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33)+番外

燕王岂能容他,原来是腾不出手来,现在草原的情况稳定了,派往东山郡的人兵马就抽调出来了。东山郡北面是北宁,西面是九原,两处都有燕王的兵马驻防,东北的夷族也与燕王形成了同盟,东面是茫茫大海,南面与平阳隔海相对,早晚是燕王的囊中之物。

本来去东山郡的将领没有邓锋,燕王想放邓锋去吴地,顺便成亲,可邓锋一定要参加攻打东山郡,最后燕王也就听之任之了。

但这次并不是让邓锋做主帅,而是邓锋的父亲邓老侯爷。邓锋为副将。

当时滕琰对燕王这样安排还有些奇怪,他明明特别看重邓锋,怎么现在又要把原来弃之不用的邓老侯爷启用了呢?

这次到了东山郡,滕琰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燕王心情很好,肯给滕琰解释,“犬戎人,勇悍之至,非年青有锐气的将军不可,邓锋最适合不过。但攻城掠地,邓锋的经验又有些不足,公孙家又在此地经营几代,与犬戎人守燕都时的局面不同,恐怕得一两年才能攻下,邓老侯爷能稳住,不急不燥,要比邓锋合适得多。”

顺便还给滕琰讲一下,草原上三个边城的将领安排原因,东边的才凌,也是新封的侯,打仗异常勇猛,但人却少了点计谋,草原的东边就是山区,那里民风剽悍,他正好能压得住。将来必要时还能助攻打东山郡一臂之力。

新城的石风,为人最有大局观,综合能力最强,放在最重要的中心,既能守好新城,还能与东西两城互为倚靠。

至于最西边的由滕琰的二堂伯负责,是因为他守过多年的边关,还在山中困守一年多,熟悉草原的环境气候,为人又谨慎,想来不会误事。

“还有一点就是,”燕王笑笑说:“三个人中,只有滕将军没有封侯,当初攻打犬戎时,他手下的人还是有些弱,立功少。我现在也是给他个机会,将来晋地的战争一打起来,他那里首当其冲,立功容易。”

滕琰明白这也是对她的照顾,她不能封侯,她的父亲和兄长也不在军中,只有提拔二堂伯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滕家的人。

“多谢燕王提携了。”

“你二堂伯也算得上是将才,况且是真的忠心耿耿,不愧在你祖父身边多年。将来战功真的够封侯,我也算是对你有个交待。”

滕琰也感慨,燕王是有功必赏的领导,自己得了不少的金银,已经很满意了,但就因为她不能封侯封官,燕王总还觉得亏待了自己,这样的上司她应该满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零二章

在回程中,燕王和滕琰听了新任东山郡郡守的情况汇报,现在东山郡的大部分土地都收复了,就连东山郡的首府也拿了下来,郡内最重要的事就是秋收,因为燕王免了东山郡今年的所有斌税,所以安抚百姓困难不算太大。

然后又与邓家父子在东山郡西部紧靠九原的一座小县城内见面。

见到了邓氏父子,大家也没时间寒暄,直接谈起东山郡最东部,仍在公孙家手中的那座城----崖城。

崖城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想从山后绕过去,也不太容易,山后就是大海,悬崖峭壁,根本无法攀爬。这座城是公孙家几代经营而成的,据说里面藏了够十年的粮食。

燕王和两位邓侯爷仔细地研究着地图,燕王开始指示,“现在硬攻,就是攻下来了,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小,不如就先围着,困上一年两年,等待合适的时机我们再把它拿下来。”

滕琰没有凑过去,她不擅长此道,转到屋子的外间,随手拿了一本书翻看。

“滕公子,”邓老侯爷进了屋子,笑着与滕琰打招呼:“别来无恙?”

最知道滕琰底细的就是这位原来的邓郡尉了。滕琰赶紧站了起来,也笑着问世叔好。

“听锋儿说,你的未婚夫有消息了?”邓老侯爷低声问。

滕琰看了看,因为谈话很重要,侍卫们都在屋外几十步的地方护卫,房子里只有他们四个人,燕王和邓锋在里面的屋子说着什么。

想到邓老侯爷一定是先观察确定没事才对她开口,滕琰也就放下心来回答:“接到了一封信,说是今年年底前回来。”

“那就好,犬戎占了燕都时,死了多少人,哪容易逃出来,没想到还能回来,也算是命大。”

“是啊,我也觉得很幸运了。”滕琰虽然一直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陆伯甫一定没事,但其实她也一直担心,直到收到了信。经历的战乱,两人还能团圆,真的很幸运。

“就是锋儿,没有缘份。”邓老侯爷一脸的无奈。

滕琰知道邓老侯爷原来就想让邓锋娶自己,不过,现在,她女扮男装,跟着燕王到草原征战,知道的人恐怕都会嫌弃吧,忍不住问了一句:“世叔,你不觉得我不守妇道吗?”

“我的祖母和母亲都上过战场,就是我的夫人,也曾经为我擂过战鼓。武将家的夫人,可不能那样柔弱。”邓老侯爷干脆地说。

回想起来,在昌平时,那时候的邓郡尉就很欣赏滕琰,再想到安静公主娇柔的样子,邓老侯爷不愿意邓锋娶她恐怕也不全是因为安静公主的身份吧。

但滕琰是促成邓锋和安静公主的重要人物,自然要为他们说话,“姻缘天成,他们俩彼此满意,老侯爷也不必介怀。再说,你不希望邓锋也象您和夫人一样琴瑟合谐?”

“唉,”邓老侯爷叹了口气,并没有被滕琰说服,但转过话题说:“燕王知道你的身份了?”

“是。”滕琰点着头说,这并不奇怪,燕王现在对她也不错,但早就没有以前那种亲密无间的样子了,落在知情人的眼里,分外的明显。

她又解释说:“这次回去,我就要嫁人了,然后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了。”

“真可惜你是个女孩,要是个男儿,早就封侯拜相了。可惜,可惜!”

滕琰随声附和着,但并不真心可惜,她对自己的女子身份很是认可,毕竟两世为人,她都是女人,做女人虽然不容易,但也很好呀!

正说着,燕王和邓锋从里面走了出来,谈完了正事,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饭,就分开了。

沿途的县城燕王是没有时间再看了,一行人直接回了燕都,几天后下午,滕琰进了燕都的家。

这所宅子还是滕琰在燕都时买的,院子不小,里面有几十间房舍,还带一个小花园,犬戎人占领燕都时,这所宅子破坏不是太大,后来滕琰让人收拾了一下,外表看起来也过得去,家里人口简单,住着也绰绰有余。

当然与过去的国公府是没法比了,其实燕王曾经要把开国公府赐给滕琰,让滕琰拒绝了,父亲和大哥去边关拜祭祖父时,燕王还曾重提一次,但父亲和大哥早在滕琰的提醒下明白其中的道理,恭恭敬敬地推辞了。

滕家重新的定位就是一般的士绅之家,最高的官员也就是滕珙现在做的郡守了,如果还住在国公府里,是非常不适合的,而且还有可能招来祸患,这一点父亲和滕珙还都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