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农家幺妹(138)+番外

许多人家原也打算修鱼塘却都没修,种种原因都有,但最重要的却是有了宁家如此便宜的鱼,自家再修个鱼塘只是多余了。现在宁家若将水塘填了,明年再想吃条鱼可就难了,又要跑上几十里路才行。

余老爷子也说:“不错,这水塘不只产鱼,宁二郎又种了荷花,闲着没事儿时到那边转转挺好的。就是咱们三家村的孩子也能知道荷花、莲蓬长什么样。”

“可不是?”又有人赞成,“我去洗衣服时总愿意站下看一会儿水塘,尤其是荷花开的时候,怪好看的呢。”

宁二老爷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的意思。

由此就已经定下来水塘不必填了。

郭老爷子就又说:“拴儿的事,要我说应该怪拴儿他娘,才几岁的孩子,怎么不看住,由着他乱跑?掉到水里才想起来去找宁二郎,可那又有什么用?这一次万幸救了回来,下一次要是出了事,你们可别再怪宁二郎了。”

余老爷子也说:“拴儿娘,不是你余叔说你,你也该管教管教拴儿了。村里这么多年岁差不多的孩子,谁也没去水塘里捉鱼,谁也没随便就摘好不容易才种出的荷花。”

拴儿娘原本就站在屋角,现在恨不得缩到墙里去,涨红了脸答应,“是,是,以后我一定好好管教拴儿。”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两个字都几不闻了。

其实拴儿将来养成一个小混蛋,基本没有拴儿娘什么事儿。自拴儿出生,就抱在三老太太身边,就是每日吃奶,也是拴儿娘过去喂了之后就要走的。等拴儿稍大一些,根本与自己的爹娘一点也不亲,只认爷奶,甚至他还会打爹骂娘。

可是,眼下没有教养好拴儿的错还是落到了拴儿娘身上,三老爷子和三老太太毫发无伤。

正如当年,自家从没有做错过,可是在村里却得不到公正。

事情虽然不一样,可是道理却是相同的。拴儿娘外村嫁过来的,娘家又比不了罗双儿,在三房一向是个受气包,眼下她背了黑锅很平常。

就像刚刚大家吃过午饭后闲聊时说的一样,三家村断事的老人们根本不可能做到帮理不帮亲,眼下他们不敢欺负自家,但是却会对三老爷子手下留情。就说因着宁雪的关系吧,郭老爷子就会对三房留情几分,而余老爷子与三房也有很近的亲,他又是郭老爷子的小舅子,他一向与姐夫关系不错;二老爷子也没有必要为隔房的侄媳妇出头,而拴儿娘也确实是拴儿的亲娘……

宁婉环视四周,见大家都神态自若,并没有一个反对的,其实只要是村里的人,应该没有不知道拴儿养在奶奶屋里的吧!

众人的冷漠让宁婉心里突然激荡起来,她替拴儿娘不平,恨不得立即跳出来反驳。可这时二老爷子慢腾腾地开口了,“二郎家的水塘养鱼是为了全村人,再有谁家的孩子落到水中,就是出事也二郎也不必管。”

拴儿毕竟没事,三老爷子略张了张嘴就闭上了,郭老爷子和余老爷子相互看了一眼,也觉得能够接受,就点了点头,向下面说:“大家可都听到了?这件事就这样定了。”

宁婉的不平慢慢息了下去。虽然她恨三房人下流卑鄙带着孩子去偷鱼,但是如果拴儿真出了事,她觉得爹娘和自己怎么也不能真正袖手旁观。自家尚且如此,在外人看来,应该更觉得家里要担些责任的吧。但是二老爷子却将这些责任全部替自家推了出去!

无庸置疑,他偏心自家。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是姓宁的,但是宁婉更相信二老爷子是因为觉得愧对爷爷,才会尽力帮自家一回,而自家,其实也应该领情的。

一霎间,宁婉想到了赵太太教过自己的许多事情。县里各方势力的争夺,各家的勾心斗角,还有一些事务的处理——不是要处置得最公平合理,但却是要达到平衡……她如今才意识到,小小的三家村其实也是一样的,而她自己,也不可能为了一个表面的公平,却放弃给自家最好的待遇。

宁婉毕竟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女了,她还懂得,若是拴儿娘什么也不改变,那么就是自己眼下站出来为她说话,也于事无补。人终究是要靠自己的。

事情断完了,几位老爷子先走了,大家也陆续退了出去,拴儿娘在最后贴着墙出来,宁婉便向她说:“既然拴儿有什么事都是当娘的应该管的,嫂子就要真正管起来呀!”

拴儿娘根本没有听懂,低着头说:“嗯,我都听长辈的。”

宁婉提高了声音又说:“可是,拴儿是你的儿子,将来他出什么事也是你的责任,却不是长辈们的!”

拴儿娘方才有些听懂了,抬起了眼睛,就见宁婉向她点了点头,“孩子是嫂子生的,自然也应该嫂子好好教养,养好了将来会孝敬你们,养不好了恐怕当爹娘的就要受苦了,到那时长辈们也许都不在了呢。”

话说得这样直白,拴儿娘并不是傻子,终于完全明白了,“可是公公婆婆……”

“谁家都有长辈,孝敬长辈也是对的,但没听说因此就不管孩子的!”

“我知道了,”拴儿娘声音不觉得大了些,“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再不能让他不走正路!”

“嫂子既然明白,就比什么都好!”宁婉将话都说到了,觉得已经仁至义尽,将来拴儿会不会还会成为一个小混蛋,那就看拴儿娘的了!

此时宁梁和于氏却在商量,“我们备一份礼给郭夏柱送去吧!”如果没有郭夏柱,拴儿恐怕就会出事了,先不说三房的人会怎么闹,他们却永远不会心安,这也正是今天三房的人打人时他们一味忍让的原因。

宁婉听了,“我陪着爹娘一起去。”她也着实感谢郭夏柱的。

宁清在一旁说:“按说三房才应该备了礼过去呢,如今我们家去了,他们一定也就免了。”

宁梁和于氏都摇头,“三房的事我们管不着,只是我们依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就行了。”带了宁婉一同去了郭夏柱和罗双儿的新房子。

郭夏柱因身上湿了早回了家,现在已经换了干净衣裳,正在院子里用一个大盆洗衣裳和尿布,见宁家人过来便赶紧站起来,“宁二叔、二婶,还有婉儿,你们进屋里坐。”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豆儿这两天肚子不好,尿布都弄脏了,双儿一直抱着她没空儿,我就帮忙洗一次。”

在三家村,洗衣裳的活儿都是女人做的,除非家里没有女人。因此郭夏柱才在家里洗,而没有去村里人常洗衣裳的山溪旁。现在被宁家人看到他在洗尿布——这比洗衣裳还令人觉得不应该是男人做的,就难为情了。

于氏早将手里的东西塞给女儿,“你去看看双儿,让你爹与夏柱说话,我来洗。”说着就坐在刚刚郭夏住坐的小凳子将盆里的衣裳一件件地洗了起来。

宁婉本也想帮忙的,但是盆里有郭夏柱的衣裳,因此她倒不好动手。三家村虽然只是个小村子,也没有富贵人家将女儿娇养在家里的习惯,但是年青的女子给男子洗衣裳总是不合适的。

上一篇:无限试炼 下一篇:我和末世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