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儿子今天也在打网球(312)

作者: 哒哒哒哒哒哒哒 阅读记录

悠斗打算记住关根前辈一会儿说的话。

四人走到网前。

赛前握手环节。

关根开口。

悠斗竖起耳朵,同时听到关根前辈的英文原声和同声传译耳机的翻译版本:

“比赛结束后,‘世界赛最强选手’头衔会易主。很高兴能与你交手,现·最强。”

悠斗的脑袋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

下一秒, 问号“啪”的破了,变成感叹号。

虽然表达的意思不同,但效果是一样的。

“激将法”的效果甚至比“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来得更好。

不愧是关根前辈。

悠斗正这么想,站在他对面的人加重了握手的力度。

“专心点,和你握手的人是我。”

悠斗回神,下意识道:“抱歉。”

说完“抱歉”,悠斗想起对方是德国人,刚要换成英语,听到对方用日语说:“我是因为你才上场的,可别让我失望啊。”

米卡·柯尼格,外祖母是日本人,精通德日英。

悠斗没想到德国队的初中生会说日语,而且说的很流利。

好厉害。

悠斗思绪一晃,意识到现在不是佩服对方语言能力的时候。

他点点头,认真回复:“我会赢。”

赛前握手环节结束。

裁判宣布:“下面进行德国队VS日本队,第二场比赛。”

“由德国队先发球。”

博格先发球。

黄色的小球破空而来。

无论是球速力量,还是落点角度,这一球都无可挑剔。

仿佛教科书般精准理性。

没有耀眼的光芒,也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有从球拍中心传来的振动。

像一粒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空气荡开涟漪,诉说着它的与众不同。

这就是职业选手打出的普通发球。

扎实的基础远大于其他。

好厉害。

悠斗一边在心里感慨,一边曲臂将球击回。他的动作同样简洁流畅,看起来很舒服。

“好厉害!”

观众席上有人说出悠斗心中的感慨,只不过主语换了一个人。

“日本队的初中生竟然能从职业选手的手中接到发球!今年的日本队很有看头啊!”

上一场比赛,日本队获得了胜利。

这一场比赛,日本队的初中生在面对现役最强职业选手时不落下风,打得有来有回。

这两件事让不少人开始重新评估今年的日本队。

有人拿出手机,在搜索栏里输入了“伏黑悠斗”四个字。

按理说,拥有这样的网球实力,必定在日本国内小有名气。

——从小到大拿了不少网球比赛的奖项,被媒体冠以“百年一遇的网球天才”“日本网球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称号之类的。

然而他们只在网上找到几篇相关报道。

整理出来的信息如下:4岁开始打网球,所在学校网球部拿下县大会优胜、关东大赛优胜和全国大赛优胜。

履历的大段空白给这位来自日本的黑发少年染上了神秘色彩。

德国队收集到的资料比他们多一段全国大赛时的视频。

从比赛视频看,对方速度很快、耐力很好,但缺少战术、打法单调——瑜不掩瑕,不足为惧。

“不过这家伙还真难缠啊。”俾斯麦评价。

博格打过去的所有球都被对方尽数打回,防守仿佛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

如果博格没有“漩涡的洗礼”,这一球说不定会一直打下去,直到双方中有一方率先失误。

——德国队各成员都清楚博格是在评定对手。

等评定结束,他就会展开猛烈的攻势,像撕碎猎物般将对手彻底击溃。

悠斗在耐心等待博格用出“漩涡的洗礼”。

那是博格的绝招,被誉为“即使看穿也无法反击回去的球”。

根据数据组的分析,选手在接“漩涡的洗礼”时,球拍会跟随网球转动,变得很难控制,从手中脱落。

想要成功回击“漩涡的洗礼”,需要至少超过300kg的握力——相当于一只身高2米的成年银背大猩猩的握力。

悠斗可以。

人类握力的世界最高纪录是363kg。

就算他直接把“漩涡的洗礼”打回去,也不会打破世界纪录。

不过比起直接将“漩涡的洗礼”打回,悠斗更想拆解它、化解它、复刻它。

就像学习须藤前辈的旋转球A一样。

即使打不出一模一样的“漩涡的洗礼”,能打出同样效果的旋转也好。

而他能面对面拆解学习“漩涡的洗礼”的机会或许只有今天。

在悠斗的盼望中,博格完成了对他的初步评定,打算用“漩涡的洗礼”结束这场没有尽头的拉锯。

网球带着强劲的旋转,连带球路周围的空气面都发生了轻微的扭曲现象。

在天与咒缚的世界里,时间的流速仿佛一下子放慢许多。

悠斗看清旋转的方向,朝网球伸出球拍。

网球撞在最佳击球点的位置,逆方向化解旋转的同时,悠斗听到了一声清晰的“咔”响。

球拍从拍颈和拍柄的连接处断开。

悠斗右手一轻。

视线里,球拍的主体和球都在飞出去的边缘。

即将飞出去。

悠斗来不及多想,本能地伸出左手。手指在够到完好拍颈的一瞬间收紧,反手将球抽击到对面的球场。

砰。

网球落在底线,反弹到后方。

……

见多识广的裁判比观众席抢先一步反应过来:“0-15,日本队领先!”

“……不对。”

悠斗的视线从断开的球拍上移开,他一手拎着拍头,一手握住拍柄,抬头看向裁判。

“刚才那一球,我连续击球了两次。”

如果他的反应速度再快一点,就能赶在网球和拍面分离前将球击回了。

裁判联系会场工作人员调影像,观众席从一片寂静转为沸腾。

悠斗的注意力不在这两者上。

他低下头,再次看向手中从中折断的球拍。

学会“漩涡的洗礼”的代价超出了他的想象。

接下来怎么做才好?

第222章

会场上方的大屏幕正在播放刚才那一球的3D演示。

2000帧/秒的高速摄像机记录了网球的移动轨迹和拍线弹性形变的全过程。

“鹰眼”证实球和拍面确实接触了两次。

裁判更正:“15-0, 德国队领先!

已经没有人在意比分。

[日本队的伏黑悠斗打回了“漩涡的洗礼”——虽然没能得分。]

[本届大赛的首次“鹰眼挑战”——由犯规者本人发起。]

[第二次击球时,球离开拍线不到2毫米——是怎么发现自己连续击球两次的?]

……

看台上,观众们热烈地讨论这些话题。

也有人将注意力放在了断开的球拍上。

钉崎忍不住吐槽:“一球打断网球拍……德国队的选手是吃什么长大的?”

普通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还是说……

上一篇:我竟是邪神[无限] 下一篇:超真实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