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53)

“你不生气我就不疼了。”鲁盼儿抬起眼看着他,狡黠地笑了,她身体特别好,怀孕了也没怎么样,只是有点儿恶心不想吃饭,才不会平白的肚子疼呢。

“你这是威胁我呀!”虽然这么说着,杨瑾的气却早不知去了哪里,无可奈何地又拉着鲁盼儿的手,“我可拿你没办法了。”

鲁盼儿就吃吃地笑了,“可是我有办法呀!”

“你竟学坏了。”话虽这么说,可是杨瑾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鲁盼儿瞒着自己是为自己好,“你呀,就是改不了这个性子,无论什么事儿都是牺牲自己为别人着想。”

“我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孩子在我肚子里,只能让你跟着我白担心——这不,才考完试,我就告诉你了。”

“都是我不够细心。”杨瑾十分自责,想想考前的几件小事儿,自己早该发现的,只是眼下,“先回家吧,你一定要好好休息,调养好身体。”

“放心吧,从现在开始我都听你的。”鲁盼儿乖乖地说。

第125章 我好后悔

夫妻二人回了家, 梓恒见了爸爸妈妈马上扑过来亲热,丰收收美好奇地打听高考是什么样的。

大家说了一会儿闲话儿, 鲁盼儿看看时间便起身张罗,“刚在襄平县里买了肉,我们包饺子吧。”突然觉得不对,回头就见杨瑾正盯着自己,马上乖巧地坐了回去,“我有点乏了,你们做吧。”

杨瑾笑着点点头,“你带着梓恒在屋里歇着, 我们做饭。”

结果就是,小小梓恒也跟着弄包饺子的面团——虽然他是玩儿, 可也算干了点儿活儿,而鲁盼儿却一丝儿也没动, 只吃饭的时候张了张嘴。

杨瑾见她依旧吃的少,便很忧心,好在他有过经历了,“想吃酸了吧?我去给你煮点糖水山楂。”

“这一次与上次不一样, 并不想吃酸的。”鲁盼儿摆摆手, “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尤其讨厌饭菜的味道。”

“那可怎么办?”杨瑾发愁了。

“不要紧的, 过些天就好了。”鲁盼儿笑笑, “可能这次是个女儿。”

“女儿?”杨瑾眼睛亮亮的,“像你一样可爱的小女孩?”想想心都要软得化了。

鲁盼儿摸着微微有点突起的肚子憧憬着, “我要给她做漂亮的裙子;梳好看的小辫子;教她读书……”

杨瑾又加上,“还要带着她去北京,去上海;坐火车乘轮船,登山观海;培养她优雅从容的气质……”

两人纵情地想了许久,却又抚着身边的小梓恒,“希望你们兄妹都能一生幸福康泰!”

已经有了儿子,若是再添一个女儿再好不过了,可是杨瑾开心之余却也有一丝愁绪,“上大学的事可怎么办?”

“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不要想太多了。”

杨瑾哑然一笑,这些年高校招生经常变化,入学时间并不稳定,就是前几年那次考试入学,后来也引发了一场大风波。眼下刚刚考过试,会有什么结果的确很难猜测,想太多完全无用。

大概因为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参加考试,自己太激动了。想到这里,杨瑾也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揽着妻子,“早些睡吧。”

鲁盼儿靠着他的肩头,果然很快睡着了。

怀了孕自然是疲乏的,杨瑾轻轻地摸着妻子的脸,却停不下方才的思路,“不管怎么样,这次机会都不能失去,夫妻两人都要上大学。那么……”

不过这一次高考突如其来,接下来的安排更是一头雾水,杨瑾心里也没有底,究竟学校什么时候开学,鲁盼儿的情况能怎么办?

到了此时,他越发理解鲁盼儿满心为自己打算,正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才能一直心无旁骛地复习、考试,发挥得特别好。

杨瑾坐了起来,借着通过窗帘的淡淡月光打量着妻子,光亮的额头,眼窝处幽暗深邃,一根根的长睫毛安静地盖住了眼帘,鼻子挺秀,嘴角微微向上翘着,她在笑呢,一定是梦到了可爱的女儿。

鲁盼儿也对大学充满期望,可是她却比自己还懂得生活的道理,不会如此的患得患失。

杨瑾俯身轻吻妻子的脸,满心地爱意,心里也平静了。

高考之后,一切又恢复了过去,杨瑾和鲁盼儿分别在学校上课。不过,哪怕天气再不好,杨瑾每天都要回家,又带回来许多新鲜的吃食,“供销社新进的荔枝罐头,你尝尝,也许就有胃口了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鲁盼儿早就背过,却从没见过真正的荔枝,不由得有了兴致,“原来荔枝这个样子的呀——嗯,有点儿特别,但很好吃,无怪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杨瑾就笑,“荔枝最不耐储存,白乐天在《荔枝图序》里写‘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是以我们北方很难见到新鲜的荔枝,好在有罐头,味道也差不许多。”

丰美听姐姐夫说话中带着诗词,十分羡慕,也不急着吃荔枝,“我们还买了肉,不如就也按苏东坡词里的方法,‘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我们丰美长学问了呀。”鲁盼儿便笑。

“我们都是中学生了!”丰收骄傲地说:“除了学校的课本,我和丰美每天还额外读书,唐诗三百首都背下来了,现在正看宋词呢。”

听了唐诗二字,梓恒便放下小匙,站直了身子,奶声奶气地道:“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大家一起笑了。

“不错,不错,我们家就是要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杨瑾去了厨房,“我去给你们做东坡肉。”

家里做了好吃的,鲁盼儿每次都不忘记九奶奶,这回她又给小豆带了一份儿,到学校的路上顺路带过去了。

蔡颖正带着小豆儿吃早饭,吴强却不在——鲁盼儿便想起来昨天放学路上听的闲话,吴红哭着回了娘家要离婚,吴寿山夫妻不同意,吴红则怪家里不该把自己推到火坑,总之吴家正闹着呢,并不多问,只笑着将荔枝罐头和东坡肉放在桌上,“给小豆儿加餐,伤也能快些好。”

“怎么又送东西?”蔡颖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不缺钱呢。”不用复习了,她重新开始织毛衣,而冬天正是活儿最多的时候。

“知道你日子过得好了,也不是买不起。”鲁盼儿就笑,“只是小豆儿伤了,你又要照顾她,又要织毛衣,哪里有空儿去供销社?”还有就是吴强根本指望不上,他年轻轻的,却一肚子老思想,对小豆儿不大在意,只把大壮当成心头肉,便是没有吴红的事,他也时常与儿子在父母那边。

实情正是如此,蔡颖十分感激,便打开罐头给小豆儿吃,又告诉女儿:“谢谢鲁老师。”

小豆儿就乖乖地说了声,“谢谢鲁老师。”

鲁盼儿笑了,“小豆儿真乖巧可爱,我喜欢得很,要是能生一个这样的女儿该有多好呀。”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