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263)+番外

滕珂对这样的回答非常的不满,她想听到的可不是这个,嫡姐一定会有什么办法的,原来燕王虽然也到侯府来,但看对嫡姐,也是淡淡的,现在可不一样了,每次都像牛皮糖似的,跟在姐姐后面,自己才一直没机会与嫡姐说话。

这样想着,滕珂就真的露出了乞求的意思,“姐姐,你有什么办法告诉我吧,我只是想沂表哥也能对我像燕王对你一样好。”

“我还真是没什么好办法教你,”滕琰说,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也没时间给滕珂仔细讲她和燕王的故事了,再说就是讲了,滕珂能领会多少也是个问题。看着滕珂的急切,滕琰安慰她说:“燕王和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夫妻和睦要靠两个人共同努力,你只看大哥和嫂子,不也是恩爱异常吗?”

“我和燕王是有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中间也有很多波折,但最主要的是彼此坦诚相待,也不知你能不能借鉴。但我想,沂表哥一心求娶你,你又对他情有独钟,你们一定过得很好的。”

“沂表哥求娶我不过是因为我是你的妹妹,其实,其实他喜欢的是你。”滕珂的眼泪一滴滴地滚了下来,将她擦过一层厚粉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条的痕迹,让滕琰就是知道这里有几分是真,还有几分是假,也不禁心生怜意。

是啊,滕珂有这个心结也是正常的,滕琰严肃地说:“沂表哥为什么求娶你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他从来没喜欢过我。”

滕珂张着嘴呆住了,再配上她的一张花猫脸,还真有几分喜感。

滕琰憋住笑说:“好象我以前我对你说过吧,这种事我是不会骗你的,以后你也可以去问沂表哥。现在赶紧妆扮一下,一会儿沂表哥就来了。”

滕珂果然放了心,叫了侍侯的人重新洗了脸,再次上了妆。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

就要入更了,王沂坐在家中的书房里用功。没出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有治国安邦之才。真的做了官,有了责任,才知道自己的学问是远远不够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他把公务之余的时间都用在如何提高自己。

自己不幸地遇上了犬戎之乱,祖父殉国,家族人口凋零,家业尽毁。但自己又幸运地赶上了这个大时代,燕王平定燕地后,很少用原燕国的官员,而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大胆使用年青人。

一时间,燕地风云际会,出现了弱冠之龄的郡守、县令、将军,自己也年轻轻的就成了燕地的学政,在礼部谢侍郎致仕后,更是以在学政时的优秀表现成了礼部侍郎。

想当年,祖父与自己差不多大的时候从科举出身,从六品小官做起,年过六旬才登上丞相之位。自己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是三品大员。从小就以祖父为目标的自己,决不能松懈,也要象祖父一样,在朝堂和家谱中都留下浓重的一笔。

“夫君,用点宵夜吧。”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王沂微微一笑,他的妻子正把一碗燕窝粥放在一边的桌子,回头招呼他。

他眼睛落在妻子微微凸起的小腹上,温和地说:“让下人来送就行了,夫人又何必跑一趟呢?小心身子,别累着。”

“就送一碗粥,哪里就累着了。夫君过来吃吧,一会儿凉了。”

王沂从善如流地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喝了妻子送来的燕窝粥。甜甜热热的粥正对自己的胃口,妻子在一旁笑靥如花,自己应当是幸福而满足的。

可是,王沂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人。

那个人,她如今在做什么呢?

王沂从小就是天之骄子,他几岁时就显露了与众不同的聪慧,让祖父对自己另眼相看。在朝中无论多忙碌,祖父也从不忘记查看自己的功课。

自己也知道要努力上进,十多岁时,在燕都已经颇有才名了。与自己的才名同时为人传颂的,就是自己的相貌。貌似潘安,才如子建,是那时燕都人对自己的风评,那时的他真以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了。

王沂继承了母亲的容颜,俊秀无双,多少人见到自己时都会失神,就是那个人也不例外。

可那时的自己,并没有把她放在眼里,面对着那惊艳的神色,自己甚至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得意。无论是公主还是公府里最尊贵的小姐也同别人是一样的。

等自己知道她的不一样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那一年,自己中了解元,又正是说亲的年龄。姑母所出的安宁公主一直对自己有意,但自己却没有一点尚公主的想法,祖父也是一样。

安宁公主身份是够了,可是她那不通世事的性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担起王家的重任,而自己也不想在驸马的光环下渡过一生,自己想要的是如同祖父一样高居庙堂之上。

王沂刚过十五岁,就知道了男女之间的事情。家里的长辈们为自己挑选了漂亮的丫环,在最初的情迷意乱后,他很快就淡然了。

好色而没有任何建树的父亲早就成了反面的例子,王沂知道自己不会沉溺于女色中,他明白自己将来要娶的妻子最重要的不是容貌,而是能担起王家宗妇责任的女子。

娶妻娶德,娶妾娶貌,妻和妾完全不同。出身高贵、贤慧能干是娶妻的最基本条件,这时,那个人悄悄地进入了自己的视线。妹妹的赞誉更让王沂动心,要知道妹妹轻易不会对哪个人这样的认同。

祖父的想法也是一样,为此,老人家还专门对他说了一番话,开国公家的长女已经确定不进宫了,开国公世子面对众多求亲的人,已经放出了话,要在春闱后为长女选婿。老人家激励自己用功,春闱时一举成名,再喜上加喜,自己也觉得理所当然会这样。

姚达的出现让王沂第一次有了担心,燕地除了自己,还有这样的才俊,让人有瑜亮之叹。不过,听妹妹说,那人根本就把姚达当成亲兄弟。不过,自己还没来得及高兴,妹妹也告诉自己,她同样不愿嫁给自己。而开国公世子,对这个元配所出的女儿,爱若珍宝,不经女儿同意,一定不会允婚的。

那人所说出的原因还非常令人不解,说是因为自己身边的莺莺燕燕太多了,王沂觉得好笑。就是有些女人善妒些,也从没听过谁这样直言不悔的。自己一再表态,会尊重妻子,在那人面前就是一场笑话。而且后来,自己也知道了,就是身份如此显赫的人做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只是她一个人的。

就像后来从妹妹那里知道的,善妒,她也那样的理直气壮,而且还让她的丈夫认为这是情深意重。

王沂不得不承认,大约是自己从小就在一个姬妾成群的人家中长大,又早早地通晓男女之事,对于女人,自己早就看淡了,更不用说有什么太深的情谊,就是与未来的妻子间,他觉得一定会举案齐眉,而不是情意绵绵。

所谓妻者,齐也,他们夫妻俩会一个出入庙堂,一个管理后院,共同努力,让王家兴旺发达。这样的打算在那种奇女子的眼中根本就是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