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247)

“那就两件!”

“我可是要买三件的,”章丽雯笑着说:

“一件橱窗正中粉花的,一件米黄色的,再一件浅绿的。”

“这些都是半袖蝙蝠衫,过一个月就穿不了了,”蔡颖笑着说:

“丽雯,先买一两件吧,以后再买。”

“不嘛,我就是要买三件,你帮我拿,”章丽雯说着又喊周华,“快点儿过来付钱!”

鲁盼儿见她公开与赵新月打擂台,懒得理睬,见一位顾客走了进来便笑着绕过章丽雯迎了过去。

“衣服多少钱一件呀?”

顾客问。

鲁盼儿笑着回答,“素色的十元,带花的十二。”

“把白色带花的那件拿来我看看。”

“好的。”

上一位顾客还没走,又来了一位,接着店里就一直人流不断,又有老顾客来做衣服,鲁盼儿□□无术,抓了个空儿向大家道:

“没想到来这么多人,没法招呼你们了。”

来的都是女顾客,杨瑾也觉得不自在,笑着说:

“我们在这里是有些碍事,不如到我家里坐坐。”

说着带大家走了。

快到中午时,顾客更多了起来,两人忙得团团转,丰美送饭过来后便没回去,也跟着帮忙。

天黑了下来,送走最后一位顾客,三人把大门关上数钱,一共数了三遍,“没错,是五百六十六元!”

鲁盼儿握着厚厚的一摞钱,犹不敢相信,“这么多!”

“章丽雯买三件我只当她任性,后来又有好几个顾客都买了三件,最多的一个人买了五件。”

蔡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丰美也说:

“几款衣服都卖光了,要不还能收更多的钱。”

“这是真的吗?”

鲁盼儿心里想。

杨瑾从后院进来,见三个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担心地问:

“出什么事了?”

“我和蔡颖织出了一百件蝙蝠衫,结果一天卖出去一半,收了五百多元钱!”

鲁盼儿将手里的钱给他看。

一天收了五百多元钱!

杨瑾也震惊了,稳了稳神儿才说:

“今天是星期天,顾客才会这么多吧?”

就算是一周收五百多元,也远远超过鲁盼儿的预期,“明天怎么办呢?

许多衣服都卖光了——”她一下子想到了,“今晚我不回家,就在这边织毛衣!”

“我跟你一起留下织。”

蔡颖每月拿六十元的工钱,觉得已经占了鲁盼儿的大便宜,一心一意帮她干活儿。

丰美也说:

“我陪你们。”

“谁也不许留下,累了一天了,先回家吃饭。”

杨瑾拉起鲁盼儿,“钱是挣不完的,身体才最重要。”

鲁盼儿知道他说的对,“好吧,我们都回家吧。”

骑着自行车回了家,可鲁盼儿还是无心吃饭,随便扒了几口就放下碗筷,拿出纸笔算帐,其实她早在心里算清了,但又不敢相信,一项项地写在纸上又核对一遍才真正肯定,今天卖出五十几件毛衣,每件毛衣用三两开司米线,毛线每斤二十二元钱,所以,只一天工夫就挣了二百多元钱!

接下来,要找人来帮忙织毛衣、卖衣服,只自己和蔡颖两人忙不过来;还要去买毛线,家里的线很快就没了;还有铺子里要设一本帐,不能只在心里记个数……

杨瑾见她拿着笔又写又算,叫了几次也不肯睡觉,只得抢了笔扔到一旁,将人抱到床上,“前几天没挣到钱时兴奋得像一条小鱼,今天收了五百多元怎么反而没有开心得跳起来?”

“如果一周能挣四百元钱,一个月就是一千六百多元,除外房租、工资,至少能剩下一千多,这个冬天我就能把编织机的本钱挣回来,再接下来就是纯利了。”

“这么说,万元户没多难啊!”

鲁盼儿伸平胳膊,长长地慨叹一声,十分冷静。

过去家里有钱,但那并不是自己挣的,所以她一直不觉得自家是万元户,但现在看来,用不了几个月,家里就是真正的万元户了。

“你的眼光还真好,胆子也够大。”

杨瑾同意妻子拿出几千元买编织机时,根本没想到她会很快把本钱挣回来,现在躺在一旁帮她分析,“生意这么好,最关键的应该是那些蝙蝠衫织得确实漂亮,顾客才肯花钱买。”

说起衣服,鲁盼儿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印证,“我一直觉得商店里卖的毛衣多半很丑,还曾经想过他们为什么不织些漂亮的毛衣呢?”

“从年初见许多人穿蝙蝠衫,我就想用细开司米线织一定会很好看,只是太费工夫,且手工织的怎么也不如机器平整。

现在我有了编织机,就按自己心里想的织了。”

“果然顾客们都很喜欢我织出来的样式,一天就卖了五十多件。”

“我要借这个机会把店做大,不只挣到钱,还要传出名气。

让北京人都知道霓裳羽衣。”

“只这么一会儿,你就又给自己加了码,不只要挣钱,还想要名气了呀?”

杨瑾笑了。

好像是有点贪心,不过“我觉得我能做到。”

“我相信你,从我刚认识你的时候就相信你。”

对呀,那时候自己就是班长,帮着杨老师管理班级,还做得挺好的。

所以,管一家店铺更没有什么难的了。

第193章 眼前一亮

有过兴奋, 有过震惊, 鲁盼儿很快平和了心态, 把霓裳羽衣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也很快摸到了规律。

周日是顾客最多的时候,从上午九点多开始,到晚上六点多, 一直人流不断;但平时又不一样,上午顾客很少光临, 中午起才慢慢热闹起来, 到了下下午又重新冷落, 而晚上五六点钟才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候。

即使如此,每天至少也能卖出十件以上的衣服。

这么大的量,只鲁盼儿和蔡颖两人根本织不过来, 鲁盼儿便请了两人专门编织毛活儿;蔡颖只负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将编织机下来的织片缝成毛衣;而自己做衣服、记账、采购毛线……

上午店里顾客少,店里很是清静,鲁盼儿与蔡颖坐在店里将织片缝起成毛衣成品, 留声机放出悠扬的乐曲, 电风扇将凉风徐徐吹来,两人看着店, 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鲁姐,听说你要找人帮忙?”

玉竹进来笑着问。

“店里还缺一个专门卖衣服的人。”

鲁盼儿已经将消息传出去, 请大家帮忙介绍, 此时就抬起头笑问:

“你认识合适的吗?”

“你看我卖衣服行吗?”

鲁盼儿只当她开玩笑, “好呀, 我还真是比着你的标准找人的呢。”

别看现在待业的人多,但真正找人,却也不容易遇到合适的。

编织毛衣不难,用熟了比缝纫机还轻松,只要按自己设定的针数、行数很轻松地就能织出来,所以最先找好了。

可是卖衣服的人却始终没找到,丰美每天中午过来帮忙,但她还要上学,做不了多久。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