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农家幺妹(343)+番外

“我们老夫人也白,二爷小时候长得也白,只是他平日在外晒得多,才显得黑些。”吴婶终于还是偏心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铁石,又说:“夫人看小姐的眼睛,虽然没睁开,可是多长呀,又有点上挑,我瞧着将来会像二爷的眼睛。”

宁婉点点头,“我觉得也像。”

铁石终于上道了,“我瞧着小嘴长得也好看,像婉儿。”

宁婉就笑了,“不错,你总算看出来了。”

小婴儿果然是最有趣的,就是她打个呃也特别招人喜爱,只是她自己不知道,吃饱了就又睡,留下一群大人围着她看个不停。

正说着,婆婆走了进来,马上就加入了他们,“昨晚我就说我的大孙女儿长得最好,果然不错吧!而且还特别懂事呢。”

这一次就是当娘的也觉得有些过了,才生下来一天的孩子怎么能看得出懂事?

可是婆婆自有她的道理,“你们看她只哭了几声,吃饱了就睡,一点也不闹人,多懂事听话呀!”

刚生下来的孩子不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吗?

宁婉就突然笑了起来,“铁石小时候一定不听话的!”

婆婆就说:“他要是饿了,立即就哭得地动山摇的,我就急得不成,偏奶又不大够吃,只得给他再加点米汤。”

“幸亏铁石还能长得这样高大!”

吴婶就笑着说:“后来我们就养了一只羊,每天挤了羊奶给他喝。”

毕婆子进来就见炕前面围得风雨不透的,就咳了一声,“夫人该吃早饭了。”

大家这才想了起来,“可不是,月子里万不能饿着。”说着摆桌子的摆桌子,放筷子的放筷子,都催宁婉,“赶紧吃吧。”

宁婉见早饭依旧是小米粥,知道这粥要吃一个月的,好在她一向喜欢小米的味道,何况毕婆子又在小米粥里加了红枣、枸杞,将味儿调得十分香甜,便喝了一大匙,又去舀汤。汤是蹄花汤,猪前蹄用绍酒、通草、核桃炖得软软烂烂的,汤也变成了乳白色,虽然只放了一点点的盐滋味淡些,但一丝油花都没有,一点也不腻人。

婆婆看了媳妇将小米粥和蹄花汤都吃了就笑,“猪蹄好,最下奶了。”又说:“我已经让老林去买鲫鱼,中午喝鲫鱼汤,也是下奶的。”

宁婉放下碗筷便惦记起了家里的事,“从昨天起大家都累坏了吧,可放了赏钱?还有今日要送红蛋的,是不是已经煮了起来?”

大家就都笑了,“如今你正在月子里,什么事都不要操心,这些事情自有我们去管。”又怕耽误她休息,过了一会儿便都走了,婆婆走前还吩咐,“孩子睡着你便也赶紧睡一会儿,等到半夜里还要起来喂奶呢。”

第253章 洗三

转天就到了洗三儿的日子,这也是辽东的习俗,在婴儿出生第三天洗去污垢,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吉利。

洗三儿请的都是女眷,宁婉娘家这边娘、大姑、大姐都来了,婆婆也有几位走得近些的亲眷过来。来人要先吃洗三面,也就是这顿饭不管做多少菜,最后必定要给大家下碗面条吃,也是平安顺利的好意头。

宁婉在屋里就听着外面欢声笑语的,原来这时节天气中午已经很热了,而洗三宴正是吃午饭,吃过洗三面,午后才能给孩子洗三儿。

洗三儿是要请当日接生的接生婆来洗,今日接生婆打扮一新,吃了面就进了宁婉屋里,笑着给她问好,“夫人果真是再刚强爽利不过的,我接了这么多孩子,就数夫人生得顺!”那日接生婆得了两锭银子,心里实在开心,今天洗三还会有赏,因此一到卢家好听的话儿就不住地往外冒。

宁婉也笑着客气了几句,“多亏了婶子,如今我和孩子都还好。”

家里早备好了一个大铜盆,里面盛了用槐树枝和艾叶煎的温水,接生婆就一手抱了孩子一手拿了一根大葱沾了水点在孩子身上,嘴里说着吉祥话儿,“一洗长命百岁,二洗富贵吉祥……”

这时就从婆婆开始将东西放在盆里,这东西也就是俗称的添盆礼。婆婆第一个放进了一锭金子,接着娘放了一个金锁,大姑和大姐各放了一对小金镯,又有吴婶等亲眷人,或是放小银锭子,或是放银锞子,还有放一把铜钱的,一会儿工夫就将盆底铺得满满的。

洗三的葱意味着聪明,添盆的钱意味着生财,总之都是给孩子的心意,因此大家还要在添盆时说些吉利的话儿。一时间,天下最好的祝福便都给了小小的婴儿。

自家人不需客气,宁婉只与娘、大姑、大姐打个招呼,待一会儿没人时再说话儿,却不肯冷落吴家的亲眷们,笑着向她们道谢,“难为你们想着过来,为她一个小孩子家的费了不少心思。”

“我们姑奶奶有了孙女儿,我们过来还不是应该的!”吴家一个排行第二的婶子就笑着说,又拉了身边的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向宁婉说:“近来家里一定挺忙的吧,不如让我们家朵儿过来帮忙侍候夫人月子?她是老大,下面有好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她带大的。”

婆婆的这些亲戚们,宁婉还是嫁过来认亲时才见了面,当时她作为新媳妇,对亲戚们十分用心招待,赢得了大家交口称赞。

嫁过来后,宁婉虽然在老宅住的时日不多,不过每逢年节时的走动之类却一点也没差,虽然觉出这些亲戚们对自己多是巴结之意,但她对婆婆的娘家人还是很恭敬的,与大家亦很是和睦,是以今日前来添盆的人便很多,送的添盆礼也颇为不少。

当然,宁婉自然会将这些礼加上几分慢慢还回去,吴家亲戚们家境都一般,自家不可能占他们的便宜。

但是送人来帮忙嘛,她可不能收。既然是亲戚,最好当亲戚往来;雇人做事最好还是明写契书,样样清楚明白,便是有了什么事好办。如今亲戚来帮忙,反倒难拿捏分寸,指使人做事轻了重了都不好,也不大方便。

特别是朵儿这样的大姑娘家,到自己屋子里并不方便。毕竟铁石如今在家呢。

因此宁婉就笑嘻嘻地说:“多谢二婶了,如此惦记着我。我也知道朵儿表妹一向最能干的,只是前些日子我就在牙行里请了万氏专门来带孩子,她可是带过好几个孩子的,倒十分得用。因此现在家里倒不缺人。”

为了即将生下的孩子,宁婉特别找牙行的毕老板挑了几个月,才挑中万氏买下,与先前雇的人不同,是买了身契的,为的就是让她在自家安心做事。说着就指了指身边的万氏。

二婶就说:“你毕竟是第一次养孩子,竟不知道一个孩子会有多少事?没见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身边都有奶妈丫头好几个人围着,更何况外甥媳妇如今也是副千户夫人,身边更是少不得人的,与其用外人,还不如用我们自家的好!你看,你婆婆身边还不是亏着吴婶事事用心!”

宁婉听着她的话很不像,自己平日依礼尊着亲戚,竟然尊出祖宗来了!难不成她还要教训自己怎么当家怎么理事!登时就收了笑容,“我婆婆与吴婶情份不一样,可从没将吴婶当下人用。至于别家怎么样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我们家没什么根基,家里人口也少,用不着弄那么大的排场!更何况我也养不起那些个人!”

上一篇:无限试炼 下一篇:我和末世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