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千变(446)+番外

待到二房婶子走了,祝氏才细思这件事,她问身边的丫鬟:“刚刚婶子说的是什么侯世子?”

“长平侯世子,晕过去的是,长平侯世子的内侄。”丫鬟说道。

祝氏心想,张家什么时候有这么富贵的亲戚了?

不过,她只是个新媳妇,刚把自己这个房头的亲戚认全了,更不用说整个张家呢。

祝氏留了心眼,在去庄子之前,让自己的陪嫁婆子去打听打听,这位长平侯世子是张家的亲戚,还是别的关系。

当天晚上,陪嫁婆子回来,告诉祝氏:“打听清楚了,只不过,人家和张家说是亲戚也是亲戚,说不是,就也不是。”

“怎么回事?”祝氏不解。

“长房有位已经过世二十多年快三十年的老姑太太,嫁的是保定的西城明家,明家那时是有官身的,只有兄弟二人,却是两位进士。”

祝氏一怔,两位进士的人家?怎么她嫁进来后没听丈夫说过呢。

“后来明家遇上官司,兄弟二人一个枉死,一个辞官,加之老姑太太已经不在了,张家便和明家闹掰了,只有逢年过节,明家的三位爷送些节礼过来。

对了,老姑太太的三个儿子,全都是举人,一家出了两个进士三个举人,您说说,这是什么人家?

后来,明老太爷在外地续弦了,生了个女儿,明老太爷去世后,这位姑娘就回了保定,因着这事没有事先告诉张家,张家的几位老爷可没给明家好脸色,明家送了一整车的厚礼,才堵住张家的嘴。”

陪嫁婆子说到这里,祝氏心中一动,问道:“莫非嫁给长平侯世子的,就是这位明家的小姑太太?”

之前二房婶子说了,长平侯世子的内侄,内侄,那肯定就是世子夫人的侄子了。

“可不就是!那位小姑太太,在做世子夫人之前就是有品级的,人家出嫁当天,就是从三品的淑人,后来又成了正三品淑人,再后来,又封了超品的世子夫人,听说那长平侯府是一等爵,整个大晋也没有几个一等爵,不仅如此,她那位公公,去年尚了大长公主,如今是皇帝老爷的亲姑父,您说说,这是什么人家啊,说是云端里的,也不为过。”

祝氏懂了,其实说来说去,那位明家的小姑太太,和张家没有血缘关系,人家想认这门亲,那是人家看在张家老姑太太的面子上,可那位老姑太太死了二三十年,这人情,还能有多少。

若是人家不想认这门亲,还真没人能说什么。

虽然还不知道那日在庄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祝氏留了心眼,她没有马上换人,而是悄悄叫了一个在那边当管事的陪房回来。

结果就是,陪房告诉祝氏,那日过去的人,除了二房的两位小少爷,还有二房的九姑娘!

第498章 三拨人

祝氏再一打听,那日张九姑娘不但去过温泉庄子,而且就在前不久,五房的婶子还去过保定府,向明家长房的祁大奶奶提过亲事,提的是祁大奶奶的小叔子明轩,说的就是张九姑娘。

不过,明轩还在孝期,五房婶子也只是提了提,并没有落实下来。

祝氏张着嘴,好半天才闭上。

她想来想去,让陪嫁婆子出去找了位千金科的大夫,大夫收了婆子塞的银子,给祝氏诊过之后,便告诉祝氏的婆婆,祝氏体寒,要好生调养。

体寒事关子嗣,祝氏的婆婆自是心急,祝氏便趁机说到温泉庄子住些日子,只是现在还没出正月,祝氏担心亲戚们会说三道四。

祝氏的婆婆一听就不高兴了,那是她孙子,关别人什么事?

再说,那温泉庄子明明是她们家的,可却被二房和五房的人隔三差五借去用着,儿媳妇脸皮薄,说借就借,她这个当婆婆的又不能拦着,现在好了,就说儿媳妇过去调养身子,看看那些不要脸的,谁还好意思往庄子里领外男。

次日,祝氏和丈夫张瑞祥便去了温泉庄子。

只是祝氏还是低估了二房和五房的人。

他们在庄子里刚刚住了三天,二房的张瑞平便带了两个朋友,连同两名女伎一起到了庄子。

他们来找张瑞祥,拉着张瑞祥在庄子里吃酒。

那是丈夫的堂兄,祝氏总不能把人轰出去,只是忍了。

喝到晚上,张瑞祥回来,和祝氏说道:“我居然不知道,咱们张家居然要和保定府的明家亲上加亲了。”

祝氏忙问是怎么回事,张瑞祥便说是二房的张九姑娘,要定给明家的三少爷明轩了,而且,明轩的两个亲姐夫都是进士,除此以外,他还有个很有本事的姑父。

张瑞祥啧啧:“都怪祖父,那年老太爷不让老姑太太迁坟,大爷爷和二爷爷都不插手,就是咱祖父带人去的保定府阻止明家迁坟的,当时都动手了,咱祖父还被明家三老爷咬了一口,如果不是祖父把明家得罪了,如今和明家结亲的好事,怎么也轮不到九妹妹。”

他们三房也有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姑娘!

祝氏没有说话,张家的人可真敢想啊,那个明轩的确条件好,可这么好的条件,人家干嘛就要非娶你们张家的姑娘?

你们张家姑娘是天仙,还是你们张家有权有势?

什么都没有,就连待家的地方,也要用孙媳妇的嫁妆充场面。

“堂兄准备在庄子里住几日?”祝氏很反感,若是张瑞平自己也就罢了,他还带着两名女伎,明知她也在这里,居然还带女伎过来,也太不知礼了。

“堂兄和堂嫂关系不太好,他想在这里多住些日子。”

张瑞祥有点心虚,这庄子是媳妇的,不仅如此,他现在花的用的,也都是媳妇的,他在媳妇面前没有底气。

正在这时,丫鬟来禀,有祖孙三人错过了宿头,想在庄子里借宿一晚。

“是个老婆婆带着孙子和孙女,老婆婆已是花甲之年,孙子十七、八岁,孙女十三四岁。老婆婆自称姓花,是京城人氏,来这里寻医的。”

祝氏点点头:“寻医?这附近有出名的大夫?”

她想起那日二房婶子说在这里只能找游方郎中。

祝家是祁县人,祁县有药都之称,祝家也是做药材生意的,因此,祝氏对这种问题比较留意。

“距离咱们这里二十多里,有个叫董三贴的老郎中,家里有祖传的方子,这位花婆婆,是月子里落下的毛病,到了冬天日子难熬,所以特意来求董三贴看病。”

难怪二房婶子说是游方郎中,原来这附近还真有位郎中,不是坐馆的大夫堂医,就是个郎中。

“可怜见儿的,就让他们在外院的客房住下吧,烧些热水送过去,老人家上了年纪,本就有病,泡泡脚舒服一些。”

没想到又过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又有人来禀,有位来打猎的公子,在山里迷失方向,好不容易才寻到下山的路,可这个时辰,也不敢赶夜路了,便想来庄子借宿。

又是来借宿的?

祝氏让婆子去问问庄子里的人,平时是不是也有借宿的。

上一篇:夫君来自未来 下一篇:穿着新尸复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