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农家幺妹(318)+番外

军职一向都是嫡长子承袭的,路家人口虽多,但家风极清正,路指挥同知并没有庶子,姐妹之外只一个同母的弟弟年纪还小,路少爷身为嫡长子的身份十分为稳固,根本不存在不能袭职的可能。所以他与那些没有袭职可能的次子和庶子从军出征,博得军功,谋个出路是不同的。

“就算大郎将来袭了军职,现在得些军功也是好事呀!”路少夫人笑吟吟地说:“只说如今派出去的三个百户所,平日里就连指使的话也未必都听呢,但铁石将军一接了军令将他们带到城外,才几天的功夫全变了样,还不是铁石将军镇住了他们!”

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军中最重的自然是军功,这种自战场上得来的荣耀是其余一切光环都无法比拟的。是以无论周指挥使如何想打压铁石,但是铁石依然能靠着军功出头,而且他也始终有着非常高的威信。许千户那样嫉恨铁石,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路指挥同知是个有见识的人,他既然看好了铁石,自然会让儿子跟着出去,给儿子添些立身的筹码。这对铁石自然是好事儿,别的先不论,只说路指挥同知答应下来的上好军备,就算不为了铁石,只为了他最看重的嫡长子,他就会全力以赴。宁婉就点了点头,“可见你们家大人有远见,你也识大体。”

“所谓的有远见识大体,其实也是吃了少少亏才得来的,路家前几代为了承袭军职可没少生了兄弟阋墙的事呢。”路少夫人就低声道:“从我公公起就没有庶子了。”

宁婉先前虽然知道路家,但毕竟不很熟悉,免不了要问:“那怎么做到的?”路指挥同知有无妾室她不知道,但想来从四品官员身边也不可能没有侍候的人,而路少夫人身边的那个梳了妇人头的就是跟着路少夫人嫁过去的丫头,如今做了房里人。

“自然是有法子的,我悄悄告诉你。”

第235章 心安

在赵太太的牵线下,路少夫人一向待卢夫人十分亲热,现在路少爷到了铁石将军手下剿匪,她对卢夫人便更多了几分善意。估计着卢夫人出身不高,家里能教的也不多,便将一些内帏私情悄悄告诉她,“你们如今还用不到,但总有要用的一天。”

宁婉自然明白,十分领情,“多亏你能提点我,否则我哪里能懂这些呢!”

“我也是嫁到了路家才知道的,先前在娘家还真不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原有这么多隐私。我们虽然不害人,但也要会些手段自保,只要不损阴德就好。”

这些就是赵太太也未必知道的,否则也就没有赵国葆这个人了。如今路少夫人又解释了几句,自然是担心自己以为她心狠手辣,恐怕也有提醒自己不要过分之意,宁婉深以为然,“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你告诉我的法子我定然不会滥用害人,只自保而已。”

路少夫人就笑了,“我若是不知道你的为人,哪里会将这样隐密的事说出来?”

这番私话说过,两人觉得情分更胜一筹,又闲聊几句,约了过年时见面,路少夫人就道:“如此我们就分开吧,倘若我们不走,外面的车子也不能散了。”

宁婉就明白了,那些亲人跟了铁石出门的人定然是想见自己的,但又因为素未谋面而无人为她们引见,便等在一旁,如果自己随路少夫人回指挥同知府,她们正可以去路家拜见,由此便能结识了。她便一笑,“今天确实没有心情,等些时候再见吧。”

这时老林早将车子拉了过来,宁婉换了车子就回了老宅,向婆婆说了见到铁石的情形,唯独将那花的事隐去了,又笑道:“如今安平卫里几个长官家几乎都有子侄跟着铁石出征呢,路家更是将嫡长子都送去了,婆婆想着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相信铁石一定会胜!”

又将自己想到的事情一一讲出来开解婆婆,“这些人在军中,他们的父兄在安平卫哪里能不尽心尽力地为铁石打点粮草兵备?所以我说铁石用不了两三年就能将土匪全部剿灭!”

婆婆一向相信儿子,但却没有什么见识,听了儿媳妇言之凿凿,十分有道理,便也跟着喜悦,“我就说你是有见识的,送铁石出征竟能探听这许多消息!我们在家里等着也心安呀!”

至此,婆媳二人就安心在家度日,吴老夫人一向不管事也不生事的,宁婉每日里陪着她说说闲话儿再打一会儿牌就将她哄得很是开心,老宅里人少事少费不了什么心思,铺子有掌柜的管着,因此她倒闲了下来。

宁婉本是闲不住的人,突然就想起了一事,洛冰将洛嫣送来时说给自己写了字帖,眼下不如读书之余再练练字?等一会儿见了应该让洛嫣送过来了。

正想着听有人叩门,知是洛嫣,家里其余的人要进门便进,至多在门外说一声,唯有她进来前一向是叩门的,且叩门之声又从来都是三下,三下之后无论有无人应答都会停下,过上片刻仍然无人应便再叩一次,没有人相邀绝不进门。大家先是不大适应,后来便也有样学样,但是每个人叩门的声又都不同,与洛嫣从容而有节奏的声音总是差上一些。

宁婉便在屋内高声应道:“嫣儿吧,请进来!”

洛嫣虽然几乎生下来就没享过富贵,从两三岁起就生长在辽东最偏远贫瘠的多伦,但她与辽东寻常人家的孩子一点也不相像。在宁婉看来,外表的不同还不是主要的,而是她骨子里就有一种特别的风格。

这种特别在日常的相处中便显得十分地知礼节,叩门是一节,其余的更是不可胜数。

果然门打开处就露出洛嫣毛茸茸的小脑袋,走进来又转身细心地将门关好,笑着将一个青布小包袱放在桌上道:“这是我哥哥给宁姐姐的字帖,我想着姐姐前些时日没心思,如今闲下来也许会用到的。”

宁婉不知有多少次惊叹洛嫣心思之巧了!自己才动了想练字的想法她就能猜出来,才是个十岁的孩子呀!

她的坎坷经历固然有关,但天性里带来的机巧也是必然的。

宁婉打开青布小包,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一叠字纸,写的竟是《史记-货殖列传》,她特别认真读过的。眼下她更被上面的一笔字震惊了,个个端正清丽却不失风骨,当日听洛冰的意思竟对这字并不十分满意,可是宁婉却极喜欢,自己就想要练成这样一笔字!笑着向洛嫣道:“真是多谢洛大哥和你了,我这就练起来,将来也不至于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拿笔!”

洛嫣陪笑说:“我哥哥本要给宁姐姐找王羲之的字帖,虽然真迹不可得,但临本亦好,还说那种‘从容娴和,气盛神凝’之意最和宁姐姐习练了,只是辽东文风不盛,怎么也找不到,只得自己写了给宁姐姐将就着用吧。”

宁婉倒是听封少奶奶说过王羲之的大名,可她还是坚信,“我倒是觉得就算真找到了也未必有洛大哥写得好呢。”

“我哥哥怎么比得了书圣呢!”不过听人赞自己的哥哥,洛嫣还是笑得很开心,“但我哥哥从小见过许多书法大家的真迹,也在写字上下过许多功夫,因此他会写好多字体,我现在练的也是他帮我写的簪花小楷。”

上一篇:无限试炼 下一篇:我和末世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