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19)

“不过,服装表演虽然挣钱,可我真正喜欢的还是话剧、跳舞,不论先前的伴舞还是服装表演,都是为了不离开舞台。

现在我有了演出公司,又挣到了钱,我还是想重新排练舞蹈剧,可是没有合适的剧本,我就想到张大哥在襄平时给我们方式团写了好几个剧本……”

正说着,有人敲门,接着韩冬笑着走进来,将手里提着几样卤味举起来给大家看,“今天周末,我想着过来看看书,大家再一起尝尝老北京最有名的酱肉、鸽子蛋、豆腐卷——噢,家里来客人了?

要么我改天再来吧。”

杨瑾笑着说:

“既然来了,就一起吧。

我帮你介绍——韩冬,燕京大学中文系77级毕业生,现在在报社工作;小韩,这位是张厅长,我们的师兄,这位是刘南,演员……”

鲁盼儿接过卤味,“今天中午改成在家吃饭,不过我是看在韩冬的面子,你们都是借光,知道了吗?”

“借光就好,”张厅长开心地笑了,“韩记者,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韩冬还没搞清情况,懵懂地瞪大眼睛,“张厅长……”

“张厅长在开玩笑,”刘南笑着帮他解了围,又急忙问:

“我刚刚说的剧本,你能不能帮我写呀?”

张春煊厅长摇摇头,“过去我停职的时候,闲得没事儿干,写个剧本不算什么,现在哪里有时间?

只怕拖得久了,影响你的演出。”

刘南其实也知道,“我听大哥说你忙得很,只是我没有办法了呀!

像我这样的小演出公司多如牛毛,根本没有实力请专门的作家;虽然找过几个剧本,但内容、情节都不太合适……”

“其实呀,就把你从襄平文工团撤销后到北京伴舞,然后自己成立演出公司,继续追求艺术的故事写成剧本,应该就很不错。”

张厅长想了想,“情节中穿插几段独舞,表现你犹豫时的内心挣扎、成功时的兴奋喜悦……

杨瑾呀,不如你帮刘南写吧?”

“我要备课、上课,每个月还要给杂志写两篇历史故事,”杨瑾摆手反对,“最近纪教授身体不好,历史系与美国H大学的合作项目也交给我负责了,工作量很大,实在抽不出时间。”

“对了,小韩,你也可以试试,”张厅长知道杨瑾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历史研究上,便转向了韩冬,“你不是燕京大学中文系的吗?

比杨瑾的专业更对口呢。”

韩冬也摇头,“我在学校时写过诗,在报社没少写稿子,可是,却从来没涉猎过剧本。”

杨瑾倒觉得师兄的提议不错,“小韩,你读过的书多,文笔也好,可以试试的。”

刘南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小韩,你就当练笔了。

我现在虽然拿不出多少稿费,但是如果演出成功了,我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丰美也说:

“韩师兄,你不是说报社工作很轻松吗?

那就把这个剧本接下来吧,也许你还会因此成为大作家呢。”

“那我就试试?”

韩冬想了想便答应了,“刘姐,详细讲讲你的经历,我先收集些素材。”

“毕竟是中文系的,一看就很专业呀。”

张厅长点点头,帮忙列了提纲,指出几个要点,突然发现鲁盼儿、杨瑾都不在房间,赶紧扔下那几个,“我去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好吃的?”

厨房里,鲁盼儿正在和面,杨瑾正在剁馅。

张厅长就开心地笑了,“我就知道我能吃上饺子。”

“师兄,我们不包饺子。”

杨瑾告诉他。

张厅长才不信,“又是剁馅,又是和面,不包饺子做什么?”

鲁盼儿转过头,“难道师兄不知道?

剁了馅又和了面也可以不包饺子——我们做馄饨。”

“馄饨?”

张厅长立即深刻地理解了,“对,馄饨跟饺子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小鲁同志言出必行,一言九鼎!

我们坚决不吃饺子!”

其实呢,中国的饮食文化实在及博大精深,关于饺子和馄饨的异同,很多专业人士有许多见解,但其实二者吃到嘴里味道还真差不多。

张厅长很开心,饭后主动洗了碗,解了围裙在鲁盼儿身边坐下,“我们在一起聊聊丰美的将来吧。”

“不用了,”鲁盼儿起身去泡茶,“其实我知道她的选择没有错;而张厅长的指导,别人想求也求不到,我应该感谢的。”

所以,她嘴里说不包饺子,其实还是包了馄饨。

“不生气了?”

“我一直没生气,不过是天太热了,有点不舒服而已。”

“不管是弟弟妹妹,还是儿女们,将来都会离开的,想通了就好。”

张厅长孤家寡人一个,从来都是极洒脱的,他的道理并不错,但是鲁盼儿还是听不进。

还是杨瑾更理解她,夜深人静时慢慢地劝,“这么多年在一起生活,丰美却要离开北京了,不用说你舍不得,我心里也有些失落。

还有丰收,不愿意转回北京,继续留在本校读研读博,也不肯再要生活费,说是津贴已经足够了,其实我们家里现在根本不缺那点儿钱,是不是?”

“但是反过来再想想,你还没成年时就辍学回家供弟弟妹妹们读书,不正是希望他们能够有出息吗?”

“你是想丰美一辈子留在家里,由你照顾着,还是想她走出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还有丰收,你想他一直靠着你生活,还是早日学有所成,有所作为呢?”

鲁盼儿笑了,“不用再劝了,我都懂的。”

“那么我们就高高兴兴地陪丰美度过最后一个假期,然后送她参加工作;也由着丰收继续寒窗苦读吧。”

“从明天开始,我不给你们摆脸色了。”

“真的不能再摆了,我都要受不了呢。”

杨瑾说着把头埋到鲁盼儿怀里,“丰美每天怕怕的,我也一样。”

“丰美才不是真怕,她正满怀雄心壮志,准备马上离开我们去开创自己的天地;至于丰收,他脑子里除了计算机没有别的,根本没看出来。”

鲁盼儿用手指梳理着杨瑾的头发,很是心疼,“还是你好,知道我心里难过,细心地安慰我,还能永远留在家里陪着我。”

杨瑾便无声地笑了,又说:

“你不必太疼丰收丰美了,将来会有人疼他们的,比你还疼。”

“是啊,就让他们去吧,实现他们的理想,顺便也找到最疼他们的人。”

鲁盼儿彻底想通了。

一个家里,主妇的心态最重要了。

鲁盼儿心情好了,整个家里都充满了欢笑。

送丰收丰美走的时候,大家都是笑着的。

大学毕业,真是大人了,也该独立了。

而一家人,不论是在一起来,还是分别在天涯海角,永远是一家人。

第244章 乐在其中

鲁丰美回到家乡省政府工作, 半年后又调到平安堡乡——过去的红旗公社重新改回了几百年前的旧名, 而她担任的副乡长——也正与过去的公社副书记工作相差不多。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