。”

宁林倒满有兴致,“无怪磁器口街道拆迁我没遇到李老板,原来投向股市了呀!

现在情况怎么样?”

他们俩谈着股市,又引来几人,什么认购证,什么指数,吵得很。

鲁盼儿便与刘南和张宁退到一旁说着闲话,忽听李老板大声说:

“明天晚上,若水云间,我请客。”

张宁皱起了眉头,“说是谈生意,其实就是打着谈生意的旗号勾三搭四,要么怎么一定去若水云间呢!”

若水云间是京城有名的酒店,除了餐饮住宿,还有棋牌、洗浴、按摩种种服务,更有一干传闻。

鲁盼儿自然是知道的,便笑着宽慰她,“宁林倒不是那样的人。”

她并非虚言,毕竟一个圈子里的,偶尔听人谈起,李老板有一位红颜知己在若水云间;张老板家眷在外地,北京又有一处外宅;倒是宁林在这方面没传出不好的风声。

“他的心思都用在做生意赚钱上,可有人非要主动往上扑。”

张宁便低声说:

“就是刚刚那个马丽丽!”

※※※※※※※※※※※※※※※※※※※※滟滟的新文,求预收!

第268章 大错特错

鲁盼儿终于明白张宁为什么帮自己反驳马丽丽了。

要是自己, 恐怕还要更生气呢。

张宁回头看李老板正在高谈阔论, 便凑过来小声说:

“我家宁林不理马丽丽, 马丽丽又转向李老板了……”

又向刘南感慨一叹,“你们娱乐圈,可真是乱啊!”

“我可跟她不一样。”

刘南不客气地回应。

“你怎么把刘南和马丽丽混为一谈?”

鲁盼儿就说:

“这话大错特错。”

张宁一时口不择言, 也知道唐突,赶紧赔着笑道歉, “我当然知道你和她不一样, 只是被马丽丽气糊涂了,你别生我的气呀。”

刘南便道:

“清者自清, 浊者自浊。”

这几年经济发展迅速, 可也滋生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 而娱乐圈嘛, 人多是非多,也是混乱了些。

张宁又叹气,“真怕哪天他也跟李老板一样……”

她一向摸不清宁林的心思,故而忧心重重。

鲁盼儿就笑了,“你怕什么——他要真敢生了外心,你便分了一半生意自己做,日子也不会差。”

张宁从恋爱起就对宁林死心塌地, 自是舍不得分,想了想, “明天我也跟着他去若水云间。”

鲁盼儿想说难不成你什么也不做了, 一直守着宁林?

但话到口边又停了下来, 无论是与宁林还是张宁,交情都不够深,倒不宜多言,便拉着刘南,“我们到那边坐一会儿吧,一会儿你还要表演呢。”

“好呀,我听他们谈生意,头都痛了呢。”

不想宁林也跟了过来,与她们坐到一起,“鲁姐,最近生意怎么样?”

霓裳羽衣的生意一直很好,现在已经成了国内著名的服装品牌,在二十几个省开了店,又将产品出口到国外。

作为江南丝绸的老板,自己的大供货商,这些事情宁林应该很清楚,可他的问话显然又不是随随便便地招呼,而是专注地看着自己,正在等着回答。

这几年,鲁盼儿很少遇到宁林,即使偶尔遇到也不过点点头而已,她隐隐觉出宁林在躲自己,可今天他竟找了过来。

其实过去的事早过去了,鲁盼儿已经放到了脑后,此时也如常地道:

“还可以吧。”

“霓裳羽衣的生意,不只可以,而是相当不错,”宁林很认真地说:

“最近有人学国外弄了个北京富豪榜,鲁姐的排位不低呀……”

“什么富豪榜?

不过是那些闲人随便排着玩的。”

鲁盼儿也曾听过,只是根本没放在心上。

“不,他们很认真地核查了工商登记、纳税数额等好多项目……

排名还是很准确的。

比如霓裳羽衣,登记资产有……

近三年的纳税额分别是……”

看着宁林如数家珍一般地将霓裳羽衣的数据说了出来,鲁盼儿一笑,“你倒是比我这个当老板的还清楚。”

“这些数字都是有据可查的,准确性很高。”

宁林的重点在后面,“我也在排行榜上。”

鲁盼儿终于明白,宁林为什么要来找自己了。

看着他热切的目光,鲁盼儿便如他所愿,“你排多少名呀?”

宁林得意地道:

“比鲁姐前两位。”

鲁盼儿最初开店的时候,生意很小,根本比不了早就在秀水街混得风生水起的宁林,但是她这些年一家家地开店,一处处地办厂,规模扩大得很快,后来居上。

特别是获得国际大奖后,霓裳羽衣更上一层楼,在北京服装界鼎鼎大名,宁林的江南丝绸早比不过自己了。

于是他就另辟蹊径,又是做茶叶生意,又是做药材生意,又是开饭店,如今还开始搞建筑。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