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47)

也许自己真地错了?

可是,事情已经不能悔改,哪怕自己最看中万红英家的势力已经没有了,也无法改变,万红英拿着自己的把柄,摆出一副玉石俱焚的态度,只要自己有一件事不依着她,她就要告到部队,让自己身败名裂。

所以,陈建军的工资一分不差地都交给她,给家里写一封信都要她看过再邮寄,干什么都没有自由,就是回家她也一定要跟在身边……

可是陈建军也有一项可以自我安慰,不管怎么样,自己和万红英已经跳出农门,将来都会在城市工作。因此他听万红英又追问鲁盼儿,“那你们的户口能调过去吗?”便也十分关注地看过去。

襄平高中已经答应帮助解决户口问题了,可是鲁盼儿懒得解释,只向陈婶儿笑笑,“我们先走了。”说着与杨瑾并肩离开。

陈婶儿虽然一直不喜欢万红英,可又认为大儿子既然要了姑娘家的身子,就得娶回来。所以,对于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她真是矛盾重重,不得不认,可又从心里讨厌,最后却还一直守在她身边,只怕她像在部队招待所里那样大吵大闹,毕竟是二儿子的婚礼,她不想让社员们看笑话。

于是,陈婶儿笑着向杨瑾和鲁盼儿摆摆手,“知道你们忙着呢,梓恒还在家里,赶紧回吧。”然后又回头告诉万红英,“既然襄平高中抢着要杨老师和鲁老师,自然能帮他们办户口——不过,每家都有各自的日子,我们别多管别人,只自己好好过吧。”

鲁盼儿隐约听到陈婶儿的话,便向杨瑾轻声说:“老太太虽然不识字没文化,可比上了大学的万红英还懂道理呢。”

“正是,”杨瑾握着她的手,“不管怎么样,我们俩都好好过日子。”

秋收刚过,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露出黑黝黝的土地,山上的树叶由一味的绿色变成了深绿、棕黄、金红,色彩斑驳又自然和谐,自家红砖房墙头上的太阳花在秋后开得愈发鲜艳。

“what a beautiful view!”鲁盼儿随口用英语赞美。

杨瑾才要回答,就听身后喇叭声声,转头就见轿车驶了过来。眨眼间到了眼前,张县长下了车,激动地大声向他们喊道:“国家恢复高考了!年龄放宽,无论成分、婚否都可以报名!”

认识这么久,张县长一直是从容儒雅的,有多大的事脸色都不会变的,但今天他完全变了一个人。

当然,杨瑾和鲁盼儿也被猝不及防的消息惊呆了,“真的吗?”

“当然!你们都符合条件,都可以报名!”张县长走过来拍拍杨瑾的肩头,又看看鲁盼儿,“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我希望你们能一起考上大学!”

机会确实太难得了,甚至他们从来没有敢奢望,“我们一定能!”

“预计考试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时间很紧迫,你们要立即抓紧时间复习!”张县长又嘱咐道。

杨瑾和鲁盼儿郑重地点头,“是,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复习!”

“为了迎接这次高考,县里有许多工作需要布置,我就回去了。”张县长说着重新坐上车走了。

看着汽车离开,鲁盼儿才想了起来,“居然忘记请师兄到家里坐坐。”

“师兄急着回去布置工作呢,他一向赞成依据知识选拔人才,听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与我们一样兴奋,”杨瑾的语速比平时要快,他的确很兴奋,这么多年一直以为自己再与大学无缘,没想到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握住鲁盼儿的手,“我们一起去大学!”

鲁盼儿看着杨瑾明亮的眼睛,微微潮红的脸,慢慢冷静下来了,“可是我们若是都上了大学,梓恒怎么办?还有丰收丰美?”

“梓恒已经快两岁了,等到我们上大学时,可以将他送到托儿所——北京有许多家托儿所,早上把孩子送进去,晚上接回来。当然,我们不住校,要自己找住处,或者买或者租,家里的积蓄应该能维持我们俩在大学期间的费用,如果有所不足,我也可以想办法……”

襄平高中就有托儿所,杜鹃老师就把不足一岁的孩子送到那里,鲁盼儿曾经去过许多次,她点了点头,“梓恒就送托儿所,钱要是不够,我也可以做衣服补贴……”

“丰收丰美已经长大了,能照顾自己了,还可以请陈婶儿帮忙。而且,明年九月他们就升入高中,在学校住校,假期大家一起回家……”

“房子可以请小春婶儿帮忙看着,寒暑假我们就一起回来了……”

夫妻俩儿拉着手,一路走一路商量,到家时已经将许多事想好了。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都能努力克服。

刚刚听到消息时,他们无暇细想,下意识地决定参加,现在经过认真的思考,结论还是一样,夫妻俩一起参加高考,一起上大学!

第121章 北京相会

既然要参加高考了, 杨瑾和鲁盼儿就开始准备。

他们先把家里高中的书本都找了出来:鲁盼儿高中第一学期的课本;跃进全套的高中课本;杨瑾还在北京时停课自学的高中课本;又有一些零散的习题集……加起来居然也有高高的一摞。

课本按考试科目分了类,刚刚师兄告诉他们, 数学、语文、政治各自一张试卷,每科一百分;理科物理和化学一张试卷,共一百分;文科历史和地理一张卷,共一百分;另外英语为加试,也一百分。报名时就要分文理两科,每人可以报三个志愿。

鲁盼儿就问:“你考文科还是理科呢?”

杨瑾没有犹豫,“我想报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文科。”公公就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 杨瑾从小就接触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对这方面很感兴趣, 看似他想也没想,但历史系其实却是他多少年的梦想, 鲁盼儿知道,“你一定能考上北大历史系!”

只是对于自己,她却是迷茫的,“我学文学是学理呢?”

鲁盼儿只读了两年的初中, 半年的高中, 虽然又自学了些, 但知识底蕴还是不足, 杨瑾想了想, “你文科比理科好一些,也学文科吧, 第一志愿也报燕京大学。”

夫妻俩人在一起,互相都是了解的,鲁盼儿明白自己与杨瑾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我可不敢报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可是中国最好有大学,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考生都会报,她没有一点儿信心。

杨瑾对自己要选的学校和专业都有相当的把握,便把所有的心思都用来替鲁盼儿分析,“考燕京大学的确很难,但是你要报英语专业——从全国来看,系统学过英语的年青人很少,估计参加英语加试的人也不会多,你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即使通考的成绩不是顶尖的,但只要英语加试名列前茅,进燕京大学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鲁盼儿眼睛一亮,“这是另辟蹊径呀——让你这么一说,我就试试,争取我们成为大学校友!”

“是啊,到时候我们一起在未名湖畔散步,读书……”杨瑾及时收回了想象,“能上燕京大学最好,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我再帮你选了两个志愿,都是北京的大学,你一定能考上的!”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