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末代帝王求生记(113)

定下心神,嬴政开始阅读奏折上的书信,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接着又再看了一遍,然后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三遍。他阅读奏折时那种难以形容、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情,将朝下众臣、扶苏、赵高的胃口钓得足足的,正殿之上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都盯着嬴政,恨得不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奏折自己看。

良久,心情复杂的嬴政,随手将奏折递给一旁的赵高,开口说道:“赵高,你帮寡人看看,寡人有没有看错?你看到内容,是寡人所看到的内容吗?”

见嬴政这样难得的失态,对此事早有了解的赵高,在心里估了估时间,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接过奏折,回答道:“喏!”

趁着赵高在看奏折,嬴政心情十分复杂的看了扶苏一眼。

虽然自己一直十分疼爱胡亥,但不代表自己不疼爱扶苏;虽然胡亥给自己带了许多的快乐,但扶苏是自己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同样给当时尚未亲政,且被吕不韦、嫪毐的自己,带来极大的快乐;虽然胡亥比扶苏更像自己,也更加贴心乖巧聪明懂事,但嬴政对胡亥的定位一直是,就像自己少时的梦想——当一个有人爱有人宠,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无忧无虑,想干嘛就干嘛,想买啥就买啥,干了坏事也有人兜着的快乐熊孩子,所以他从未想过会是扶苏之外的人,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最重要的是,扶苏仁慈善良,继位后必会好好对自己的兄弟;而胡亥嘛……虽然在大多数事上,他比扶苏还要更为仁慈善良,但在某些事方面,他也很像自己。

身为一个父亲,嬴政知道自己偏心偏得没边了,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手足相残,相反他更希望每个儿子都能过得好好的。

但是今天……一个能亲眼见到异象,然后挖出九鼎的孩子,这难道是上苍在指点自己吗?

见嬴政用这么奇怪的眼神打量自己,还一打量就打量了这么久,扶苏心里难免有些毛毛的,莫非是胡亥出事了?可胡亥出事了,又关他什么事?值得让父王看自己这么久?又不是他干的。说实话,胡亥要是真出事,那仇家只有可能是……名单太长了,想想他在楚国杀了多少人吧——男丁全杀掉,十二岁以上的女人全部配于秦军中有功之臣为妻,十二岁以下的没入宫中为奴。

虽然项羽刺杀胡亥时,胡亥那席绝不妥协的话流传出来后,吓得不少楚人为免遭连累,自动自觉的给胡亥当眼睛,不但一旦发现可疑人物就积极举报,而且还开始奋勇保护大秦少公子,但想刺杀胡亥的人从来就没有少过。

“赵高,看完了吗?”嬴政收回心绪,开口问道。

“看完了。”赵高合上奏折,身体前倾,伏在地上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见赵高这般模样,众臣以及扶苏心中疑惑之情更深。大王还有他身边的赵高这么激动这么高兴,上次看见还是灭国之战的时候,但现在天下已定,宇内安宁,又哪来的国可以灭?

“那你把消息告诉他们吧。”嬴政暗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口说道。

“喏!”赵高直起身体,摊开手里的奏折,大声的念道:“儿臣胡亥启父王……”

胡亥的奏折和他的啰啰嗦嗦,路边看见一株小草,也能写上半天的家书不同,历来都是言简意赅,而且写得都是白得不能再白的大白话,所以群臣们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次打断大朝会,不是什么大事,没准备杀人也没打算诛人全家,就是少公子在汾阴发现了一个九鼎而……慢着?发现了什么?九鼎?

群臣们激动了,丞相王绾狠狠揪了揪他下巴下的胡子,疼,看来不是作梦。

“大王说的……说的是可是昔日夏启所制之九鼎?”王绾一脸震惊的看着嬴政,昔日文信侯吕不韦灭周之后,欲取九鼎归秦,可吕不韦遍寻周国都城却找不到九鼎的下落,反而听说九鼎已经被不甘心亡国的周室遗臣熔成了兵器。

“正是此鼎。”嬴政点了点头,一脸淡定的说道。

“若真如此,那真是天命所昭,恭喜大王!”王绾松开胡子,率先说道。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六国毕、四海一、天下定、九鼎出!大吉!大吉啊!”李斯毫无节操的从未来孙女婿的奏折里,剽窃了几句他觉得很带感的话过来。

这个孙女婿,虽然传闻里挺淘……好吧,他真得就是一个挺淘气的熊孩子,但从小运气都是出人意料的好,而且天赋极为出众。别人不知道,李斯可知道的清清楚楚,大王最近几年忽然拿出来的纸啊、印刷术啊、标点啊,虽然说是说墨家所献。但过去那么长时间,就算是墨子活着的时候,都没见墨家有什么举世震惊的发明,怎么这短短一两年里,忽然就开始爆发了?

这个孙女婿,还是挺不……李斯忽然瞅了一眼扶苏。

“儿臣恭喜父王!贺喜父王!”扶苏脸上含着笑,笑得特别纯洁,完全看不出来是真纯真,完全想不到“弟弟挖出九鼎”代表着什么,还是心机太深沉,所以让人猜不透。

嬴政觉得应该是前者,但就是因为是前者,他才更心塞,这么纯良的儿子,到底是谁教出来的?

丞相、廷尉、长公子,都一口咬定这是真鼎,并且齐齐向大王道喜。正殿上其他大臣,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甭管他们想到什么,都只能伏下身体跪在地上,齐声恭贺嬴政。

“哈哈哈哈!九鼎乃是国之重宝,寡人决定亲往汾阴迎接九鼎。”嬴政哈哈大笑,开口说道。

听到嬴政的笑声,又想起嬴政这些年来对胡亥的宠爱,心计浅的还没想到,心计深的却已经是皱紧了眉头。

扶苏公子虽然是长公子,从小也颇得大王的喜爱和重视。可长公子只是长子,并不是嫡子,并不是大秦王位最合法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虽然从目前来看,大王娶正妻的可能性很小,但小也还是有的。而且随着年岁渐长,扶苏公子心底善良,又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崇信法家的大王,那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意见相异,尤其在楚国一事上,听闻大王和扶苏公子,更是没少因为少公子争执。

但胡亥公子就不同了,从来老父最爱幼子,幼子最为可爱乖巧,幼子不但和自己长得像,脾气性情也像,幼子还天姿聪颖,总能帮爹解决问题,堪称世间少有之神童。

将心比心之下,自己的小儿子要有这么聪明可爱,自己也不忍心自己娇宠一生的宝贝,在自己死后,要看大哥的脸色,靠大哥吃饭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勿之急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封太子,趁早解决夺位的纠纷;二是封王,封个又远又富裕的地方,将少公子赶出咸阳去。

有些自以为是忠臣,或者是各有心思的大臣,已经解决过几日找个机会,跟嬴政聊一聊这个事。

这时,离汾阴发现宋室的九鼎的消息,已经过了三天。由于当时天降异象,方圆数十里内,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见,再加上胡亥也没特意隐瞒消息,又有某些不知名人士的推波助澜,仅仅是三天功夫,小半个中国的人都知道了,汾阴发现了宋室九鼎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