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剧同人)[秦]我爹叫白起(23)+番外

“呃……爹没忘!爹怎么会忘记呢?”子楚一边说着,一边努力回想着,昨天晚上自己到底答应了儿子什么事。

怎么就想不起来呢?都怪月色太美、美酒太香,自己被赵姬哄了几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子楚瞄了一眼赵姬。

赵姬看了子楚一眼,见他表情有些尴尬,立刻出言说道:“政儿啊,你爹答应你的事,怎么会忘记呢?你爹当年离开赵国的时候,就说过一定会接我们母子回国共享荣华……你看,连这么大的大事,你爹都做到了,带你去宗学读书而已,此等小事又怎么会忘记呢?”

“对!上宗学而已嘛,连回国此等大事爹都记得,爹怎么会忘记政儿上宗学的事呢?走!现在爹就带你去宗学读书!”子楚起身拍了拍嬴政的肩膀,看了一眼赵姬,“今日去也只是去认个门而已,其他东西也不需要带……不过赵姬还是给政儿收拾一份上学需要的……算了,你不知道上学要收拾什么,等晚上回来爹亲自帮你收拾一份。政儿啊,爹跟你说,你要好好读书……爹小时候,读书可棒了。”

待白仲在宗学里看见班上新来的秦政小盆友时,惊讶的整整一节课嘴都没合拢。

“你怎么在宗学上课?”

“你怎么在宗学上课?”

好不容易一节课上完,两个小同桌彼此面面相觑的看着对方。

原来是这样的,王城西苑本有王子学馆,由太子傅管辖,太子傅专司除太子之外的大秦公子们文武启蒙之学,以及对教习督导太子的文治武功。但因为昭襄王在位的时间实在是太太太太长,太子已经大到不用读书,而其他公子都到了出宫的年纪,这种王子学馆也就荒废了下来。

按照原本的历史,嬴政应该会比现在晚上几年回国,然后在一场勾心斗角中成为大秦太子,在太子宫中接受太子傅丞领事以及其官署吏员的教导。

但是因为嬴政的提前回国,他现在还不是太子,只是太子的孙儿——一个普通的小公孙而已,当然只能在宗学上学,没办法享受太子的待遇。

“那你呢?”嬴政扭过头,看着正“吭哧吭哧”咬苹果的同桌,“你又不是嬴姓宗亲,怎么也在宗学?”

“我也不想来,可我娘非让我来,然后舅舅也同意,我就只好来了。”白仲哀声叹气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姓嬴来着,都不能随便乱打的说,“更何况了,楚国公子都能来,我干嘛不能来?”白仲回过头,拍了拍身后的长案,冲着那个正以清水在竹筒上认真写字的小男孩,开口问道:“熊安,你说对吧?”

叫“熊安”的小男孩,看着被白仲一拍,桌子一抖而写歪的字,没好气的抬起头,扯了扯嘴角说道:“阿仲表弟,你再胡闹,小心我回去告诉你娘喔。”

“哼!关我什么事?分明是你自己不专心,真正书法好的人,就算被人从身后猛得抽笔,也能做到笔不动人不慌,哪像你这样?一点都不专心!表弟!你心不静!”白仲冲着熊安做了一个鬼脸,接着抓住嬴政的手,站起来对着嬴政说道:“阿政走,我们出去玩去,不跟这种坏人玩。我带你到处走走,顺便带你认认人,也让人认认你……免得那几个不长眼的小子,动我的人。”

在接下来的课间时间里,嬴政大约有点明白为什么昨天娘亲,会忧心肿肿的来问自己有没有被阿仲欺负,又为什么自己来的时候,白仲旁边的位置会正好空下来了。

别看白仲在宗学里年纪最小,且又不是嬴姓宗亲,但那么大一小豆丁,无论他走到哪都有人打招呼就算了,他还有一帮小跟班小跑腿,一问姓名都是嬴姓的远亲——祖上是公子,可没当上秦王的那种。

若是嬴政是穿越的,他大约会用四个字来形容白仲——校园霸王。

“阿政,我跟你说公孙舒他们几个是公子傒的儿子……公子傒当年和子楚表哥争嗣子之位没成功,所以我不在的时候,你小心点他们,免得他们找你麻……喂喂!跟你说话呢,你看着我做什么?怎么?是不是发现我很坏啊?不是个乖小孩啊?”正在给嬴政介绍宗学情况的白仲,扭过头看着正目不转晴看着自己的嬴政,开口问道。

嬴政想了想,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坏又怎么样?你坏你又没欺负过我!反而对我挺好的!”

“对你好那是必须的!”谁让你是未来的秦王,自己的大老板,不趁你落难抱你大腿,那要待何时啊?

“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好啊?”嬴政红着脸追问了一句道。

“因为我喜欢你呗!”白仲连多一秒的犹豫都没有,就直接脱口而出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往往脱口而出的东西是真的。

虽然嬴政不知道什么叫“心理学”,但不妨碍他知道这个道理。

“阿……阿仲……你真是……”嬴政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憋了半天脸红,也只丢出一句,“铃响了,该去上课了!”

作者有话要说:熊安也是个历史人物,但史上无名,只有他的封号……

从个人战绩来推测,应该是嬴政比较信任的心腹……

历史上嬴政很讨厌嬴姓宗亲,小说里要给个合理解释……

王子学苑那段设定来自《大秦帝国》

☆、第22章 剑术

因为未来大老板在宗学上学的原因,白仲强忍着性子跟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小屁孩混了三天。

就三天,第四天白仲就忍无可忍的逃课了。

白仲一逃课,嬴政就发现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些不一样了,不止是在背后偷偷说自己是“赵人的余孽”、“赵人的野种”,还当着面叫他“赵政”。

“再说一次,我叫秦政!”嬴政忍无可忍的站起来,向着再次向他挑衅的公孙舒,高傲的一抬头,表情严肃的说道:“我是商代名将飞廉的三十六世孙、大秦第一任国君秦非子的三十世孙、大秦惠文王的玄孙,今上昭襄王的曾孙,嬴姓秦氏秦政!”

彼时在春秋战国,贵族除了有名有姓之外,还有一个后世不常用的,名为“氏”的东西。

姓代表血缘,是其公共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比如赵国和秦国都姓嬴,因此一望便可知两国肯定拥有同一个祖先。

而氏则是从“姓”中分出来的一个分支,它代表的东西可就多了,有可能是社会地位,也有可能是职务,还有可能是祖先国籍之类的东西。

比如著名的商鞅,商鞅又名卫鞅,又名公孙鞅。氏商是因为他的封地是商地;氏卫是因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人,氏公孙是因为他是姬姓公孙氏的后人。

再比如白起,白起又名公孙起。氏白是因为他有个祖先被封为“白公”;氏公孙是因为他某个祖先曾经当过王。

而在这个时代,公孙是指公子的儿子,后来很多人就将其演化为自己氏,因此如果你有一个叫公孙xx的朋友,那么他很可能有过一个当王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