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60)

“你的父母担心的不错,万一没有下一次高考了呢?或者恢复推荐上大学了呢?”大家纷纷点头,“如果没有下一次的机会,你可怎么办?”

“我最讨厌前怕狼后怕虎、迟疑不定,可是现在我就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了。”陈大为感慨一声。

真是左右为难啊!每个人都不知怎么办。

“还是去吧。”蔡颖突然说:“人的性格是会变的,就比如我吧,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拿着菜刀砍人。”

蔡颖一向是温温柔柔的女子,受了委屈只会悄悄忍下,但是她竟然能拿起菜刀砍人——如果说上一次她与吴强分开,拿着菜刀多半是吓唬人的,现在她却是来真的,吴强再不敢再去骚扰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和小豆清清静静地住在鲁家老房子里。

原本满心不服气的陈大为就蔫了下去,“我真地要去学纺织设计吗?”

蔡颖也坚定地说:“能走出去就很好了。”

“好吧,我去。”陈大为答应了,却又诚恳地说:“蔡姐,你不要灰心,现在形势变了,也许还会有别的机会回北京……”

“你不用安慰我了,就算今年再有高考的机会,我也不可能参加,我就带着小豆儿在这里过日子了。虽然吴家很可恨,但红旗九队也有许多非常好的乡亲。”蔡颖笑着说:“还有,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怕吴强了。倒是他们怕我。”

这顿送别饭之后,陈大为、钱进和赵新月都回了北京,他们很快就会到大学报道,而鲁盼儿也替杨瑾打点了上学的物品。

这段时间,她给杨瑾做了新衣服;织了新毛衣毛裤;买了新脸盆、毛巾、牙具……东西很快在炕上堆起了一大堆,杨瑾看着鲁盼儿还是一件件地向里面添,越发犹豫,“如果我走了,家里就剩下你和四个孩子了。”双胞胎虽然很懂事,可他们才十五岁,也是孩子;梓恒才过了两周岁生日;而鲁盼儿肚子里还有一个,“这样的时候,我不应该上大学。”

“当然应该去!”鲁盼儿的态度却十分坚定,“好多年前你不是就告诉过我,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吗?现在到了杨老师自己怎么反倒迟疑了呢?”

杨瑾当然盼望上大学,但是,“我把这么重的负担留给你,实在太不负责了。”毕竟自己是丈夫,是父亲,是男人。

“你去上大学才是真正为我们负责呀,”鲁盼儿笑着,“上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建设国家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的家做贡献!丰收丰美有一大学生姐夫,我有大学生丈夫,我们的梓恒和肚子里小宝宝有大学生父亲,多么光荣啊!将来你毕业了,当了国家干部,我们也都能跟着你过好日子呢。”

这也正是杨瑾最为难之处,他想去大学学习,也要通过学习有更多的能力,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可他又舍不得走,如果自己走了,家里所有的事情就落在鲁盼儿一个人身上了。

鲁盼儿仿佛能听到他心里怎么想一般,又笑着说:“如果我考上大学,你没有考上,你会不会也要送我去学校读书?”

那是当然的,还在杨瑾以为自己永远没有机会上大学时,他就一直鼓励支持鲁盼儿走进大学的校园。

“所以,你对我的心,也就是我对你的心。你不要想太多,抓紧收拾衣服用品,打好行李;到公社中学办理交接;与襄平高中的校长说明一下情况;再抽空儿与师兄、小郭他们告别,好早些到学校报道。”鲁盼儿早替杨瑾打算好了,一面说着一面拿出一块新布铺在炕上,再打开一包袱的新棉花,拿出一朵雪白的棉花轻轻抻了抻,放在被面上,再拿一朵棉花放在一旁,只一会儿的工夫,她已经絮好一层棉花了,重新开始第二层,这一次她每放一朵棉花都要按一安,只有絮得平平的,被子才暖和,盖着也舒服。

“已经从里到外做了好几身新衣服了,不用再做新被了,”杨瑾喜欢看这样的鲁盼儿,说不出温柔可爱。但是他们结婚没多久,被子还很新,再做新的实在奢侈,“我是去上大学,里里外外都换了新的,别人还以为我去结婚呢。”

“正是因为你是上大学,才给你做新被子,这次要做五斤棉花的厚被——大学里没有火炕,冬天住床多冷啊,新棉花暖和。”鲁盼儿噗地笑了,“现在的情形,果然有些像我们结婚前……”

“比那时候做的衣服都多几套,”杨瑾摇摇头,“是不是过分了?”

“结婚在冬天,所以只做了冬天的衣服,可是现在你在冬天出门,夏天才能回来呢。”襄平县到北京要坐二十小时的火车,周末是不可能回家的,为此鲁盼儿更要替他准备得周周全全的,一年四季的东西都不能少,“这两年布和棉花没有那么紧俏了,票也容易换,何况我还攒下了不少布头,拼了被面,又省了十多尺的布。”

鲁盼儿说着拿出新被面,“你看这块被面好看吗?”

以前鲁盼儿就用碎布拼了许多东西,又实用又好看,杨瑾早看得习惯了,可这一次她只用青色和白色的棉布裁成方块交错着扎出的被面还是让他惊呆了一下,“不知道的人只当故意把好布剪开做成的方格,比买的方格布要有立体感,质朴又大方。”

“我也喜欢新拼的这个素格子,而且自家做的被面与别人的不一样,晒被子也不容易弄混了。”鲁盼儿将被面缝在新被子上面,针脚细细密密,“到了那边不要担心家里,我带着孩子们能过得很好。”

“我其实放心你。”杨瑾不舍归不舍,但他知道鲁盼儿的坚韧甚至超过自己,“还记得你第一次插秧的时候,我劝你装做晕倒回家休息,你毫不犹豫地回绝了,说自己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会晕倒,果然,你坚持下来,农活儿做得让吴队长也挑不出什么。”

杨瑾再放不下家里,也只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办理妥当,静下心准备去学校报道。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六月茜冰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9-08-14 16:37:59

第131章 白白操心

一转眼就到了出门的时候。

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 行李打成一个方方的包,用行李绳捆成“井”字, 结结实实,再不会散开;从上海买回来的两个手提包里面装满了日常用品、书籍……还有今天早上新做的煎饼。

杨瑾穿着鲁盼儿新做的青年装,外面罩着舅舅邮来的皮坎肩,英俊得鲁盼儿怎么看也看不够,更舍不得他离开。

但是她还是要将他送走。

“我们先把行李送到村口吧——那样拖拉机就不必进生产队,下了雪路不好走呢。”上大学很光荣,红旗公社决定派拖拉机送大学生到襄平火车站,陈大为、钱进、赵新月和三队的知青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已经走了, 昨天是公社的数学老师,杨瑾将时间定在了最后。

丰收、丰美听了就赶紧把行李放在两台自行车上, 推着自行车出了院门,“姐, 姐夫,我们去迎拖拉机。”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