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89)

“你大约不知道吧?学校里有些男生明明结了婚,甚至有了孩子,可是却对同学们宣称未婚,又追求年轻漂亮的女同学,其实就是打算抛弃糟糠之妻另娶。这里虽然是燕京大学,但每年都有几个逼着妻子离婚、被家里找上门来大闹一番的斯文败类。”

“杨瑾一到学校就公开宣布自己已婚,又有孩子了。”说到这里王晓霞笑了,“其实他年纪不大,若是想瞒很容易的,甚至还有女生明明听了消息也不相信他有妻有子——刚刚那几个人并不是为了找我,而是来看你的。”

鲁盼儿印证了心里的想法,反而不别扭了,只微微一笑,“他年纪是不大,到年底才二十六周岁,大家好奇也是难免的。”

原以为杨瑾的妻子总会有些不快,至少也会说些他们夫妻情深,外人不可能破坏之意,没想到她却风轻云淡地替大家开脱了,完全不在意那几个同学。王晓霞便抿着嘴笑,“好奇之后也会死心了——她们之所以来看,难免以为你是农村姑娘,心底里总有些瞧不起,如今见你不只长得漂亮,举止更是从容大方,自惭形秽,倒是好事儿。”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好?”鲁盼儿谦虚地回了一句,抱着吃饱了梓嫣拍了拍,将她重新包好,“我们一起去食堂吧。”

“好,我正好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杨瑾。”王晓霞跟在鲁盼儿身后,米色呢子大衣勾勒出气度不凡的背影,梓嫣正在那肩头露出的一张可爱的笑脸,难得生出了羡慕的感觉。

在没见到鲁盼儿之前,王晓霞佩服杨瑾公开已婚的身份,但也是觉得他人品好,做不出抛弃乡下妻子的事。不过见到鲁盼儿之后,她才明白,杨瑾对感情的坚守除了品德高尚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夫妻间的感情很深厚。

杨瑾很优秀,他爱人自然也一样优秀,而且还很自信——嗯,她的确有自信的资格。

第152章 棋逢对手

食堂的饭菜其实没什么特别, 但是一家人却用心感受着,毕竟这里是燕京大学啊。

王晓霞叫住杨瑾原是遇到了一个问题, 吃饭期间便一直与他讨论,饭后便抱起书匆匆向鲁盼儿道别,“我先走了,要赶紧去图书馆找座位。”

鲁盼儿目送王晓霞离开,有些不解,“这是假期呀,图书馆还会没有座位?”

“正因为在假期,午饭后还能找到座位。”杨瑾笑着说:“平时的时候, 图书馆的门还没开就排了很多人,我们都会在早餐时多买两个馒头带去, 在那里坐上一天,因为只要一离开座位就会有人补上。”

丰收丰美咂舌不已, “看来我们学习还不够刻苦。”

跃进便笑着说:“有空儿我带你们去部队院校看看,我们日常一半训练一半学习,严肃紧张,与地方院校又不一样。”

毕竟带着梓嫣, 在外面总不能太久, 大家参观过燕京大学, 就回了家, 不料却见钱力和吴淑芬两人等在门前, 正冻得不住地跺脚,钱进也在一旁陪着, “还是回我们家里坐一会儿再来看看吧。”

“我们着急呀,万一错过时间就来不及了……”一眼看到鲁盼儿,那两人急忙上前,“总算回来了,我们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

鲁盼儿很吃惊,赶紧问:“有什么事?是不是毛衣哪里不合适?”

“不是,不是,”吴淑芬再没有第一次见面时的傲气,和气地笑着说:“毛衣很合身,我们来是想再请你织两件,手工费没问题!”

既然毛衣没有问题,鲁盼儿就放下心,打开门请他们进来,“还想织什么样的毛衣?”

“就织与上次一样的。”吴淑芬说着打开包,拿出两份毛线,正是与杨瑾鲁盼儿的一样,当然也与她和钱力的一样,“不过,不是给我们俩织,是给爷爷和小姑姑织,我带来了尺寸。”

爷爷和小姑姑突然间找到家里,给自家带来了无限的惊喜,钱力和吴淑芬感激的同时,也很想为爷爷和小姑姑买些礼物,但是尽管他们费了不少心思,买了几样紧俏的商品,可爷爷和小姑姑却根本看不上他们选的任何东西。爷爷还好,只笑笑就算了,可小姑姑的鄙视却刺痛了他们的心。

就在吴淑芬和钱力已经放弃讨好小姑姑的时候,小姑姑却第一次对他们的东西赞扬了一句——正是新织的毛衣。

吴淑芬十分激动,马上和钱力买了毛线来找鲁盼儿,“他们在国外的人就是喜欢手工编织的东西,说是很独特很有风格。”

鲁盼儿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国内的人似乎都喜欢机器织出来的毛衣,因为更平整更妥帖,她在织毛衣的时候,一直尽力向机器织的毛衫靠近。但大家之所以还要织毛衣,则是因为商店里卖的毛衫很少,样式颜色也不好看,也不够厚实,价格又很贵。她不由得好奇地问:“你知道国外人们织什么样的毛衣吗?”

“听说国外的人多半都不会织毛衣,若是果真亲手织了一件毛衣,就代表了很深的感情——至于样式,我也不是很清楚。”

毕竟吴淑芬和钱力还没有去国外,听人转述自然也是模模糊糊的。鲁盼儿便又问:“你们是不是急着带走?”

“我们明天陪爷爷去老家看看,五天后回来就坐飞机出国了。”吴淑芬当初限定三天,也是想穿着新毛衣陪爷爷出门更体面些,“我们从老家回来时能取到毛衣就行。”

到了这时候,鲁盼儿只要收下毛线和钱就行了,五天时间,她能轻松地织好两件毛衣,挣到六十元钱。但是她还是提醒吴淑芬,“这样式和颜色的毛衣你们穿着效果很好,却未必适合长辈,再者大家都穿成千篇一律的,也就没有了爷爷和小姑姑想要的独特。”

吴淑芬原没有想到这些,此时便怔了怔。

钱进就说:“你们还是听鲁盼儿的吧,她手巧心思也巧,在襄平县很有名气。”

在襄平县有名气又算什么?这里可是北京,而且钱力和吴淑芬就要去美国了!但他们竟听了进去,织毛衣为了讨爷爷和小姑姑的喜欢,最重要的就是对上长辈的心思,“那适合穿什么样的?”

鲁盼儿问了些情况,更加确定,“爷爷的换成酒红色,小姑姑的换成绿色或者粉紫色,至于样式,我帮你们选吧。”

“我赶紧去换毛线!”吴淑芬下了决心,马上与钱力拿着毛线出去了,一个多小时后换了毛线回来,正是鲁盼儿所说的颜色,才放下订金走了。

这一次鲁盼儿接了毛活儿,十分理直气壮,“我并非只为了挣钱,而是想让钱力的爷和姑姑回国收到喜欢的礼物,也知道国内并非没有好东西。”

杨瑾亦笑,“我们并没有人反对,你又何必多做解释呢?”

一向少语的跃进也说:“姐,你只管用心织毛衣,毕竟要带到国外的,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人手很巧。”

难得一家人都这样支持自己鲁盼儿就笑了,顺手拆开一卷毛线,“现在谁帮我缠毛线?”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