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242)

“我也要大舅抱!”

梓嫣也醒了。

鲁盼儿急忙推开杨瑾,低声恨道:

“胡闹个没完!

让孩子们知道了多丢人——我再不跟你说话了。”

穿好衣服, 拢了拢头发, 想要出门, 可又怕哪里不妥当, 便转头瞥了一眼。

杨瑾也后悔刚刚的荒唐,青天白日的,闹得过了,笑着招手道:

“你过来。”

鲁盼儿便坐了过去,却离着他还有两尺远,闭着嘴不吭声。

“等等再出去。”

杨瑾替她重新将头发理了理。

他的声音里还有些沙哑,神情带着说不出的愉悦,想来自己也是一样,鲁盼儿越发觉得脸上发热,便抓了扇子扇了起来,想想又给他扇上几下。

“果然不理我了?”

杨瑾笑了,“把家里装钱的饭盒拿出来吧。”

就是不理!

但是鲁盼儿还是默默地拿出饭盒放在桌上。

杨瑾打开饭盒,取出一些零散的钱放在家中,扣上饭盒重新交给鲁盼儿。

鲁盼儿知道他支持自己买编织机了,可就是买编织机用不了这么多钱,于是她又拿出几千元钱。

“俗话说‘穷家富路’,出门要多带钱。

用不了再带回家。”

杨瑾按住她的手,“刚刚你不是说编织机有好多型号吗?

也许会买更好更贵一些的呢。”

盒子里的钱,差不多是他们全部的积蓄了,鲁盼儿便有些犹豫,赔了钱可怎么办呢?

家里虽然还有一笔退还当年抄家的钱,但他们早说好了用来维修这处房子、添置些古玩摆设,不能随便动。

“既然想做,就要敢投资,不同型号的机器功能相差很多,织出的毛衣应该也是不一样的——我可是相信你一能能挣很多钱,让我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呀!”

看到杨瑾含着笑意的目光,鲁盼儿也忍不住笑了,“你可真是……”

又及时收住了,自己刚说不理他的。

杨瑾便打开门,向着跃进几个说:

“我和你们姐姐商量了,决定去南方买一台编织机,明天就出门。”

“编织机是做什么的?”

不必说跃进,就是丰收和丰美昨晚睡了也没听到。

杨瑾便把刚刚听到的讲给大家,“总之,能很快地织出很多毛衣,也能挣很多钱。”

“能挣好多钱呀。”

丰收丰美都开心地笑了,上大学的花费要比高中多很多,虽然舅舅给了钱,可总拿舅舅的也不好。

跃进便问:

“姐怎么知道编织机的?”

杨瑾马上替鲁盼儿答了,“你姐可是最有办法的人呢,别人不容易打听到的信息,她坐了一次火车就全弄清楚了。”

鲁盼儿瞧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悄悄咬了咬牙,却笑着说:

“跃进,你陪我去南方吧,梓恒和梓嫣跟着爸爸留在家。”

“行,我陪姐去。”

跃进赶紧答应。

杨瑾想了想,把两个孩子交给跃进几个是有些不放心,他们毕竟也是半大孩子,就点点头,“这样也好。”

鲁盼儿早转过身看着门外,似乎那边有什么没见过的风景。

杨瑾忍着笑,“今天是头伏,要吃饺子,我们包两样馅,一样素的,一样肉的,既预祝丰收丰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预祝我们买了编织机能挣很多钱!”

这些天一直在外面,鲁盼儿倒忘记了今天是头伏,便叫跃进,“赶紧去买肉,再买些素菜。”

杨瑾在一旁笑着说:

“早上接你们之前我就买好了肉和菜,放在厨房里了。”

平日做饭都在厨房,但包饺子又不一样,面和馅弄好后,便都拿到屋子里,一家人围着面板一起包饺子。

家里人多,没一会儿,饺子包得差不多了。

鲁盼儿端起包好一盖帘饺子去厨房,“我先烧水煮第一锅。”

周大娘正在厨房里炒卷心菜,才蒸好的馒头正在锅里散着热气,依旧是玉米面白面两掺的——虽然周大娘不再与章丽雯吵架了,但她做的饭还是一成不变,见了鲁盼儿就笑着说:

“头伏包饺子呀。”

“是的呢,我们老家那边儿头伏都是要吃饺子的。”

“我们那边也是吃饺子,不过要吃素馅的。”

“一样的,我们家那边头伏饺子也是素的,”鲁盼儿笑着解释,“只是家里孩子们都喜欢吃肉,才一样包了一半。”

“你对弟弟妹妹们那么好,将来他们长大了结婚成家,就不一定能想着你了。”

“不会的。”

周大娘撇撇嘴,“我可亲眼见的,一家兄弟姐妹几个,为了家产打得仇人似的,还不如两姓旁人。”

鲁盼儿点了火,专心看着水,理也不理她。

周大娘却又凑得近了些,小声说: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前几天,你们家来了一个年轻女人,长得可好看了,打扮得也可好看了,跟你家男人单独在家里好长好长时间才走的。”

“可能是他的同学吧,商量科研课题的。”

鲁盼儿看着锅里的水开了,便将盖帘上的饺子一排排地推到锅里,又赶紧拿了漏勺轻轻地搅了搅,免得饺子皮粘到一起漏了馅,那样就不好吃了。

“不是他的同学,”周大娘已经将炒卷心菜盛了出来,手里的锅铲还没放下,整个人差一点儿就贴在鲁盼儿身上,声音更低了,“他的同学我都认识,王晓霞、赵新月、徐菲,不是她们,是另外一个,比她们都好看,打扮得也更好。”

周大娘的话鲁盼儿一向不大信。

比如明明商店里有豇豆,她一定说没有;比如她再三说不会做肉菜,却偷偷给儿子炖了一碗;就是今天,她清楚地知道应该包饺子,没准儿一会儿就能对章丽雯说根本不懂……

“他还有许多同学呢,我在学校见过,只是没请她们来家里玩儿。”

“肯定不是他的同学,”周大娘很有信心,她整日在家,盯着整个院子,谁家的事儿她都知道,“那个女人打扮得太好看了,与大家都不一样,怎么说呢?

洋气,对,特别洋气!”

“就算不是同学,也是他的朋友。”

“你可不要不当一回事儿,我可是见过许多……”

“妈,我刚听人家说今天是头伏,家里包饺子了吗?”

章丽章抱着小琳探进头问。

“啊?

今天是头伏吗?

我倒忘记了。”

周大娘放下锅铲端了馒头走出去,“不过,我们老家那边可没有头伏吃饺子的讲究。”

章丽雯看着掺了玉米面的馒头和炒卷心菜,愁眉苦脸地回家去了。

这锅饺子正煮着,杨瑾又端着一盖帘饺子走进来,“都包好了。”

鲁盼儿正与他闹气,听了周大娘的话纵是不信,免不了有些不快,也不理他,只将饺子接过来又煮了一锅。

陆续又有人下班,都进了厨房包饺子,“你们家可真快,这会儿就吃上了。”

“我不用上班,早些做饭,免得跟你们抢厨房。”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