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凰(200)+番外

这种山梨到处都是,很容易采集,山洞里一直堆着一大堆。在素波成功地将烤山梨试验成功前大家都不大爱吃,现在却很受欢迎,直到野蜂蜜用光了。但素波还有更多的办法,她将梨子去了顶,把梨核小心地挖出,然后把搅打好的鸟蛋液倒入,隔着水蒸熟,酸酸的梨子正好压住了野鸟蛋的腥气,何况素波还在里面加了些山鸡肉和蘑菇丁;再有把梨子切成丁,与肉碎放在一起蒸肉饼;用梨子稻米熬粥……

每每吃到王妃做的这些别具一格的美食,大家恍惚间重新置身于胶东王府,还过着和乐幸福的生活。再面对着敌人,不觉更是满心愤懑,勇气倍增!我们胶东王府的人在京城也好,藏到山洞里也好,从来都是只想关上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可是他们,他们实在太过分了,硬是把大家逼得无路可走!

两天的攻势过后,山下开始放火了。

胶东王和张长史还在藏身于此之时就都预料到迟早会有这一天,在他们看来山下的邓十如果聪明一些还在昨天就应该采用这种举措了。此刻,大家能看热闹一般地瞧着放火,当然是因为一点也不害怕。

若是一个小小的封闭的山洞,的确最怕的就是放火烟熏,但这个山洞可不一样,能够进人的洞口只有一个,但在洞内许多处都有通向山外的裂隙,这些裂隙或是通风或是有水流,就算邓十能用火将山洞封住也不可能将大家怎么样。

果然放火很是需要时机的,眼下就不是好的时机。夏日里山林中本就潮湿,火就放得很不顺利,山洞里诸人看热闹都看得厌了,火也没能烧到洞口的高度,纵有些烟气,亦无多少能飘进洞中。连放了三天的火,总算火苗一天天地烧到了半山,这时老天便看不过眼了,立时就下了一场大雨,把火全部浇灭了。

素波站在洞口前拍拍手,“大家赶紧借此机会出洞采些蘑菇,如果能弄到蜂蜜就更好了!”因为时时有山风吹过,火势有时还会反扑,是以山脚下的人早撤到了远处,现在想立即赶回来几乎不可能,所以正好借此机会做些补充。

只要山洞里有食物,他们可以一直坚持,直到皇上回来。而正好,眼下山洞里的食物看起来还真不少。素波在几大袋子米上拍了拍,又检阅了一排新的腌野味,最后到了装了两只锦鸡的笼子前撒了一把米,“好好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你们是不会变成烤鸡的。”

锦鸡似乎听懂了人语,咕咕叫着吃米,这些日子它们在笼子里不必自己飞来飞去找食,竟然养肥了!

素波很满意,所以决定做一样新菜犒劳大家,她将肉馅塞在蘑菇的皱褶中,然后放在充当烧架的一块薄石头上,微笑着说:“大家什么也不必怕,因为时间就是我们的朋友!”

胶东王和留福又一次验证了王妃的神奇,如此充满哲理的话,她随随便便地就说出来了!

所有的人都崇拜得一塌糊涂。

偏偏王妃就似没察觉一般仔细地把烤好的小蘑菇一个个拣到盘子中摆得整整齐齐,不让任何一个蘑菇里烤出的汤汁流出来,要知道这汤汁才是最美味的,“我们可以先吃了!”

时间既然被王妃封为胶东王府的朋友,果然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就在邓十放火烧山后六天,皇上派人郑安和冯律来接人了。

虽然说大家在山洞里住得蛮惬意的,但若是能回京城——当然是安全的京城,所有人还都是喜欢回到王府。

大家出了山洞,留福却落在最后,令两个小内侍包了一大包山梨,自己提着装着两只锦鸡的笼子跑过来——因为野味一直充足,这两只锦鸡就在山洞里一直养了这么多天,五彩的羽毛看起来更加斑斓,笑着向王妃说:“我们把它们带回去做汤!”

素波一时高兴倒忘记了两只锦鸡,此时就点点留福道:“明明我们被困在山中,你一点也没瘦也罢了,竟然还比过去胖!这两只锦鸡不许再吃了,我们回家,也放它们重新到大山里吧!”

失去了美食,留福难得没有感到可惜,立即打开了笼子,“王妃说的对,这对锦鸡也算是我们的患难之交了,如今我们无事,也放他们一条生路吧。”说着,两只锦鸡扑楞楞地便飞上了山。

大家一阵欢笑,登车而去,回程中自然得知前段时间发生的事。

那日郑安与冯律出了京城便一路疾驰去了西北,凭借皇上的宝剑调动赵无敌手下数万兵马直奔青州北部,此时皇上已经被匈奴人与牛通合力围在青州、幽州交界处的一座小城里,于是冯律带人闯营进城送信,两军内外夹击打退匈奴人和牛通。经此一战,牛通遁入大漠,而皇上亦带兵回朝。

素波就小心惭翼翼地问:“前朝的那位皇子呢?”其实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次反叛是牛通主谋的,是以并没有人真正用那位皇子在青州登基的名号称呼反叛,所以关心那位皇子的人也并不多,但是素波知道薛清会惦记,便替她问了,因为薛清永远也不可能说出来。

郑安显然不知道胶东王妃的女官正是十年前与那位皇子定亲的女子,便轻轻地一挥手道:“伪帝及伪朝廷大臣们都已被大军踏为齑粉了!”其实,当时皇上在自己所带援军的配合下的确击退匈奴人和牛通的包围,但并没有取得真正的优势,当然匈奴人和牛通也一样没有得胜,双方也都明白再打下去各自都会有难以接受的损失,因此分别引兵退走。至于伪帝,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逃走了,更不清楚他逃到了哪里,不过皇上班师回朝时已经宣布他死于乱军之中了,为的就是避免将来风云再起。

原来那个皇子已经死了,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真不知道这对薛清是好还是坏,因为她从不知薛清是不是还喜欢那个人,素波瞥了一眼看立一旁的薛清,见她虽然面无血色,可却依旧站得直直的,心里只能一叹,不管怎么样,她应该死心了。

这时胶东王又问起了京城之事,原来自他们逃离后那里也乱成了一团:儒生们关闭了太学和文澜阁,不许外人进入,保护胶东王太傅、太学里的博士;严正及一部分官员查明那桩命案与颖川王府有关,从此罢朝;郑守谨带着含元殿内侍封闭了含元殿门;至于京城里市面萧条,谣言满天,人心惶惶就更一时说不完。

不过呢,当素波进城之后却没有觉出什么异样,守在城门的兵士并没有增加,通往皇宫的路旁依旧繁华,素波就向同乘的郑安道:“看起来形势并没有中常侍说的那样严重吧。”

“其实形势更糟,”郑安摇了摇头,“但是皇上昨天进城了!”

素波就赞了一声,“父皇还真是一根定海神针呢!”话里有真正的感谢,毕竟唯有皇上回来才解救了胶东王府诸人,但也有些夸张,如果皇上果然天纵英明,胶东王和自己也不至于受到如此的磨难了。

第146章 还没死呢

上一篇:戏中意 下一篇:打脸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