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19)+番外

“如此一来,两位邓氏将军都在燕地军中,有些不太适合了。燕王可将邓将军调到吴地军中。两、三年后,燕王出兵晋地时,只用燕地的兵马并不够名正言顺,于情于理,都应由皇上下旨派兵,那时,让邓锋领旨,率军从南入晋地,燕王率军从东入晋地,晋地唾手可得。”

“邓将军的家小,在邓将军调到吴地时,就随邓将军一起进吴地。进兵晋地时,就留在吴地,这样,岂不是公私兼顾?这样,邓将军只错过两场战争,东平公孙庆和平阳海盗,也可能只是一仗,因为这两处可能一起开仗。”

在燕地,前朝的公主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但到了吴地,影响力就基本没了。邓锋去晋地时,安静公主留在吴地,也符合大将出征时,家眷留京的惯例,如此一来,几方面都照顾到了。

邓锋的眼睛亮得吓人,他激动地拍了滕琰的肩头一下,打得滕琰苦了脸,她看邓锋一动,就开始躲,但怎么也快不过练武的人,还是挨了一下。邓锋不理她的叫苦,急忙对燕王说:“我可以等打完公孙庆再成亲,我最恨这个竖子了!”

燕王的眼睛也闪闪发亮,燕地局势一稳定,他的目光就落到了晋地,但他并没有具体的规化。滕公子的一番话,不但坚定了他的信心,还帮他想到了一些具体的细节,他也被未来的蓝图所吸引。

豪情壮志是男人们最好的迷幻药,滕琰看着两个激动的人,自己也被感染了,一瞬间,她竟然想,如果自己也是男子,是不是就能拉着他们一起去策马狂奔,或舞剑助兴,再或喝酒庆祝。

同一场景的人心意最容易相通,滕琰刚想到这里,燕王已经高声喊:“拿酒来!”

在军中,燕王要酒还真是第一次,所以侍卫们过了一会才把酒送进屋子里,而且还没带个酒杯什么的。

军中的酒是装在酒囊里的,平常士兵喝的时候直接就用嘴对着喝,用不着酒杯什么的。当然酒不是随便喝的,燕王在这方面管得尤其严格。

好在,侍卫送来了三个酒囊,邓锋直接开了塞子,拿起来灌了一口,发出了一声满意的叹息,燕王和滕琰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打消了拿茶杯倒酒的打算,也学了邓锋,每人喝了一口酒。

“既然我们象兄弟一样,在一起直抒胸怀,不如就结为异姓兄弟。”燕王的话一出口,这次吃惊的是邓锋和滕琰。

“王爷身分贵重,有些不太合适。”邓锋的话并不坚决,在军中结异姓兄弟的事很常见,生死一线的日子,人们更注重义气。

但结义兄弟的选择是非常严肃的事,一经结义,相处同亲兄弟都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比亲兄弟还要情投意合。

在邓锋看来,滕公子本来就是世交,与结义兄弟相比也差不多少了,燕王自然够得上好兄弟,但人家是皇孙,怎么也得谦虚一下。

“我们间不必讲那些虚的。”燕王的态度很坚决。

邓锋也不再推辞,站起来说:“我去准备香烛和贴子。”

滕琰见再不出声就晚了,急忙制止,说:“等等,你们听我一言。”一面在心里急着找借口,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同他们俩个结拜,除非他们知道自己是个女子。

“我是道士,不能与人结义的。”

邓锋笑着说:“世弟,最近看你没穿道袍,我已经忘了你当道士的事了,不过我们结义不涉及你们山门,你们道观没理由反对的。要我说,你干脆就还俗算了,我们在一起,外结君臣之义,内结兄弟之情,纵横驰骋,建功立业,夫复何求?”

“不行,”滕琰低声说:“我不能。”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二章

燕王犀利的目光盯着滕琰说:“你让我和邓将军象兄弟一样,开诚布公地说话,现在该你说了。”

滕琰有些心虚,她给自己挖的了个陷井。但人只要是说了谎,底气就会不足,现在只能强撑下去了。她低声说:“今年内,我就得重回道观。”

“什么?”

“什么?”

燕王和邓锋一同大声问。

“我同郑先生早有约定,我最多只能为燕王效命到今年年底前。”

邓锋就快喊了起来:“那么,我们攻打晋地时,你不同我们在一起?”

尽管艰难,滕琰还是点了点头。

“说原因。”燕王理智地说。

滕琰看着两个人,咬咬牙,心里无比内疚地说:“我以前就说过,我有些隐秘,无法宣之于众。”

“不宣之于众,那告诉我们好了,放心,不会给你说出去的。”邓锋立刻就接上了话,燕王看着滕琰,目光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不能说。”滕琰话一说出来,就对上了两张受伤的面孔。

燕王的话冷静而刺人肺腑,“滕公子,你表面上非常随和,可一直有事情瞒着我。以前我不想多问,可今天,我觉得,你应该给我个交待。”

邓锋也劝她:“真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也不怕,我们会帮你的。”

现在肯定不是说实话的好时机,滕琰抬起眼睛对上燕王和邓锋的眼光,她诚肯地说:“相信我,我的隐秘与大家无关,纯粹是个人隐私。如果你们一定要知道,那么,等到我们打败犬戎后,我再告诉你们。”

她松了口气说:“如果,那时候,你们二人还同意与我结义,我一定从命。就是将来,去晋地的事,也可以商量。”

燕王和邓锋也都松了口气。

燕王再次拿起酒囊喝了一口说:“等我们打败犬戎,我为你请封,你就留下来帮我治理燕地,不要再提什么修道的事了。”

邓锋也高兴地说:“放心吧,什么事情我们都会为你解决的,你就不要再回道观了。”

也许真的能如此,滕琰想,要是他们真的不在乎,她可以参加结义,风尘三侠里还有个女人呢。她还可以继续管理燕地的政务,陆伯甫本来就是通情达理的人,应该也不会反对她吧。

不管怎样,眼下不用想太多了,一切都等打败犬戎人再说吧,滕琰也拿起酒囊来喝上一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打败犬戎前,你们也不要再问我了,还有,如果要为我请封,也得等我说出来我的隐秘后,再决定,好不好?”

燕王和邓锋都痛快地答应了,但滕琰看得出,他们一定是认为到时候问题一定会很好解决。

事情虽然没算完,但也都有了解决方案,但大家都很兴奋,无论是对三年后征服晋地的憧憬,还是刚过去的争执,都让人没法立刻入睡,但酒也不能再喝了,就是喜欢喝酒的邓锋,在军中饮酒也是非常节制的。

邓锋非常快活,他讲起了军中的一些趣事,滕琰也说了些笑话,燕王一贯地少语,但也听得津津有味,过了子时,邓锋和滕琰才各自回了帐篷。

休整后,燕王与邓锋再次分兵,各率四万精骑兵,分别向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前近,约定在一个月后合击犬戎狼主的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