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2)

鲁满堂早拿出烟袋卷了一支烟吸了起来,此时也开口了,“你妈说得不错,只要肯干,日子就能过好!”

几个孩子从小就常听父母说这样的话,早记在心里,此时就都笑了。

直到下午二点,县里送物品的车才到。

鲁家人终于等到了缝纫机,交了钱和票,收到一个扁扁的纸箱子。

缝纫机并不像鲁盼儿曾经在万红英家看到的样子,她就有些疑惑,“怎么会这么小?”

妈妈就笑了,“现在是折叠在一起的,要回家安装才能用。”

爸爸也说:“我听说里面有一个说明书,照着说明书安好就行了。”又拿出绳子把缝纫机捆在个车架上,自己在前面推,让跃进在后面扶着,另一辆自行车载着棉花布料一同回了家。

进了家门,鲁家人就都围着缝纫机转——王巧针指挥着丈夫安装,她见过用过,知道缝纫机是什么样子的;可鲁满堂却从没见过,一面听着媳妇的话,一面看说明书,可怎么也安不上,急得满头汗;盼儿和跃进接过说明书细看,却也有不懂的地方;丰收和丰美被喝令不许离得太近,大家都嫌他俩儿碍事……

没一会儿,家里又来了好多人,大家听说鲁副书记家里买了缝纫机,都来看热闹,左一言右一语地帮着出主意,弄得家里乱糟糟的。

大龙和二龙也来了,鲁盼儿无心去看缝纫机怎么安的,只专心盯着他们——后奶家的人最看不得自家过好日子,巴不得缝纫机弄不好,而大龙和二龙心地不良善,指不定偷偷拿了小零件,那缝纫机就彻底安不上了。

果然,没一会儿二龙就凑到前面摸起一把亮晶晶螺丝钉,放回去时就少了一个,盼儿赶紧拉住他的手说:“这些螺丝钉都有用的,少了一个都不行!”

二龙只得把手里的螺丝放下,“我就是想再细看看。”

王巧针也一直瞧着两个侄子,此时就笑着说:“这里乱着呢,大龙二龙到院子里玩吧,等安装好了再过来看。”

陈婶就先赶自己家的二儿子,“建国,你跟大龙二龙都出去玩吧,别在这里添乱!”

其他人也纷纷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但陆续来的人更多,还是没有清静下来,缝纫机也一直没安装好。

鲁盼儿想了想就对爸爸说:“要么,我们请杨老师帮忙吧。”

“对呀!都是忙得昏了头,我竟然没想到!”鲁满堂就说:“盼儿,你赶紧去知青点找杨老师!”

鲁盼儿应了一声就出了门,可她没有去知青点,却直接到了学校,杨老师很少在知青点与知青们一起打扑克、侃大山,却喜欢一个人在学校看书。昨天她送粽子时,杨老师就在看那本画着古钱的书呢。

果然,鲁盼儿没猜错,静悄悄的校园里,杨老师在大柳树下摆了个椅子,手里捧着书在看,就跑过去,“杨老师,我们家买了缝纫机,可怎么也安不上。”

杨老师听了脚步声早抬起了头,听鲁盼儿说了就点点头,笑着把手里的书送回了小屋锁了门,“那我过去看看吧。”

鲁盼儿原本焦灼的心就平和下来了,杨老师一定能把缝纫机安装上的!

第10章 喝酒解乏

杨老师果然厉害,看过说明书很快就把缝纫机安装好了,最后拿着线轴说:“这个大约是要先卷上线……”

王巧针笑着接了过去,“下面的我就都会了。”她坐在缝纫机前,踩着脚踏,熟练地把线轴绕上线。

大家眼看着雪白的线跳舞一般地绕到了线轴上,整齐而匀净,个个惊叹,“怪不得要一百二十五块钱,这缝纫机也太神了!队里就是再巧手的姑娘也绕不出这样好的线呀!”

“这还不算什么,”王巧针笑着打开缝纫机上的一块金属板,把线轴放在缝纫机里面,再合上金属板,拿来新买的花布,“笃笃笃”一会儿工夫就做了两个枕套,递给陈队长媳妇看,“怎么样?”

“太快了!”陈队长媳妇仔细地看着,“这针脚又细又密,多结实呀。”

王巧针就大大方方地笑着说:“以后大家有什么活儿就拿过来,我帮着做,也不费什么力气。”

“那可太好了。”大家说着笑着,把枕套传过来传过去的看着。

鲁盼儿也完全沉醉在缝纫机带来的神奇中了,当初在万红英家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摸一摸,现在自己家有了,她就把手放在印着一只小蜜蜂的缝纫机上,金属的表面凉丝丝的,光滑得不可思议,心里打算等大家走了就跟妈妈学用缝纫机做活儿。

看过红旗九队的第一台缝纫机,大家果然也就开始散了,陈婶等人就打着招呼说:“也该回去做晚饭了。”

鲁盼儿突然想了起来,自家晚饭还什么都没准备呢!

可是今晚一定要留杨老师吃饭的!

她急忙走出被人群围着的小圈子里,见爸爸正和杨老师说话,就过去说:“今晚我们炸肉酱行吗?”

鲁满堂点点头,“你妈乐昏了头,就是不吃饭也知道饿——你快去做吧。”

今天到公社买东西,顺便还买了一斤肉,现在招待杨老师正好。鲁盼儿就下了厨房,先把肥肉剔下切成厚厚的片,锅里放点儿水慢慢熬着,熬出油来再放入切成黄豆大小的瘦肉丁,炒得变了色就加入一大碗酱,再小心翻上几回,肉酱就做好了。

跃进早听她的吩咐去园子里摘了许多菜,碧绿碧绿生菜叶儿、红通通的西红柿、紫得发亮的茄子、嫩生生的黄瓜……这些菜不必蒸煮,洗干净了蘸上炸好的肉酱,招待客人很能拿得出手了——还特别快。

看女儿把菜端上了桌,鲁满堂就让大家,“今天买了肉,大家一起吃点吧。”

乡里乡亲的,遇到饭时自然要相让的,可是大家也不会随便就留在别人家吃饭,谁家的粮食都不富裕,肉更是很贵的,早有人已经走了,便是没走的此时也笑着摆手,“家里都做好了呢,改天再说吧。”

杨老师也要走,“知青点儿的饭也做好了,还有盼儿送去的粽子和鸡蛋,我还没吃完呢。”

鲁满堂一把拉住他,“今天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怎么能放你回去——知青点儿的饭剩不下,粽子和鸡蛋又放不坏。”

王巧针这时也从缝纫机旁站起了身,“还真让杨老师笑话了,我就是喜欢缝纫机,这么多年才买到,真是高兴得傻了,竟然忘记做饭。幸亏有盼儿,我闻着这酱做得还不错……”

正说着,丰收和丰美也都进了门,别的孩子也早都散了,唯有大龙和二龙还跟着。

鲁盼儿早有准备,奶和叔总归是大人,还要脸皮,不好意思当着队里众人的面做得太过,但是大龙和二龙可就不一样了,仗着他们小总在自家占便宜——其实他们都不小了,跟跃进同岁。如果自己不拦住,大龙和二龙肯定就会上炕一起吃饭,他们吃起东西样子才难看,不管不顾的,到时候杨老师肯定吃不好。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