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凰(61)+番外

婢女就陪着笑说:“先前我们都说胶东王未必随着王妃回门,可老太太说王爷必回来的,因此昨日就带着我们在各处铺子里订了许多山珍海味,又将所有的酱味调料皆买了新的,只说王爷王妃千金贵体, 家里的宴席必要洁净。不想炖汤时厨娘不知从哪里悄悄拿了一包调味料想悄悄加进去,被老太太看到了,一气之下便将人赶走了,连那炖了一夜的老汤都扔了!”

何老太太还在生气,就道:“我原说了,要用什么,我们一同去买了新的,她明明答应了,却暗地里拿旧的哄我,我岂是容易被人骗了的!”

原来是这么一点儿小事儿,素波就道:“也许那调味料是厨娘的家传绝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因此才偷偷拿出来的。”好像她曾听过有个名厨就是自己配了调料,就是上央视的美食节目也不肯说明配料。

婢女就小声说:“厨娘也后悔了的,又再三说那调料其实没什么,只是家里有规矩,传媳不传女,不能告诉外人,才悄悄拿出来用的。”

“难道我冀州何家的人还会贪她家传的食料?”何老太太固执起来是谁也劝不动的,“没了厨娘难不成就不办席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不会做菜?其实我们冀州何家有许多家传菜谱的,今天我自己来做酒席,绝不会差!”

素波瞧着何老太太鼓着嘴的样子十分可爱,知她是为了自己好。还在自己没嫁的时候,她就再三告诉自己到了王府所有的一切都要特别谨慎,如今自己带了胶东王回门,她更是小心到了极点,只怕胶东王有点点的意外。其实素波觉得她有些过了,就像叔父和何家老夫妻给自己行礼一样,他们太把皇权当成一回事了,其实呢,皇家的人也是人呀!

但是,这样的实话是不能说的,他们从来不认为人人平等,因此素波就顺着老太太的话说:“可不是,我吃过老太太炖的汤,特别的鲜!”

“只是现在时间有些晚了,来不及再炖一锅汤了。”

素波也蛮可惜扔掉的一锅汤,老太太一定是夜里都没怎么睡的看火候,要么怎么厨娘加点调料都能被她发现呢?

何老太太看出她对自己如此的严厉不以为然,就说:“你们都小,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当年我们家乡那边一个世家,女婿回门,家里摆宴,主人忙着招呼娇客,便在厨房那处疏忽了,偏家里的老厨子病了,换了新人,弄得不洁净,结果新姑父用了酒菜就开始拉肚子,病势越来越严重,没两天竟过世了!两家从此成了仇家,最可怜的就是新嫁娘,想守节婆家不许她留下,回娘家也难堪,后来竟自尽了结。”

事情虽然是真的,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见了。素波就见婢女正向福儿和寿儿吐舌头便知道她一定听老太太唠叨几回了,只得点头道:“老太太说的原本一点也不错。”

可是,老太太虽然发出了豪言壮语,但其实厨房的活她没真正干过,对着这许多的食材颇有些力不从心,那婢女也没做过厨房的事,手生得很。

素波转了一圈,看看案上的山珍海味,再看看地上一排绍兴老酒,灵机一动,自己倒可以做一样特别的菜!从被封为胶东王妃后,素波就很少有机会到厨房,更没做过什么菜了,因为叔父和老太太不许呀!

今天她手痒得不成,又正能解了娘家的急,就道:“只你们两人定然来不及了,我带福儿和寿儿帮忙吧。”

何老太太竟然一口答应了,“好。”她虽然觉得王妃喜欢做菜有失身份,但是偶一为之却没什么,尤其眼见着今天中午酒宴未必能及时,她眼下心里已经急了,而她又知道素波是真会做的。

素波一声欢呼,“看我的吧!”让何老太太帮着她捆了袖子就做了起来。

虽说是要做菜,但素波却先把墙边的几大坛绍酒都打开了,将酒另盛在别处,空出坛子里面只留了一点点的酒,又将猪排骨、鹿筋、羊肘、鸡脯、鸭珍、鲍鱼、鱼翅、干贝、鱼唇、鱼肚、鳖裙、瑶柱、花胶、香菇、冬笋、猴头、鸽子蛋……总之家里几十样山珍海味分别处理后按着一定的次序加了进去,用荷叶盖住坛子口,上面再倒扣一个碗放在火上煨了起来。

四个坛子就并排在灶上,让婢女看着火,素波就又蒸了馒头,这时候的馒头里面是要放肉馅的,但她什么也没有放,只简简单单地做了馒头,若说有些不同,主是馒头做得大些,这样会特别有面味儿。接着就是几道小菜:拌银芽,将绿豆芽去了头尾掐成一寸长,开水略焯加上盐醋糖一拌就好;拌黑木耳,也是水焯加调料;黄瓜切丝再一拌;量后一道更简单,她出嫁前吃不下饭弄了些蓑衣萝卜配饭吃,现在还有两小坛,打开直接摆在盘子里就好。

何老太太就咂了咂嘴,“就这样?”虽然王妃已经将差多所有的好料都加到了几个大坛子中,但外面还是留有许多东西的。

素波就神秘地一笑,“这才是今天宴席的妙处——好菜都在坛子里,配的主食和菜就要越简单越好,否则就是喧宾夺主了。”

何老太太却半信不信的,“怎么一点香气也没有?”她一向长于熬汤,每次汤熬到了一定的时辰,香气四溢,远远地飘了出去。

“还没到闻香气的时候呢!”素波笃定地说。佛跳墙,就是佛闻也会跳墙而来,怎么能没有香气呢?但是真正的佛跳墙做的过程讲究的是储香保味,所以选绍兴老酒的坛子一是为了借酒的香味儿,另外就是要用这种大肚小口的容器将香气蓄住,而且还要用荷叶严严蒙在坛口。是以在做的过程中,几乎就没有香气泄露出来。

有的饭店宣传本店的佛跳墙香气如何扑鼻引人,懂行的人一听就是噱头,要知道佛跳墙是含蓄的,就像顶级的美女,不到了最后的时候是不会摘去面纱,艳惊四座的。

素波看着时辰,吩咐摆了酒席,外面两席是王府的随从、车夫和府里的下人,里面也是两席,婢女们一处,主家一处。四坛子佛跳墙大致相同,但在食材上却有细微的差别,毕竟不是哪一种食料都刚刚好,便会有所增减,但佛跳墙本也没有固定的食材限制,最多的可以用几十样,最少的□□种东西也能做出个简易版的。

素波先世曾吃过一次名店名厨出品,齿颊留香,余味不绝数日,心心念念不能忘记。后来她在家里做就选的简易版,用的是小坛,也很好吃。今天这几坛可是用了顶级食材做成,她有信心压倒名店名厨出品!

先上的自然是四碟小菜,何老太太在徐宁和自家老先生的目光下颇觉得有些无地自容,是有些太寒酸了,就是家里来个打秋风的也不好如此简陋。正想再解释几句,素波已经笑吟吟地让两个大汉抬上大酒坛了,“这就是今天的主菜!”

佛跳墙就在叔父、何老先生、何老太太、留福以及胶东王惊奇的目光之下撩开神秘的面纱——素波很确切地看到胶东王的目光里带了惊奇,他其实并不是什么也不懂,否则怎么会背那么多古籍呢?因此当他看到一个大坛子被端到桌子有些吃惊也没什么不可理解的吧。自己的菜能将问题儿童唬住,素波还是很得意的,她便轻轻地拿下扣紧坛口的盖碗,然后将包着的荷叶轻轻打开一道细缝。

上一篇:戏中意 下一篇:打脸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