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307)+番外

虽然北方已经重开战火,但京城里的人还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滕琰接到了昭阳郡主赏菊花的请贴。听人说,昭阳公主府里的菊花非常地出众,差不多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大型的赏花宴。

今年,昭阳公主的说法是,燕王出征,皇上的心情也有些低落,正好借此机会舒展一下心神。

滕琰本来不想去赏什么菊花,军需的事情刚刚理顺,她很想多用些时间陪着月衡郡主,月衡郡主差不多忘了自己,现只有吃奶时才想起母亲来。

可又一想,送帖子的宫女殷殷致意,说昭阳公主请燕王妃一定出席,而且,上次月衡满月时,不管态度如何,昭阳公主是唯一到场的皇家人。虽然说昭阳公主是看在陆伯甫的面子上,但也正是要看陆伯甫的面子,自己也得去。

就当是给自己放一天假吧。

种类繁多的菊花很值得欣赏,滕琰将月衡也带了过来,抱着她一盆盆地看下去,还得防着她不安分的小手乱揪乱动。花园里,到处是三三两两的女眷们,赏花、闲坐、谈话、饮酒,安宁和乐。

时不时地从外院传过来几首咏菊花的诗,说明那里的气氛也不错,又有才女们写诗应和,隔着一道墙,滕琰隐约听到外院的叫好声。

“燕王妃是有名的才女,也请做一首诗,让我们开开眼界。”昭阳公主笑着说,目光中露出了不怀好意。

滕琰对这样的伎俩并不在意,她不会做什么诗,就是抄袭几首也懒得为之,她可不需要什么才女的美名。她也笑着说:“我可不会做什么诗,昭阳公主可别让我闹笑话了。”

“早听驸马说,燕王妃腹有万卷诗书,如今写首诗都如此地推让,难道是瞧来起我们,怕我们不会看诗?”昭阳公主的话又急又快,“其实不要紧,皇祖父就在前院,燕王妃一成诗,我就让人传过去,那里总有会读诗的人。”

花园虽然大,但大家都集中在摆菊花的这一片水榭附近,昭阳公主的一番话,已经惹得不少人关注了。

身份最尊贵的郭贵妃微笑着转过头去,与身边的一位妃嫔说着话,好像没注意到昭阳公主的语气已经不太正常。别的人自然不会随便说话。这时跟着皇上过来的云嫔,笑着说:“燕王妃,我们在草原上时,我听你说过什么烟落日,什么孤城闭的,真和那天的景色一样,你就给大家吟一下吧。”

滕琰笑了,云嫔是好意,但她却不知,那句诗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所做,这里面大部分的人都是颇有才学的,自然知道那首诗。果然几位少女就发出了低声的笑,云嫔知道自己闹了笑话,也不恼,说:“反正我不认得字,不懂这诗不诗的。”

大家索性哄笑了一场。

滕琰以为事情就过去了呢,没想到昭阳公主并没就势放过她,而在大家笑后,让人将一张案几摆到了她的面前,又笑着说:“云嫔娘娘也说燕王妃是会诗的,一定给我们写上一首。”

滕琰真心不能理解昭阳公主,明明是她一定要请自己过来,过来了,又使劲地找别扭,难道在公主府里出点什么事对她有好处?简直就是智力有障碍。

被如此地逼迫,滕琰还是一脸的云淡风清,她不想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但惹到自己,自己也没有退缩的必要,燕王就是不在,有什么事,自己一样也不怕。

刚想说话,郭绮从滕琰后面走出了一步,对着昭阳公主躬了一下身,说:“王妃才学出众,却从不屑做这些闲杂的玩意。不如我如今献丑,替我们王妃做一首咏菊。”

这次的宴会,林琼琼通过晨风对滕琰说,昭阳公主专门给她下了贴子,她也要去参加。

滕琰就同意了,燕王不在京城,林琼琼就是想算计什么,也算计不上,就让她放放风好了。同时她也就问了下郭绮,让她愿意去就一同去,所以燕王府里一位正妃加上两位侧妃和小郡主四个主子就全部到了昭阳公主府。

郭绮说罢,就上前轻挽袖子,就着磨好的墨,写了一首诗。

作者有话要说:小的时候,曾经的梦想是当个作家,这个遥远的梦早就在生活中一点点地变淡了,淡得作者自己也差不多忘记了。但是有了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后来就接触到了网文。再后来就是在看文中,突然有了冲动,想自己写文,于是就有了这篇文。

写到这里的时候,有时作者自己都有些吃惊,半年的时间里,一点一滴积累了七十多万字。可是,每天的事情忙完后,不管多累,却一定要打开电脑写上一些字,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安心地睡下。

发文时,看到大家的表扬,心里就很开心,当然也有时会失落。但不管怎么样,从没想过要放弃,这大概就是心里的执着吧。

回首再看这文,有些想写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完全写好,很多的地方都有不足。总之作为作者的第一篇文,并不是很完美,但我已经这样献给大家了,只有请大家多加包涵吧。

这篇文快结束了,预计还有十几章。下一篇文已经有了构思,其实说是构思并不合适,作者并没有主动地去想要写什么,而是突然间有了一种想法,然后就不写不快,与这一篇文差不多的情况。文还有几天才能贴出来,欢迎大家来看并支持作者。

☆、第二百三十二章

郭绮写罢,恭敬地捧着墨迹未干的纸先呈给滕琰看,滕琰接过,见是一首七律,虽然她不会做诗,但却会看。全诗对仗工整,中有南山、采菊、归隐等,算不上出挑,但也中规中矩,字也写得秀气,一看就是认真练过的。

江南文风之盛由此可见,看着平庸的郭绮也能做出拿得出手的诗来,加上她是为滕琰出面,滕琰就笑着赞道:“好诗!好字!”

并将诗交给了昭阳公主,昭阳公主看了后,又亲自捧到郭贵妃面前,赞颂不已,不再给滕琰找麻烦。

滕琰向郭绮感谢地一笑,郭绮是郭贵妃的亲戚,昭阳敢不给滕琰面子,却不敢惹郭绮。

郭绮一点也没有骄傲的样子,更谦逊地低头对滕琰一礼,低声说:“妾不过识得几个字,糊乱写一首诗罢了,当不得王妃和大家的赞扬。”

滕琰不禁对这个郭绮另眼相看了,真是个有趣的人。林琼琼恐怕不会做诗,就是会也不可能为自己说话,郭绮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处处尊重自己,以自己这个正妃为先,这大概就是她的策略?

郭贵妃对自己这个侄孙女的表现看来也是满意,眼睛笑得弯弯的,说:“本宫不懂诗,但燕王妃和昭阳公主都夸你了,想来也是不错。”又拦着人将郭绮的诗送到前头。“绮儿也就是写着玩玩罢了,实在入不了前面那些有学识的人的眼。大家还是好好欣赏眼前这些花吧。”

郭贵妃的话自然是没有人不听,写诗的事也终于告一段落。

宴席非常的丰盛奢侈,更离不开菊花,菊花酒、菊花饼、菊花羹等等,五花八门,用尽了心思。不过有了刚才的插曲,再好的菜肴滕琰也食之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