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42)

细细一看,“噢,原来镯子是用银片缠成的。”

“你再看里面,每个镯子里都有一个小纸卷。”

鲁盼儿一下子想了起来,“我看过一本小说,古代女子把银票藏在空心银镯里!

这纸卷应该是银票吧?”

“让我看看!

让我看看!”

玉楠急忙拿过银镯,仔细一看,乌黑的老镯子里里果然藏着发黄的小纸卷,“这银票怎么能拿出来?”

“那只是小说,”杨瑾就笑了,“这纸不是银票,而是佛经,为了保佑带镯子的人平安。”

玉楠去霓裳羽衣取了一根针,将银镯里的纸卷挑出来,再轻轻捻开,果然是蝇头小楷抄的一段佛经,只是年代太久,纸已经很脆,字迹亦残缺不全。

鲁盼儿就道:

“果然很好玩儿。”

玉楠就问:

“这样特别的镯子是不是很值钱?”

“这种镯子并不罕见,从唐代起便有了,宋、明时期也不少,价格也只一般。”

杨瑾又看了半晌,再没有喜欢的东西,便收了手问:

“那盘子还卖吗?”

“这样吧,加上这对镯子,一共两千元。”

玉楠早想好了,盘子一千八卖总不情愿,银手镯不值钱,加在一起两千,又多赚了一百几十元,便重新报了价。

“也好,”杨瑾从不喜欢计较,“这对镯子拿着也行,到首饰店里清洗一下,日常带着很轻便。”

鲁盼儿原本可有可无,也就点了头,“把两样东西包起来吧。”

王玉楠又收了二百元钱,把镯子放在青花盘子里,又找了一个盒子装进去,忍不住又得意地说:

“这镯子是二十元收的,转手卖二百。

杨瑾,你在大学一个月工资还没有二百元吧?

不如跟我们一起做生意,运气好了,一个月一两万都不算什么!

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挣了七万!”

这两年物价涨了许多,杨瑾也一直在涨工资,但是他的工资果然还没到二百元,就算加上科研经费、稿费种种,也只有几百元。

事实归事实,鲁盼儿听了还是不高兴,玉楠这样的人,哪里能懂得杨瑾的价值?

但与这个混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她便哼了一声道:

“我们家还真不缺那点儿钱。”

王玉楠一向用钱来衡量一切,对于霓裳羽衣的鲁老板,他倒不敢瞧不起,“谁又怕钱多呢?

我让杨瑾跟着我们卖古董,不是为了他好吗?”

“玉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呀!”

小郭从外面走进来,也笑着劝,“过去大家都觉得做生意低人一等,听说我我辞职了我爸气得大病了一场,现在我们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岳父岳母、小舅子大姨子,谁没用过我做生意赚的钱?

形势早变了,大家都在向‘钱’看,你也别在大学里混着了,辞职到兴庆和来吧,我们现在特别需要一个懂行的人。”

“虽然郭哥水平挺高,我也入了门,但很多东西我们还是认不准,卖贵了没人买,卖便宜了损失特别大!

就比如这盘子,卖你一千八究竟亏没亏呀?”

王玉楠大着嗓门说:

“你要来兴庆和了,就跟我说个实话吧!”

小郭这时才看到盘子,便又说:

“你这一直只买不卖的,也不是一回事儿呀!

如今古董是值钱了,但保不齐什么时候价又掉下去了。

到我们兴庆和还有一个好处,你可以把家里存的东西拿来寄卖,卖的钱店里只抽一成……”

鲁盼儿看两人句句离不开钱,便冷笑一声,“只要杨瑾答应,随时可以去美国的大学当老师,每年的工资有好几万美元,现在汇率已经变成一比五,你们算算是多少钱?

那样他都不肯去,还能为几个钱跟着你们卖古董?

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来兴庆和买古董的,大半都是外国人,小郭和玉楠一向觉得他们最有钱,倒替杨瑾跺起脚来,“到美国当老师,一年挣好几万美元,你还不去?”

“我也能到巴黎当设计师,挣的钱也不少,可我也不愿意去!”

然后鲁盼儿一扬头,“别的不敢说,兴庆和的古董,我们还买得起!

家里的东西,都是我们留着赏玩的,多少钱也不卖!”

鲁盼儿一向人缘好,言谈举止最和气大方,轻易不会生气。

但是她若生气了,那可是非常厉害的。

小郭和玉楠被她夹枪带棒说了一顿,个个无言以对。

鲁盼儿用眼角扫了扫他们,拉起杨瑾,“我们走吧。”

“别走,别走!”

小郭赶紧拦住两人,又转头向王玉楠喝了一声,“一定又是你,有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说话就得罪人!”

“我说什么了?

不就是劝他跟我们一起来挣钱?”

王玉楠无辜地瞪大眼睛,“我是为他好呀!”

“算了,你们别跟他计较,他就是个混人!”

小郭摇摇头,“快到中午了,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鲁盼儿的气出了,心态也平和了,可并不想留下,“公司还有事呢,改天再一起吃饭。”

“要么你自己回公司,让杨瑾留下?”

小郭就说:

“我有点儿事要向他请教。”

杨瑾摇头,“今天我也有事儿,改天再见吧。”

“你今天不是没有课吗?”

小郭就问。

大学老师并不用按时上下班,杨瑾的时间相对自由,今天本也没有什么急事,但鲁盼儿生气要走,他也不想留,“手里几篇研究生写的论文还没改呢……”

说着与小郭道别上了车。

离开磁器口街道,杨瑾奇怪地问:

“玉楠一向混不吝,王爷爷都不管他了,你又何况跟他生气?

那只盘子的确不错,我要是不想留了,随随便便就能卖五六千元,要是拿到国外价格还要翻上几倍,不吃亏的。

至于小郭,我们只是观点不同,倒是没有坏心。”

“我才没担心你吃亏,”杨瑾从小就看古董文物长大的,后来又学了相关的专业,是这方面的专家,怎么能被半桶水的玉楠骗了呢?

“我就是讨厌他们。”

杨瑾也不喜欢玉楠,但是,“小郭跟我们也算是老熟人,你怎么连他也讨厌起来了?”

“看来你还不知道,”鲁盼儿便说:

“我刚听霓裳羽衣的人说,小郭又在北京买了一处房子,还找了个情人,时常出双入对的,很多人都见过了,只瞒着他家的嫂子。”

杨瑾来兴庆和的时候并不少,却丝毫不知情,“恐怕他担心我告诉嫂子,所以才瞒着我吧。”

小郭辞职时与嫂子商量过,两人一个保留过去的工作,一个出门做生意,这样可进可退,既能挣钱,也不至于生活无着。

于是,嫂子一直还在襄平县上班,又照顾两个孩子,很少来北京,在北京也没有多少熟人。

杨瑾想到这里,“不行,我得回去劝劝小郭——嫂子人挺好的,又一心为了家里打算,他这样太对不起嫂子了。”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