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230)+番外

“我睡不着。”

“那我给你说说罗马的故事吧,”滕琰温声说:“你不是总是奇怪我总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嘛。”

“其实还有一句俗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这个伟大的城市被称为‘万城之城’,它是由两个孪生兄弟共同建造的。这两个兄弟从小被人丢在荒野,是母狼为他们哺乳,让他们长大。”

……

“他们建成了这座伟大的城市,可是为了用谁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打了起来,最后,哥哥打死了弟弟。”

……

“罗马城里有许多漂亮的建筑:半圆形剧场、大斗兽场、公共浴场、神庙……”

“你说的是真的?”

“是啊,我去过。那里能买到很多有趣的纪念品,还有……”滕琰越来越困,口齿含糊起来。

滕琰在马车的摇晃下睡着了,等她醒来时发现她躺在燕王怀里。滕琰赧然坐起,“我怎么睡着了?还让你这个病人照顾我。”

燕王笑着说:“这两天你累坏了。”

滕琰担心地摸了摸燕王的额头,还好,没有发烧,“现在到哪能里了?”

“已经过了蓟县了,我让大家继续前进,今天晚上我们到昌平。”燕王告诉她。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七十五章

原本大家的打算是先到蓟县看看情况,再决定是今天还是明天到昌平,现在燕王这样坚持,那就只好继续走吧。

滕琰有些奇怪地问:“王爷为什么这样急着走呢?”

燕王有些不好意思,“我想回燕都,我想那里了。”

“其实我也很想,”滕琰也笑了,燕都本来是自己的家,现在燕王也把它当成家了,“不过,我们到了昌平,一定要好好休息几天,等你把身体养好了,我们再走。”

燕王只得点头同意。

快到晚上的时候,燕王又发烧了,但没有前一天那样凶险,喝了药后,滕琰让大家加快些,早点到昌平城里。

半夜时分,一行人进了昌平城,城门为他们的到来打开了,然后又轰然关上。郡守府的大门洞开,车子一直到了正院的门前。

大哥把正院给他们腾了出来。嫂子安排好了一切,在门前等着他们。滕琰来不及寒暄,跟着侍卫们把燕王送进了屋子里,侍候燕王吃了药,又让他睡下了。

这才有时间出来与大哥和嫂子说上两句话,而他们俩人又心疼滕琰太累了,推让她马上去休息。

滕琰让燕王的内侍们轮流看护,自己到外间的炕上睡了一觉。

再醒来,什么东西都是齐备的,嫂子早让人准备妥当了。滕琰好好地洗了个热水澡,浑身上下都轻松起来了。

燕王也一样,穿了内衣在温暖的屋子里活动着,他已经两天多没怎么动了。滕琰只看了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他又多恢复了一分。

吃过饭,滕琰把这两天积下来的公文拿到炕桌上看,燕王也想看,滕琰没答应,只让他躺着休息。她一面看,一面将重要些的挑出来,念给燕王听,自己再按他的决定写出来处理意见。至于一般的小事,她就直接做主了。

到了中午时分,大部分的事都处理好了,滕琰见燕王有些疲惫,就看着他吃了饭,喝了药,让他闭上眼睛睡觉,自己拿了本书在旁边看。

一名内侍进来,在她耳边说:“郡守夫人求见。”

滕琰看了一眼燕王,他已经沉沉地睡去了,示意内侍同自己一道出去,他们轻手轻脚地打开帘子出了屋。

顾冰儿就站在外间,轻声地问:“王爷怎么样了?”

滕琰说:“上午很好,还处理了些公文。现在有些困,已经睡着了。”里间和外间隔了一道帘子,因现在是冬天,帘子很厚重,只要不是特别大声地说话,并不会影响燕王。

这里是顾冰儿的家,她自然也知道,所以滕琰拉着她坐下说话,她也就没推辞。“你哥哥早上来看,说是正看公文呢,让我上午别打扰。下午我就想着过来看看你,一家子骨肉,一年见不上几面,说不上几句话。”

滕琰还是开国公府的大小姐时,与顾冰儿关系就很好,没想到后来顾冰儿能成为自己的嫂子。不过还真像嫂子说的那样,自从他们成了一家人,反倒没多少时间相处。

嫂子好像又胖了些,滕琰再仔细一看,就笑着问:“嫂子是不是又有了?”

“刚过三个月,冬天里穿得多不显,”嫂子脸上有了红晕,“昨天也没说上,就想告诉妹妹一声呢。”

“恭喜嫂子和大哥了。”滕琰也喜笑颜开。

“你怎么还没有呢?”嫂子关心地问:“听说燕王对你非常喜爱。姚表弟昨天对你大哥说,你想给燕王一个舞姬,长得特别漂亮,燕王碰都没碰,就赏给他了。”

“啊,”滕琰一点也不想谈这些,“那是皇上赏燕王的。”

嫂子看滕琰的神情,以为她一直没怀上孕,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马上就转移话题说:“上一年的分红已经算出来了,本想年前送过去,你又去了京城,知道妹妹不急着用银子,就先留了下来,你回燕都时带着还是我找人给你送去?。”

滕琰在去京城前就听嫂子让人带话说,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还略有盈利,现在听嫂子的语气又变了,似乎挣了不少的钱。滕琰就笑着说:“有嫂子在,我就等着收银子了。”

嫂子却仔细地说起了经营的情况,“现在开了两个辅子,一个是专门卖吃食的,叫瑞福祥,主要做是肉干和奶酪卖;一个是做羊毛制品的,叫瑞福升,专门做羊毛毯子,但银子大部份都是这个辅子挣的。”

“当初一共是八万两银子,又有请来的几个大管事加了些股,还送出去些干股,算是九万两银子的本钱。两个辅子各投了一半,今年瑞福祥到年底盘了一下,共……”

滕琰笑着截断了嫂子的话,“嫂子就饶了我吧,上午看了半晌公文,里面就有不少要拔银算帐的,下午我可不想再听多少银子的话了。只要嫂子算好了,把红利分给我就行了。”

嫂子不紧不慢地打趣说:“妹妹现在要操心的是大事呢?不过,也别瞧不起这点小钱----你这五万两银子,今年就能分到一万两。”

滕琰笑了,“怪不得嫂子底气这样的足,我的银子还真是投到了聚宝盆里了。”一年的时间,就能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这也太多了吧。

“还不是妹妹的好主意,这两个辅子生意都火得很,根本就不零售,只管大宗批发。”

滕琰又想起来一件事,“该不会嫂子多分我银子了吧,那我可不要。”

“没有,我倒是有心多分你些,只是在商言商,虽说是一家人,也得把帐算得清清楚楚。只是今年王府订了那样一单大生意,不但银子挣了,还挣出了名声,如今南边来的客商点着名的要瑞福升的货,辅子里现在就等着好几家大商户,抢着要交订银。说是皇家的人都在用,很快就会成御贡的东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