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38)

“万红英听说你要上高中,心里本来就不痛快,偏偏我被你说动了,也要上高中,又顶撞了她几句,她就恨上我了,把我卖菜的消息告诉了她伯父,于是我和我爹被抓住送回公社,高中自然上不成了。”

“我没上大学,当然不可能跟她争,后来你又退学了,再后来她比不过跃进,暗地里截下报名表去了大学!”

鲁盼儿不寒而栗,“真是恶毒!”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不怕他们!”田翠翠就笑着说:“现在万书记想做什么坏事,我们都能提前知道——他身边有我们的人,自然就能提前预防。”

“万书记刚刚吩咐了吴队长,我在家就听到了传话,又趁着天黑过来通知你。”

“这段时间若是有人来做旗袍之类的衣服,你不要接,平时只做抹布,就是万书记亲自来也没有办法!”

田翠翠说了事儿,就起身走了,“万书记还要抓我们同伙的几个人,我再去几家通知。”

既然提前知道了万书记和吴队长的诡计,鲁盼儿自然不会上当,不只回绝了做旗袍的人,陌生人的活计也都不接了,因此吴队长便没有机会来家里搜查,倒是吴婶儿笑嘻嘻地过来,“有个做旗袍的,被你回绝了便求到我了那里——我连普通衣服都做不好,哪里能行?”

果然来了!鲁盼儿一板脸义正辞严地说:“旗袍其实做起来没有什么难的,可我就是会也不能做!我除了给社员们做衣服,为人民服务,再有空儿就多做些抹布,支援化工厂建设!”

“是啊,是啊。”吴队长媳妇儿只能笑着附和,鲁老师就像猜到了自己的心思一样,将自己反驳得无话可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她一定是提前知道了!

民办教师的事,是蔡颖把家的秘密泄露出去,从那以后自家就很注意保密,什么事都瞒着儿媳妇。

这一次吴队长从公社回来,万书记定下的计谋只对自己说过,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呀!

这又是什么原因?

吴队长媳妇儿只得灰溜溜地走了,想抓到鲁盼儿的错儿还真难。

不过,只要坚持,总会有机会的,吴队长每天盯着,还真就抓到了把柄,鲁盼儿穿裙子了!

天热了,鲁盼儿和鲁丰美一齐穿上裙子,丰美还小,也就罢了,鲁盼儿可是大人,腰肢掐得细细的,又露出两条白腿,从生产队里走过,大姑娘小媳妇的目光都被勾了过去,吴队长远远看了一眼,急忙回家推自行车,气哼哼地,“竟敢穿裙子,这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我去公社找万书记!”

还没出院子,却被他媳妇拦住了,“我听说那裙子是按解放军军装样式做的。”

吴队长被吓了一跳,“解放军军装怎么可能有裙子!”

“可杨瑾和鲁盼儿就是那样说的,大家都相信,许多人也要做一样的裙子穿呢。”吴队长媳妇儿其实也与九队的人一样都相信杨老师,毕竟这么多年眼见着的,他确是有学问的人,说的话就没有不对的。而且,他还说女生穿裙子又凉快又舒服,夏天里最适合了,把几个看不惯的人都反驳回去了呢。

吴队长的气势马上消了几分,要是那裙子真是与军装一样的,自己还是没有抓到鲁盼儿的错。

全国人民都要向解放军学习呢,谁敢说解放军走资本主义道路?

非但吴队长不甘心,他媳妇儿也不甘心,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要么,你去问问万书记?”

“那我就去问问。”大热天,吴队长骑着自行车到了公社,可万书记也不大清楚,让他去了县里,最后吴队长悄无声息地回来了。

“襄平县里的人说,解放军有女兵,当然就有裙装。”吴队长浑身都湿透了,一口气喝了一大缸水,坐在家里呼呼喘着粗气,“真是白跑了一趟!”

“爸,大热天你干什么去了,怎么累成这样?”大女儿吴青来了。

“没,没什么。”为了怕泄露,吴队长和媳妇儿已经决定再不把消息告诉别人,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不例外,就含糊说:“当然是公事儿。”

“当队长还真是辛苦,爸也得小心些别中暑了。”吴青说着转向妈,“家里有布票吗?给我三尺五。”

“你要布票干什么?”

“我想做一条裙子。”

“裙子!”吴队长现在最听不得“裙子”二字,差一点儿跳起来,“不许穿!”

“为什么不许穿?”吴青就说:“小春婶儿、宋春妮都要去公社买布做裙子呢。”

“别人家我管不了,你不许穿!”

“爸,你还真是老脑筋,比九爷还老,”吴青不以为然地笑了,“九爷先前也不让家里人穿,后来听杨老师说,解放军女兵阅兵的时候穿着裙子,扛着枪,飒爽英姿,国家领导人和外国人都赞叹不已,就让九奶奶拿出布票,给几个儿媳妇和女儿都买了布做裙子。”

吴队长想说九爷老糊涂了,想了想又没敢,毕竟九爷听了国家领导人赞成才同意的,就另找了个借口,“我们农村人,又不阅兵,穿什么裙子!”他媳妇儿也赶紧说:“过日子能省就省点儿吧,做裙子又要花钱。”

“难道不穿裙子就光着身子出门?”吴青不高兴了,“鲁老师说做裙子只要三尺五的布,比做裤子省了一半,穿着又凉快又舒服呢。”

不是杨老师就是鲁老师,吴队长气哼哼地说:“他们的民办教师都被拿下来了,还叫什么老师!”

“爸,这件事你办得真不地道——杨老师和鲁老师教课多好啊,你非把他们弄下来,新来的万老师什么也不会,孩子都被耽误了。”吴青说:“明年我家老大就上学了,那时候怎么也要把鲁老师请回来。”

“回家去吧!队里的事你别管!”

反正儿子明年才能上学,吴青也不执着,“把布票给我,我就走了。”

“你都嫁出去了,怎么还回家要布票?”吴队长媳妇儿也赶女儿,“找你婆婆要去!”

“我婆婆让我找你要的!”吴青原来是向婆婆要的,不过婆婆不给,让她回来找娘家,当然道理也不错,“年前那块布可是花了八尺的布票呢,现在家里还欠着我们。”

那件做坏了的衣服,吴队长媳妇儿不但没有挣到手工钱,还赔了布钱,可是当时家里没有布票也就没赔,原以为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吴青的婆婆还记得,她就生气了,“不过几尺布票,还算得这么清楚!队里派活儿时你爸一直照顾你家,你婆婆怎么就不记得了!”

“我婆婆也给家里送了鸡蛋呀。”

“上次你爸去县里开会,带回来的饼干还给你们家分了呢!”

“过年的时候,我公公婆婆不但买了四样东西,还给我们爸包了一大袋烟丝,都是挑家里最好的烟,剪得细细的,黑市上能卖好几块钱……”两亲家自然时常往来,又因为吴家是生产队长,算起来吴青便占了上锋,“我婆家送来的东西还是多!”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