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57)+番外

只这一眼,滕琰就不忍再看下去,下一位就是她的堂姐滕琳,滕琳并不是原来常见的一脸端庄,而是带了些隐约的不满,她看向滕琰的眼神也好象在质疑,让滕琰一下子想起了在昌平时她与滕琳相见时说的决不会嫁给燕王的话来,谁能想到命运的安排会让她和滕琳又在燕王府里相遇呢?滕琰安抚地对着滕琳笑了笑,滕琳早晚会知道,她来做燕王的正妃对滕琳来说是最有利的,对其他侧妃也是一样的。

邓钰早就用她水灵灵地大眼睛盯着滕琰了,看滕琰把目光转向她,脸上的雀跃一览无疑,滕琰笑着想,邓钰看来进步了不少,至少她克制住自己扑上来抱住自己。看邓钰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她身后的女官,滕琰知道她是怕女官管教她,这一点还象个孩子。

最后是王蓉,她与三年前见面时没有什么变化,气质沉静,面带微笑,举手投足无不优雅动人,她看向滕琰的眼神依旧真诚,滕琰也回之以有空再聊的暗示。

滕琰指着下面的椅子让大家坐下,对每个人,她都有要说的话,但对着四个人,滕琰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陈词滥调。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二十章

滕琰的话说完了,看了看燕王,是不是他也应该讲几句啊。燕王并没有多看一眼下面的几位侧妃,只对滕琰说了一句,“我去书房处理点事,你这边完事后去找我。”起身走向了外面。

这时,林公公带着几个内侍和女官进来给滕琰行礼。这些应该就是王府的管事了。

王府内院共分了十几个管事,分别由女官和内侍们管理,原来一直由林公公总负责,林公公因为还管燕王身边的事宜,而内院这边一直出状况,他早就有些忙不过来了。燕王本也打算重新安排,恰好又逢滕琰要嫁进来,所以就让林公公又多管了一阵,再把内院的事交给滕琰,于是林公公今天就迫不及待地来交差来了。

滕琰问了问情况,原来王府的总人数并不多,燕王身边有一百多人,每个侧妃有几十个人,她这里按制应该有一百人左右,还有各处的杂役们,加起来刚过五百人,还不如过去国公府的下人多呢。但局面却有些乱,问题出在内外混杂上。

跟着燕王的那一百多人本来是一套完整的后勤系统,但内院有了妃子后,很多事并没有仔细梳理,而是与外院混在一起,最严重的时候造成不能及时开饭,当然不能及时开饭的肯定是内院的人。

林公公的心自然全在燕王那处,其他的人也只会重视燕王,妃子们自然就吃点亏。高门大户,哪能一家都有捧高踩低的,在王府里也不例外。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来,燕王对他的几位侧妃并不上心,这才造成了这种局面。

这不难办,把内外院完全分开就是,不管是正妃还是侧妃,就是下人们也都有定制,每人有不同的份例,多少肉、多少菜、多少米、多少衣料、多少银钱,只要重新设厨房、针线上的、浣洗的、采购的等等,把这些事管起来,万事就顺了。

滕琰对林公公说了,并让他把燕王的人重新分出去,再给内院推荐几个管事,在后院准备几间屋子议事,事情也就有了眉目了。

只是当家的女主人,滕琰并不想做,她主要的任务是帮着燕王忙燕地的政务,也无暇分心王府的杂事,不过,几位侧妃都出身大家,管这点事并不算什么,就是实力最差的邓钰,应该也能做得来。

滕琰就把眼光放在了坐在下面的四个人身上了,肯定得按位份安排,滕琰就先对安宁公主说:“朱侧妃,内院的事就由你管起来吧,这也是为王爷和我分忧。”

安宁公主恭敬地站了起来,向着滕琰摆了摆手,她身后的一位侍女上前说:“王妃,公主管不来这些。”

滕琰一直没有听到安宁公主说话,她想可能是由于鼻子的原因吧,这样的安宁公主早就心如死灰了,肯定是真的不想管,她也不勉强,点了点头向下一个滕琳看去,“滕侧妃,那就交给你吧。”

滕琳并不推辞,站起来应了声是,给滕琰行了一礼,让侍女上前接过林公公手中的钥匙和帐本,站在一旁。滕琰又对邓钰和王蓉说:“你们俩位侧妃没事时也去帮帮忙。”

滕琰转身对几个内院的管事说:“你们以后听滕侧妃的吩咐,好好做事,下人如果有不听话的,或者偷懒耍滑的,滕侧妃不用告诉我,直接撵出去!”就让她们都下去接帐、对帐了。

大家走之前,滕琰又想起了一件事,说:“以后,不要每天都来行礼了,只在初一、十五过来就行。”四个侧妃齐齐地行礼应了一声。

滕琰回去换了家常衣服,准备去书房去见燕王,刚出门,就见邓钰站在门口等着她,滕琰笑着问:“你怎么不去看帐呢?”

看到滕琰亲切的态度,邓钰立刻恢复了活力,她拉着滕琰说:“琰姐姐,见到你我好高兴,平时我都要闷死了,姑姑不让我做这,不让我做那,我才不想去看帐本呢,我想跟着你。”

姑姑是对有一定地位的女官的称呼,别人都带着侍女,只有她带着女官,这丫头也不知道闯了多少祸。滕琰问:“那姑姑怎么让你自己回来了?”

邓钰笑逐颜开地说:“过花园的时候,我说要去洗个手,就跑了回来。”

要说邓钰的性子,是最不适合在王府中生存的,当初滕琰也给她的父亲写了信,暗示了这点,却不知为什么邓钰到底进了王府。滕琰忍不住问了:“当初选妃是你们家让你报名的吗?”

邓钰收起欢快地笑容说:“昌平解围的时候,我在城墙上看到了王爷,把犬戎人打得丢盔弃甲,真是大英雄。我就一心想嫁给王爷,就求着父亲和母亲,进了王府。”她看着滕琰,眼泪就快掉了下来,“王爷一点也不喜欢我,他只同我说过几句话,就再也不理我了。”

“邓侧妃,邓侧妃,”一名女官快步走了过来,看见滕琰赶紧低头行礼,对邓钰说:“邓侧妃,滕侧妃和王侧妃等您过去看帐呢。”

滕琰感到邓钰拉着自己的手握得更紧了,安慰地拍了拍她对女官说:“邓侧妃年纪小,你不要管得太严了。”

女官答应着是,站到了邓钰的身后,滕琰又问:“是谁安排你跟着邓侧妃的?”

“林公公。”女官回答,要是林公公安排的,就有可能出于燕王的授意,但也不是坏事,邓钰虽然少了自由,但总不会再闯祸。

滕琰看着邓钰可怜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就让她这样走了,就拉着她的手说:“我要去书房见王爷,你陪我走到那里去吧,然后再回去,帐本要是不喜欢看就不看了,让滕侧妃和王侧妃管吧。”

邓钰又欢快起来,一路上与滕琰说起这两年多没见面的时间里她做了些什么,又问滕琰的病是不是全好了,“听父亲说你病了,我就要去道观里看你,可父亲不让,他说道观不让人随便出入。后来我自己偷偷骑马去了,翻墙进了那个道观,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姐姐,最后让他们发现了我,把我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