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88)+番外

作者:金波滟滟 阅读记录

一旁的燕王却马上让订下大笔的毯子,加入到他的礼品中,他并不是为了照顾滕琰的生意,而是觉得这个东西很新鲜。皇家什么没有?他的皇祖父什么没见过?这样新鲜的东西最合适。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四十三章

燕王派人将这种毯子全部买了下来,就是先前订了货的也得等燕王这里拿够了再说,在君权的社会,他这样做一点压力都没有。听下人来传话说,嫂子那边现在人轮流休息,织机昼夜不停地赶工,实在是生产能力太差,而需求量又太大。

不过,本来以为两三年才能收回成本的投资,今年就能见到利润,而且利润还不少。

按上次订下来的数目,应该还有些羊毛毯可以做为备用的礼品,现在却又没了。燕王见滕琰问马上说:“我让人把这批新送来的也分到各份礼品中了,这批比原来的还要好一些,听说新来的毯子的图案有王妃亲自画的?”

“其实原来的也有,只是我看了羊毛的染色,又想了几个图案,便画了下来,让他们选用。”

“你能不能让他们再多织出些毯子来,我们多带些去京城。”燕王对这种羊毛毯还真是蛮喜欢。

滕琰笑了,“才听我嫂子派人来说,她自己都没用上这毯子,亲友们要也只能说没有,得罪了不少的人。现在正日夜赶工,给王爷织呢,如何还能再多?还是先选些别的才是正经。要是王爷把我派过去,也许能想出什么法子快一点。” 组织生产,提高效率,这还真是滕琰的本行,她确实有把握,而且要是有时间,她还可以再改良一下羊毛毯。

“王妃是才女,自然做什么都行,不声不响的,就弄出这样好的毯子来,不过我可不同意你把太多心思放这上面。”燕王笑着说,他自然不同意为了多织出点毯子,就将滕琰派过去。

“才女呢是够不上,但我原来就想过,如果王爷不再用我了,我便打算经商。年初时恰好与家里人商议了,一起投资做点生意,赚些钱。”滕琰最初投资时是向燕王报备了的,燕王并没有太在意,现在看生意做得不小,怕滕琰分心,又来阻止。滕琰自然要解释一下。

“王妃的钱不够用吗?一定是孤儿院那边用钱太多。”燕王关切地问。他现在也不是一谈钱就觉得头痛了,经济在什么时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已经接受了滕琰的这一思想。

滕琰今年秋赋后就从燕王那里得了三万多两银子,燕王答应给她燕地赋税的一分,当然是毫无疑问地给了。而且,年底,会收商户的税,那时,还会有一笔钱进滕琰的荷包。平时滕琰的吃穿用度又皆出于王府,如果说她的钱不多,实在是没有人的钱多了。

但滕琰的钱还真的不太够用,最大的花销就是孤儿院。去年盖房子就花了上万两,今年把剩余的工程做完,花的更多,还不用说还有这么多人的费用。在这里,养活一个人花的钱并不多,但是要学习,成本可就不一样了,要不,怎么会读书识字的人那么少呢?

而且现在孤儿院的名声在外,往这里送孩子的不在少数,有好心人拣了孩子送了来,也有想抛弃孩子的,就直接扔到这里,孤儿院的人数不减反升。

滕琰在花出第一大笔钱时就有了准备,所以经商的事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她不是圣母,无私地奉献,她是一个白领,前生今世都一样,靠自己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她可以捐钱帮助别人,但不想捐到一无所有。

所以在孤儿院令她有些骑虎难下时,她想到用经商赚钱补贴。而且她不可能一直当王妃,有燕地赋税的百分之一的收入。在那之前,她必须把孤儿院安排妥当。既然谈到这里,滕琰也想看看燕王的意见。

“这两年,孤儿院新建房子,自然用钱多一些,以后只是正常花费。不过,如果我没了王爷给我的这份收入,恐怕要养不起孤儿院了。所以,我就在嫂子的商铺里加了份子,也算是给自己多一条出路。王爷什么时候不用我了,我也有收入,有事情做!”

燕王摇了摇头说:“你知道我怕你走了,还这样说,我倒巴不得你一辈子都跟着我呢。你放心,只要跟着我,保证你有足够的钱用,要不,我再给你加一分,用来养孤儿院?”

滕琰摇头,她不能从燕地的收入中拿钱去办孤儿院,对燕地的其它孩子,那样是不公平的。孤儿院是自己建的,自己也会为孤儿院准备一条长久的财源。她的田庄和新加入的生意,将来会保证孤儿院能够正常运转。

“最初我只是可怜那些没人管的女孩,只想把她们好好养大,没想到能把孤儿院办成这样。不过孤儿院现在办成了这样的规模,我也不舍得停止了。眼下,我还有这个能力,就继续办下去。至于将来怎么办,我也会慢慢想出办法来,妥善安排好。”

燕王颔首道:“王妃的这个孤儿院,可以做为范例,让各地的仁善庄都照此安排孤儿。”

滕琰点头称是,当初成立仁善庄时,燕地荜路蓝缕,实在是没有能力做好慈善事业。她只好把老人、残疾人、孤儿、无家可归的人都归在一起,划给他们一片田地,让他们能有饭吃。

现在两年多过去了,燕地的情况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百废具兴,仁善庄也该重新规划了。

就这样,燕王和滕琰就此跑了题,把仁善庄的事议了一下。重新统一规划,并细分了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等几个群体,做了相应的安排。

当初设立仁善庄时,昌平、平阳、燕都都是各县都有,而九原以及再北的地方就没有这样全面了。现在也不能冒然求全,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办理。每县的仁善庄以后只收留老人和残疾人等无生活能力的人,而孤儿院则只由各郡设立。毕竟现在人口基数不大,又不同于几年前战乱时节,孤儿并不太多。

但建成的孤儿院,无论是女童还是男童,都要为他们安排学习的条件,由燕地统一做出一个学习标准。至于学习内容,并不是要把大家都培养成学者,而是认字,学简单的算学、记帐,同时还要学一些生活的技能,女孩要学针线管家,男孩要学种田做生意,这样培养出的人将会非常容易在社会立足。

燕王听着滕琰新奇的观点,眼睛也亮亮的,不用说,他能看出来,这种培养孤儿的方法,也适合普通的百姓家,如果能开展起来,燕地几十年后,人口的素质会普遍地提高,有了这些素质高的人,燕地会是个什么样的兴盛情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杜工部的《忆昔》,”滕琰听燕王吟出这段诗来就知道他多想把燕地变成昔日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安慰他说:“从唐初贞观之治,再到开元盛世,中间有几十年的光阴,燕地想建好不是朝夕间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