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尤氏三姐(92)

因众丫头仆妇们离得稍远,张友士终究还是看了姚珊一眼,缓缓道:“后日去了宫中,且不可锋芒太露,左右,此事不过是个权宜之计。”

姚珊心中一跳,正想着再细问一句,那张友士却摆了摆手,同着小厮仆人一路儿出了仪门,飘然而去了。独留下她一个人站在原地,愣怔了半晌,倒也确实是猜不出来,自己这位师父,到底是玩儿的什么把戏、打的什么哑谜了。

因着今日是阴天,在外头站的久了,天倒是有些凉。直到小桃不无担忧地上来给她披了件儿斗篷,姚珊方才回过神儿来,她似乎有了个大胆的猜想,但是,终究还是不够确定,想来,这最后的几分把握,还是要到后日进了宫方才明了。

算算时间,贾蓉该出去了,她便又往回转,想再去看看秦可卿,跟她好好说几句话儿。其实张友士方才虽然没明说,但是那话中的暗示也已经十分清楚明了。秦可卿这病,就是在那个“想太多”上头去了。但凡少寻思点儿那些有的没的,老老实实等着人家去冲锋陷阵,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自己这么作着,不出了问题才怪呢。

其实有关秦可卿到底是怎么死的,在原著中也是个迷一般的存在。只是说好好的一个人就病了,还病了有些久,然后就忽然去世了。姚珊旧日里自然是唏嘘不已,此回自己也真个儿做了一回书中人,每日里同着她们这些人相处,当然就更见不得死人了。何况,这位秦可卿妹子,除了命运不太顺当、感情有些狗血之外,其他的,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挑的。那么,能救一下子,就试试救一下子罢。

她一面这么想着,一面就往秦可卿的院子里走,才进了院门儿,便见到贾蓉正从正房门口儿出来。见了她,忙打了个千儿施礼问好:“问三姨母的安,不知三姨母要走哪里去?可是要去再看看外甥媳妇儿?”

他对着姚珊这个比他还小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居然也能做到表面上的毕恭毕敬,倒也真真是个人才了。姚珊因微笑道:“正是,我有日子没见着她了,虽然她病着,但要是还没睡下,我便也过去坐着陪陪她。”

贾蓉恭敬地道:“才刚去按照张先生的方子去抓药了。她因要等着喝药,这会子想必还没睡下呢。”

姚珊听得他这个语气,倒似是连等着秦可卿把药喝完的功夫都没有,不由得又暗自替秦可卿唏嘘。故此也不再同贾蓉寒暄,只点了点头,淡淡道了句“那我便去看看她”,然后便径直朝着秦可卿的屋里去了。

没想到一进去,却见到秦可卿正好在准备喝药。姚珊便走上前,在她们几个人拼命说着“不敢”的客套中,将那碗药接过来,亲自喂了她喝了。一面喂她喝药,一面也闲聊了几句。诸如小选、侍读之类的事儿。提起小选的事儿,秦可卿还没什么反应。但提起公主侍读,她的目光便亮了一下,然后又很快地暗淡了下去。

姚珊便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到底还是说了句:“可卿不必多想这些事儿,左右有大家伙儿帮着,我们不会有事儿的。”

她说的似乎是自己和宝钗,但秦可卿听了却浑身一震,想来也已经明白了她此中暗含的意思,故此,一双美目早就泛起了泪花儿,低低道:“别人就罢了,若是三姨母去那宫里,我们倒是都放心着了。”

姚珊点了点头,喂她把最后一勺儿药喝完,便教瑞珠、小桃帮着自己将她扶着躺好了。又柔声安抚了她两句,便就退了出去。

回到尤氏屋里,少不得又去跟她汇报了下诊病的经过,还特别又把张友士给的偏方儿说了一番。尤氏自然十分高兴,她心里早就过了那个坎儿了,此刻待秦可卿倒是也有了一两分真心了,故此也奉承了张友士几句。姚珊陪着她用了晚膳,又闲话了两句,便就告辞回了自己房里。

四周没有其他人,只剩下她自己的时候,她终于放松了下来,想着后日进宫的事儿,便就又有些睡不着了。

然则不管如何,那一天,却是愈发地近了。

作者有话要说:新章替换完毕,滚走睡觉。大家晚安。

第75章 七十五离家

第二天姚珊便打点行装回了尤府。本想着最后准备准备后日进宫的杂事儿,结果她前脚进了家门儿,后脚,余家军团们便登门了。

尤老娘一听外头通传说是“余家老爷太太哥儿姐儿”,便十分头痛地道:“这起子人居然又来了,也不嫌烦。”尤二姐闻言便笑着搭话儿道:“太太话是这么说,也没见着太太哪次把人家撵走不是?”

尤老娘忍不住笑道:“这倒是呢,没得从他们家一回来都中就往咱们跟前儿凑。也不知道惦记着甚么,这几日里,都来了几回了。”

尤二姐笑道:“怕是想着见见三妹妹呢。上回那位大舅母来了,眼珠子一直往我旁边飘不说,还派了她们家那位大妹妹来悄悄儿地问了我,打听三妹妹去哪儿了呢。”

姚珊听了这个话儿,便也不由得笑道:“怪道我这两天总是觉得有人念叨我呢,原来是她们家。”她说到这里略顿了顿,叹了口气之后,方才跟尤老娘和尤二姐道:“太太和二姐姐只管教她们进来吧,如若不然,她们家这要是追着咱们家来倒是还好,若是一不留神追着我往宫里头跑,可就不好了。”

这么一说,尤老娘和尤二姐便也撑不住笑了起来,那点子不快便就立刻没影儿了。到底在她们眼里,姚珊这种“公主侍读”的选秀结果,可进可退,是个挺美的差事。虽然尤府不甚张扬,但是这几天也有些门庭若市的感觉了。在这种情形之下,连本来不被尤老娘待见的余家大舅一窝子人,也被客客气气地迎进了门来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是来道喜的,总归不能甩人家个冷脸子不是。

姚珊看着尤老娘和尤二姐提起余家一家子人的时候,与此前去给余家老姨太太祝寿的时候相比,表情已经微妙地有些不同了,心中便不由得暗暗叹息:果然不但烈女怕缠郎,就是寻常亲戚,也抵不过这种热情如火的攻势啊,可怜她的老娘和二姐,就这么沦陷了。

她一面这么腹诽,一面却也礼貌地先回房换了衣裳。再出来的时候,客人们自然已经被请了进来,在大厅里坐着喝茶了。一见到大舅母苏氏那张笑脸,姚珊不知道为啥就有些牙痛。然则却也无法,只有上前几步,规规矩矩地跟众人见礼。

因着余家的光荣传统,这一次,也是全家人一起出动。姚珊先见过了余家大舅,余家大舅母,然后就转到那一窝子表弟和表妹那边儿了。

到了这个时候,姚珊才发现,这一大家子人里头,居然少了一个。那位看着最顺眼的余家大表哥居然没有来。姚珊心中略略有些疑惑,也带了点儿小遗憾,不过还没等她见礼完坐下,余家大舅母已经很热络地道:“原本你大表哥也要来的,但今儿学里先生找他有事商议,说是要准备秋闱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