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35)

‘人言可畏’?

还真好笑,你当丰美是旧时代任人欺负的小女子?”

“其实你真正的愿望是将丰美调到一家清闲体面的单位工作,做依附你的贤妻良母。”

“归根结底,你根本不了解鲁丰美,也不理解鲁丰美。”

“现在,你已经参加了婚礼,也将压在心底的不快说了出来,现在正是离开的时候了。”

韩冬将手按在袁杰的肩膀上,“袁科长,你该回省城了,再留下恐怕果然会传出些流言了,对你影响不好,毕竟‘人言可畏’。

下午有一趟火车,现在过去正好赶得上。”

袁杰迟疑了一下,便被韩冬推着出了饭店大门。

鲁盼儿无意间听到这一段儿,便彻底明白丰美先前对自己说过的话。

袁杰作为同事朋友,是很不错的,但若成为一家人,转了立场后他又变了,希望丰美能为家庭牺牲、为家庭付出了。

这样的人,骨子里最是自私,无怪丰美放弃了他。

鲁盼儿一笑,便去了前台。

服务员查了登记本,“酒席钱已经预付过了。”

“噢,预付的金额应该不够吧?”

鲁盼儿便问:

“还差多少?

我来补上。”

“姐,不用了,我已经交了足够的订金。”

韩冬推开门回来了,见鲁盼儿站在前台便明白了,上前阻拦。

“你和丰美刚结婚,手头一定紧……”

“《三燕古都》就要出版了,我得了一笔稿费,办婚礼已经足够了。”

先前鲁盼儿对韩冬的印象就很好,刚刚听了那一段对话,越发喜欢眼前的年轻人,“你和丰美有什么困难,不要瞒着我们。”

韩冬知道姐姐有钱,可他不想要,“我们钱够用的,也没什么困难。”

鲁盼儿一笑,“好吧,我们进去吧。”

从襄平回北京的火车上,鲁盼儿免不了要问丰收,“丰美已经结婚了,你怎么样?

还没有女朋友?”

杨瑾有课题要做,跃进有任务,因此只有鲁盼儿与丰收回了襄平。

他不久前博士毕业,留校从事计算机研究和教学,这一次为了妹妹的婚礼,特别请假从南方回来。

“姐,我们研究的计算机正在更新换代,大家忙得很——对了,姐,你应该买一台电脑了,电脑的用处特别大,可以用来记账、计算成本、统计服装数量等等,对你的经营很有帮忙……”

丰收说起电脑,鲁盼儿根本插不上话,到了北京他帮着姐姐买了一台长城386电脑,到书店里挑了几本计算机教程,又将入门的简单操作教了大家,然后就回学校去了。

既然管不了,鲁盼儿也就不管了,没事儿琢磨电脑——这玩意儿可真贵,瞧着比彩电小,价格却是彩电的十倍。

不过,电脑确实很有用处,虽然达不到先前丰收所形容的几乎万能,但确实能做很多很多事,而且,还非常有趣儿。

鲁盼儿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不只她一个,一家人都差不多,有空儿了就凑在一起摆弄。

几乎从一开始,梓恒就在四个人中脱颖而出,成了家里的电脑高手。

他似乎天生就能理解电脑的逻辑,飞快地学会编程,用起键盘十指翻飞,快得让人看不太清楚。

这天,梓恒用BASIC语言编了个小程序,输入数学题,回车后就直接得出答案,用来检查他自己刚做的题。

鲁盼儿羡慕不已,“儿子,你真厉害呀!

我怎么就编不出想要的程序呢?”

她只学会一些应用软件,编程就不行了。

“妈妈,你想要什么样的程序,我来帮你编。”

“还是不要了,你抓紧时间看书吧。”

鲁盼儿摆手,“你看梓嫣玩了一会儿已经去学习了。”

“她更喜欢画画,一定去作画了。”

鲁盼儿扭头去看,梓嫣果然已经打开了画夹,正在调颜色,便问:

“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妈妈,早写完了,也检查过了。”

梓嫣说着,在画纸上画了起来。

从那年参观过卢浮宫后,她就一直专心于绘画,就是家里买了电脑,她的好奇也很快就趋于平淡。

鲁盼儿便说儿子,“梓嫣才上初一,功课不忙,业余时间画画倒没什么。

你可就要毕业了,这几天你还是少玩些电脑,多看些书吧。”

“放心吧,妈妈,毕业考试没多难,用不着特别准备,刚刚我用计算机检查的数学题,一道也没错。”

杨瑾从外面回来,听了娘俩儿的话就笑着说:

“这孩子还没上学的时候,就跟着丰收学二进制,现在完全被电脑迷住了。”

又告诉儿子,“假期少年宫有计算机兴趣班,不过听说那里只收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不知道你能不能通过。”

“我当然能通过了,我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毕业考试也不会例外!”

梓恒说着,却拿了课本去一旁看了。

孩子们的教育,当爸爸的管得更多,也更有办法。

鲁盼儿向杨瑾眨了眨眼,又笑着问:

“我们都吃过了,让于姐给你下点儿面吧?”

“不用了,我跟朋友在外面吃的。”

孩子们没觉出什么,可鲁盼儿却感觉到杨瑾的情绪有些低落,拉了他的手,“在学校整天做课题,回家先别忙着看书,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出了院门,外面的傍晚正喧嚣热闹着,杨瑾反握了妻子的手,“你一定猜到了,今天我接到后勤处的通知,你们的户口又没有调成。”

一家人搬到北京十多年了,两个孩子也一直在北京上学,但是娘仨儿的户口却一直还在老家农村。

住房、口粮、供应什么的,夫妻俩都不在意。

唯独孩子们的学业,却要受到户口的影响。

第255章 无法容忍

梓恒就要上高中了,虽然可以继续在学校的附中读书, 但是他的户口还在东平安堡村, 也就是说他只能在老家参加高考。

而各省的高考试卷是不一样的,北京高中教学只针对北京的高考, 与老家有很大不同。

所以如果户口调不到北京, 梓恒只能回老家上高中了。

其实,从两个孩子上学开始, 杨瑾和鲁盼儿就开始申请调户口。

按杨瑾的情况,也符合将家人调到北京的条件, 身边已经有不少情况相似的成功例子。

但是, 自家的申请一直没有被批准。

原因呢,鲁盼儿和杨瑾也清楚。

是周华在从中作梗。

做为燕京大学的老师,杨瑾为家人申请北京户口需要通过学校的后勤处,周华正是后勤处的处长。

“户口调不过来也没什么。”

鲁盼儿失望归失望,但她也早做好了准备, “梓恒升学后, 我带他回老家读书, 就在襄平高中。”

“这次我回襄平县, 还特别打听了襄平高中的情况。

别看襄平只是个小县城,但襄平高中教学质量很好的,高考成绩也很优秀。”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