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03)+番外

五堂叔出了门,滕琰指着身边的位置让滕琳坐下说话,“说起来,一直没感谢你送我家的那一坛盐渍葵菜叶。”

滕琳低头扭捏地说:“应该是我感谢妹妹的,在开国公府和回家的路上都没少照顾我,可我,只送那么一点东西。”

滕琰与滕琳认识时间也算不短了,知道她总是表现出端庄娴雅的样子,行动规规距距,骨子里并不坏,自己不喜欢她实在是性格不和,观点不一。眼下滕琳虽然没说出,自己也知道,滕琳在家里没什么话语权,在那种情况下能送出那一坛菜就是极限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琳姐姐的请谊我是不会忘的。所以,我才想和你多说几句。”

“我与燕王基本上天天见面,也有一些了解,在我看来,这人不是丈夫的好人选。他似乎对他的一个表妹一往情深,很讨厌别的女人,性格也不太好,估计不会什么温柔体贴,你如果真的进了王府,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滕琰努力组织合适的词讲给滕琳听。

又说:“我觉得嫁到普通人家,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比嫁到皇家好多了,皇家乱七八糟的事多,哪个皇子王孙不都是后院一大群的人……”

一眼看见滕琳不以为然的神色,说起来滕琳比起在开国公府时进步了些,听了滕琰这些叛经背道的话并没有直接打断她,但显然是根本不赞成的。

滕琰的话就说不下去了,滕琳的头脑不是太聪明,比起同为这个时代的淑女王蓉差得远了,她的眼光只有那么长,只想到嫁入天家,荣华富贵,俯视众生,想要说服她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滕琰只好放弃了。

开了门把五堂叔喊了进来,滕琰认真地对他们说:“燕王还没有答应成亲,我看也有可能就不会答应了。但如果真的要选妃,我一定会尽力替琳姐姐争取。”

最后,滕琰正色告诫他们:“我是女子的事,燕王并不知道,你们千万保密,还有我已经定亲了,不可能嫁到王府的,这一点我再提醒一下大家。”

五堂叔和滕琳自然满口答应,三个人从见了面到现在才叙了叙旧,说了些闲话。

没多久,滕琰就回燕王府了,虽然是亲戚,但也真没有什么好说的。

滕琰并没有主动去提让滕琳入宫的事,她在等合适的机会,直到,燕王终于提起了这件事。

这天,滕琰与燕王还有几个官员在一起忙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大家告辞时,燕王单独留下滕琰。滕琰注意到燕王心绪不佳,无心再谈工作,就让人找来了邓锋,开了晚饭。

自从郑先生搬到城外休养,常常是燕王和滕琰两人在一起吃晚饭。早饭一般是各吃个的,然后大家凑在一起议事,午饭则是同大家在一起吃,再接着议事,之后燕王越来越经常留滕琰一起吃个晚饭,饭后最多的是加班,这差不多都快成了习惯。

燕地规划大的方向由原来燕王、郑军师和滕琰三人商议,变成了现在两个人,但好在他们俩也熟悉得差不多了,加上滕琰骨子里并不那么在意他们间阶级地位的差异,燕王也给了她一定的尊重,所以倒是有一个民主温和的气氛。当然也不可能一直说正事,偶尔也有下下棋、谈谈话,遛遛马什么的,但这样的时候多数都还有邓锋参加。

邓锋是滕琰经过努力拉入到了他们这个圈子里的。

怎么说呢,滕琰其实不介意与燕王单独相处,但考虑到这里的实情,她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为燕王增添几个朋友。

成功的比率很小,只有邓锋一个。

燕王的身份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他的性格,滕琰想要是有心理医生在这里的话,一定会给燕王下个诊断,叫什么症之类的,他的孤辟、偏执、冷酷等等,实在是没有别人能受得了他的气场。

好在邓锋,有过在皇宫的经历,豪爽的表面下事事洞明,但不失赤子之心,让燕王对他放下了心防。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章

还是老规矩,邓锋喝白酒,滕琰喝葡萄酒,燕王喝茶,很快,燕王放下筷子,要与滕琰下棋。

要说棋艺,邓锋和滕琰都不是燕王的对手,不过邓锋还比滕琰好上一些,毕竟这两位都是从小家里就培养过,滕琰不过是半路出家才学的,基础就不行,所以一般是燕王和邓锋下,滕琰在一旁看。

今天不知邓锋怎么了,从坐在这里开始,酒就不停地喝进去,这一会已经喝了一坛了,又开了一坛子,一碗一碗地喝着。平时,他并不是这样,燕王自己不喝酒,但从第一次他们三人碰到一起时,邓锋和滕琰就在喝酒,所以他每次都让人给邓锋和滕琰上酒,邓锋也很知道分寸,每每浅尝辄止,今天却例外。

所以棋只好由滕琰和燕王下,没有疑问,滕琰在不长的时间输了两局。在棋局上,滕琰感到了燕王的怒气,每天被人缠着逼婚,更惨的是还有人根本就不问他的意见,直接就谈如何选妃,而整个燕地都在为选妃疯狂,而当事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不生气才怪。

想到燕王不论谁谈选妃都是面带微笑,一言不发的样子,滕琰还真的同情他。

可是他自己不说,别人怎么主动说:“你还是不要选妃了。”要知道这可是燕王的祖父,皇上的旨意。

但这样绷着,哪一天绷断了不是更糟?

滕琰琢磨着不行她就先开口吧。

一旁的邓锋突然发出不小的动静,他把喝空的酒坛子扔到了地上,碎成了无数片,然后很突兀地说了一句话:“不想娶就不娶,难道还能打死我不成?”

说完,趴在案几上睡着了。

邓锋一点也不傻,他这是借着酒劲说着自己的意见呢。

他在这次封赏中得到四品将军的封号,燕王选妃的事,实在轮不到他来多话,所以他就这样表明了他的看法。

很简单直接的方法,也是实用的方法,燕王真下决心不娶,就象在吴国时,谁又能把他怎么样呢?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拐了不知多少个弯的谋略,遇到了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可能都得认输,所以人们常说“大道至简”。

滕琰“扑哧”一声笑了,燕王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他在滕琰和邓锋面前早就不摆出那种看似温和,实则恐怖的微笑了。

有了邓锋开的这个头,滕琰也就顺势开了口:“燕王与燕地世家联姻,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能更快收服燕地的民心,稳定吴国的统治,巩固王爷的地位,这是一条捷径,如果愿意是再好不过了。”

滕琰接着说:“不过条条大路通罗,呃,条条大路都是通的,也不是只有这一条路,最不济还有羊肠小道。燕王想走哪一条,只要定下来,我自当效力。”

“如果是公子,是会选捷径还是羊肠小道?”

滕琰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管是捷径还是羊肠小道,我只会选择符合我本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