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41)

“你还真报名呀!”吴修义就说。

“当然真报!”小春婶儿嗓门高,“我要是当了生产队长,一定比吴队长强!”

以前小春婶儿就在社员们的面前这样说过,鲁盼儿记得很清楚,早猜到她会报名了,就赶紧鼓掌支持。

大家都跟着鼓起掌来,十分响亮,差一点儿就把屋顶震翻,“没错!小春婶儿不只自己的农活儿干得好,还用心盯着队里的水田,当队长肯定干得好!”

“我也报名。”吴队长晚了一步,气得脸色又青又白,恶狠狠地向小春婶瞪了一眼,然后轻蔑地问大家,“你们以后愿意听一个娘们安排上工?”

“娘们怎么了?我可不会借着安排上工整人,照顾自家亲戚!”小春婶儿才不会让吴队长,马上反驳,“还有,我告诉你,男女平等,妇女也顶半边天!”

大家便说:“我们不管谁安排上工,只要多打粮食,工分高就行!”

罗书记挥了挥手,“男女平等,女同志一样可以报名——大家不要再争论了,开始投票吧!”

队部前面摆了两张椅子,吴队长和小春婶儿各坐一张,正对着大家,他们身后各有一个小口的木箱子,是盛票的。

红旗九队所有十八周岁以上的人,每人一票,总共一百八十七票,除去吴队长和小春婶儿的,还有一百八十五票,每人领了两寸长一寸宽的红色票,依次从那两人身后走过,将手里的票放在哪个人身后的箱子里,就是支持哪个当生产队长。

杨瑾在公社上课,并没有请假回来,鲁盼儿自己投了一票,也替他投了一票,重新回到座位上,静等着结果。

罗书记带着几个干事当众将两个票箱打开,一一清点。

毫无悬念,小春婶儿一共得了一百八十二张票,吴队长得三张,不,吴寿山得了三张,从现在起他已经不再是九队的队长了。。

罗书记宣布了结果,便留下小春婶儿布置工作。

大家纷纷出了队部,愉快地开着玩笑,“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呢,老话儿果然不错!”

“猜猜这三票是谁投的?”

“当然是吴队长,不,吴寿山媳妇儿、他儿子吴强,还有……”

先前两张是一定的,另外这张票就不好说了,有人就小声说:“是他亲家?”

“不是我!”吴寿山的亲家跟着大家出了队部,马上应了一句,“罗书记不是说了嘛,选生产队长要凭公心,我可不能偏心自家亲戚,就是我们家里的人也都选了新队长。”他家虽然跟着亲家借了许多光,可是后来也因为那件衣服吵翻了,更关键的是,他又不傻,早看出亲家不得人心,这次选举肯定选不上,自然不会为他与整个生产队的人作对。

“那是谁呢?”

这就只能猜了。

蔡颖虽然是吴家的儿媳妇,可是她与吴家不是一类人,肯定不是她;队里的妇女队长和会计都由小春婶当,一向与吴队长关系不好,这次还出来争生产队长,当然不能是她;还有民兵队长宋向东,也因为二龙的事与吴队长闹翻了,也不能是他……

总之,不论是谁,都不会承认的。

当吴队长的朋友,不是什么好名声。

但是大家还是知道了,因为有人看见当天晚上万彩凤去了吴家,与吴寿山媳妇儿大吵了一架,最后拎着一只鸡出来了。

农村的房舍,一家挨着一家,极少有事能瞒过社员们,尤其她们还大声吵了许久。于是九队的社员们就都知道了,吴寿山得的最后一票是万彩凤投的,当时他媳妇儿答应给万彩凤一只鸡。

不过,吴队长媳妇儿的本意是吴队长继续当生产队长才给给万彩凤一只鸡,但是万彩凤可不管,她投了吴队长一票,就要拎一只回去!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万彩凤胜利了。

这又传为社员们饭后的笑谈。

万彩凤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提着鸡就又去了化工厂,用一张选票换来一只鸡,她觉得划算极了,二龙吃到鸡肉一定会很高兴,而满芬看在一只鸡的面子上也能容自己多住些日子。

鲁盼儿下课去了九奶奶家里,见几个女社员正带了孩子们在一处说着这些闲话,方才知道,便一笑,“原来如此,也算解开了谜底。”接了梓恒,“我先回家去,要赶着做饭呢,一会儿杨老师和丰收丰美就回来了。”

第116章 她骗了我

鲁盼儿抱着梓恒出门, 陈婶儿也站起身跟着出来,“我也要回去做饭了呢。”可出了吴九爷家, 她却没有回家,而是与鲁盼儿走了一路,“最近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还得找你帮忙。”

鲁盼儿便笑问:“什么事呀?”

陈婶儿左右看看,周围没有别人,“当年就是因为万家的丫头,建国和建军打了一架,建军才一气之下离家走了。”

这件事儿早算不上秘密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陈建军没有再给家里邮一封信, 汇一次钱——生产队里之所以没有人提,是因为陈建国只要听了便会暴怒起来, 挥着拳头要打人。

陈婶儿未必心里没数儿,只是她要面子,不肯承认,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万县长和万书记都下台了, 我想着万家的那丫头也就不再是领导干部的女儿了, 建军也许能回心转意——就算他猪油蒙了心就想跟万家的那丫头结婚, 我也认了。现在万家不行了, 我们提分手更让人笑话。”

陈婶儿自然是惦记儿子的, 而建国是个暴脾气,再听不得陈建军三个字。鲁盼儿便明白了, “陈婶儿是想我帮着写信问问陈建军吧?”

不论当时陈家兄弟打架究竟谁对谁错,可陈建军总不应该这么冷血。陈婶儿总归是他的亲娘,建国、建党、建设、建立都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何况陈婶儿年纪大了,建国刚刚成年,建党和下面的弟弟们又年幼,他一分钱不给家里邮,家里该多难啊。

尽管瞧不起陈建军,但是忙还是要帮的。若是陈建军只是一时气恼,收到陈婶儿的信母子和好总归不错。

陈婶儿却摇头,“其实我悄悄让建党写过信,建军没有回。”

陈建军果然没有良心!鲁盼儿怕陈婶儿伤心,只能在心里暗暗骂了他一句,却问:“那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想让你帮我劝劝建国,”从万县长、万书记被免职后,陈婶儿就一直在想办法,“他脾气坏,我说了也不听;春妮还没过门,家里的丑事不好让她知道;只有你知道我家的事,他也一向信你的话。”

“劝建国?”在鲁盼儿看来,就是建国有不对的地方,陈建军的错误更大,现在不是应该劝陈建军重新与家里和好吗?

“我想让建国带我去部队找建军,再给建军陪个不是。”

真是很难,但是鲁盼儿看着陈婶儿祈求的目光还是点了点头,“建国最近在哪个生产队呢?”

正是农闲时分,建国正四处打家具挣钱,不知现在去了哪里。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