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271)+番外

魏延平说了些书院的趣闻。

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雨还是持续着刚才的威势,没有一点减弱的意思。现在着急也没有用。

燕王笑着说:“我也讲一个将军的故事给皇祖父听吧。”

“有很远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个将军,他从小就有着高尚的品德,正直诚实,长大后他成为一个很有才能的军官。他率领着军队打败了想统治他们国家的人,建立了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国家。”

接着燕王讲了这个将军的几件趣事。

滕琰看了一眼燕王,这是一次闲谈中她讲给燕王华盛顿的故事。燕王很喜欢听她讲一些在他看来是滕琰的奇遇中所见到听到的事情,但他们也约好,关于滕琰的经历还是要保密。

所以燕王讲这个故事时没有说是从哪能里听来的或看来的。

“他顺理成章地成了这个国家的首脑,所有的人都支持他,他用了八年时间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的事。”

“八年后,他不顾人们的挽留,坚决地回了他的家乡,那里有大片的农田。他与他的妻子在那里过着幸福而简单生活。”

“皇祖父,我与王妃在平阳的海边买下了几座荒山,在那里种植果树,播种农田,建设山庄。我现在很盼望能像那位将军一样,能够退隐田园。”

燕王的这一番话并没有事先与滕琰商量,应该是正好赶上了被大雨困住,有这么个说话的机会。

平时皇上与燕王没少在一起,滕琰也常参与,他们沟通的都是些如何治理燕地,处理燕地的一些问题。关于南边的事情都很少提,更不用说京城、皇位之类的。

以前皇上就露出过这个意思,现在燕王做出了回应,他是希望皇上能放心。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政治体系,燕王是不可能效仿美国的开国总统退隐田园的,但他的这番话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他对于皇位已经没有奢望了。

在座的人自然都能听明白燕王话中之意,没有人敢随意插言。

滕琰看了一眼云嫔,云嫔低头不肯看过来。但愿云嫔能明白过来,不用说燕王是不想争皇位,就是想争,也不可能靠云嫔的力量,云嫔还是单纯了。

皇上点点头说:“好,虽然都说燕地苦寒,其实我这段时间看来,昌平、平阳、燕都一带与中原相差并不远,只要继续休养生息,还会更上一层楼。而且燕地北面更广阔的土地也都是你的!”

这就是更明确了燕王的藩王身份,而斩断了燕王登上大宝的任何希望。

燕王的眼中带着笑意,对上了皇上的目光,他真诚地说:“孙儿一定替中原守好北边的大门!”

“你弟弟现在在晋地与燕地之间?”皇上忽然问。

“是,”燕王解释说:“现在刘家借犬戎之势与陈孙两家及燕地相持,那里我派了大军,赵祯年轻,未经过战争,我让他去那里见见世面。”

“待燕地钱粮充足,你可以一举将河北之地收归一起,朕原来没有给你弟弟封号,现在就封他为晋南王,将来让他帮着你一起守住北地。”

这次皇上到燕地,并没有召赵祯来见驾,而燕王和滕琰因为王蓉的事,心里有鬼,也担心王蓉露面会落到有心人的眼里,要知道燕王府的王侧妃的葬礼刚刚办完。所以他们也就势没有通知赵祯皇上巡视燕地,也没把他从晋地叫回来。

等再过上几年,事过境迁,王蓉生了孩子,模样再变些,再回燕地就不要紧了。要知道王蓉成亲没多久就怀了身孕了。

皇上听说赵祯刚娶的妻子有了身孕也是很高兴,而且他并没有因此就对滕琰说什么,让滕琰觉得逃过了一劫,皇上还是很通情达理,并没有说出对自己没孩子的不满。

自己成亲的时间,在外人眼里应该有好几年了,还没孩子,而王蓉则太神速了,真不愧有人说她有宜子之相。

听到皇上这样快就给赵祯封了王,滕琰心里非常高兴,燕王和她也打算让赵祯立些功劳后为他申请封王呢。不过,晋南王本人的能力实在有限,皇上这样说是打算将晋地交给燕王吗?皇上这是对燕王内疚和补偿吗?

“皇祖父,要把犬戎人从晋地那里赶走,并没有多难,只是之后,向西还有更大一片的土地要收复,自汉唐以来,那里都是我们的。等到皇祖父一声令下,我会带燕地的大军与皇祖父派出的将军一同打到大唐时的安西都护府去,将那里的土地献给皇祖父。”

燕王的眼睛闪闪发亮,他虽然放弃了皇位,但对扩大中原的统治,收复疆土仍然是壮志豪情。而且在他的话里肯定了中原对晋地、西北的主权,他只要燕地就够了,那些地方,他要收复献给皇祖父。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百零五章

皇上的眼睛也亮了,是帝王就会有着雄心壮志。燕王的设想,他如何能不心动?但皇上也不是没有担心,“太平盛世,久不用兵,如今缺良将也少良兵,就是你,当初进燕地前不也是先在黄河南练兵。犬戎虽只余络部,但络部本就势强,而西北一地还有众多小国,恢复大唐的安西都护府谈何容易!”

“皇祖父,如今燕地已经全部收复,孙儿当年所练之兵经过战争,极其悍勇,正可用命。如今正可以多备兵甲军资,粮草钱物,并在京畿选良将练兵。一两年后,万事俱备,孙儿亲率燕地大军向西,皇祖父自京城派一旅虎师向北,两处合兵,定可成功!”

“你真像你的父亲,”皇上对燕王的计划不置时可否,却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只可惜……”

下半句话没有说出来,不知皇上可惜什么?

不过一提到睿太子,气氛立刻就由刚刚的热烈变得沉静下来了。滕琰第一次听到皇上直接提到睿太子,只看表情就知道睿太子当年的过世对皇上的打击有多大。

帐篷内冷了场,没有人说话,滕琰想找个话题放松一下帐篷内的压抑,发现落在雨声小了不少,“皇祖父,雨似乎小了点,我把帐篷的帘子打开看看怎么样?”

皇上也愿意不再提睿太子,马上说:“赶紧把帘子打开,看看外面什么情况了。坐在帐篷里小半天,也真闷得很了。”

早有侍卫们打开了帐篷的帘子,原本几乎同夜间相差无多的天色明亮了不少,雨也转小了。一阵寒气直扑了进来,带着雨后的湿气,让里面的人精神一爽。

“雨小了不少,看样子今夜也未必能停,不如我们趁着现在还是白天,冒雨回去。否则晚上,道路不明,会更难走。”陆伯甫看着外面说。

“皇上,陆附马所言极是,”池丞相也说:“我们现在没有粮草,还是得尽快先回銮驾驻跸之处。如果不能及时回去,今夜恐怕得在外露宿了。”

商议之后,大家披上蓑衣,冒雨出了帐篷。只是蓑衣,出门时带了不多的几件,屋子里的人自然都披上防雨,而外面大部分的人就什么都没有了。侍卫们将马牵过来,大家匆匆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