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搞定那个昏君(106)+番外

一转眼一个月过去,又到了中秋时节,宫里太后遣人来,要皇帝带着秀兰和阿鲤回宫过中秋,皇帝推说孩子太小不耐奔波,还是等下个月百日的时候再一起回去。

秀兰颇有些忐忑:“太后若是生气了,等下月我们回去的时候,会不会教训我?”

“你就算现在回去,也难保不挨教训。”皇帝手里拿着铃铛逗阿鲤,口里答得漫不经心,“若是现在回去,恐怕就得一直住到下月了。”

……,说白了,昏君的主张就是:能不回去就不回去,能晚回去就晚回去,能出宫就绝不留宿!秀兰忍不住又拉着皇帝问了些太后的事,随后的时间更是全副精力都用在了解太后和皇后两个人上面,饶是这样,在九月十二日回宫的时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难以安定。

今日是她受封贵妃的日子,为了册封礼,皇帝特地选了咸阳宫赐给秀兰作为她的寝宫,到时在那里受册、印。香莲在宫里生活过,就跟秀兰解释:“咸阳宫距乾清宫最近。”

秀兰心说近不近有啥关系,反正就住一两晚,今天受册,明天去谢恩,给孩子过完百日,明晚回不去西苑,后日也回去了,就当是两日游住个酒店呗。

进宫后秀兰带着孩子跟皇帝先去见太后,她一路上心情紧张,也顾不上打量周遭的情形,只目不斜视的跟着去了寿安宫。进了门她也不敢抬头乱看,只在指示下跪下行礼,先见过太后,然后再拜见皇后。身后的乳母也抱着阿鲤跟太后和皇后行礼。

太后倒没难为她,让她起来之后就赐了坐,然后再不看她,只叫乳母把阿鲤抱到她跟前,就着乳母的手看了好一会儿,跟边上的皇帝说话:“跟你小时候真有几分相像。”

秀兰闻言偷偷抬头扫了一眼,见胡太后穿着深青色长袄,略清瘦,脸上有些纹路,跟永徽长公主果然有几分相像,就是皇帝的脸型和眼睛也跟太后很像,秀兰终于确认皇帝应该是太后亲生了。

那边母子二人讨论了一会儿,太后又招手叫皇后过去,“你也过来瞧瞧,这孩子真乖巧,不哭不闹的。”

然后秀兰就看着身穿黄色大衫的郭皇后走上前去,立在太后身边一起看阿鲤,也跟着太后夸:”母后说的是,这孩子真是乖巧。”从后面望过去落了之后又瘦了?,这位郭皇后身量不高,可是也没有很胖啊?难道是上次被皇帝奚秀兰正在胡思乱想,太后那里却忽然发话:”贵妃且先回去吧,一会儿还要受册,阿鲤就先留在我这里。

第88章 压力山大

秀兰先起身答应了,又偷偷看了皇帝一眼,却见皇帝正看着她,示意她放心,她也就行礼告退出来,然后上了轿子去了咸阳宫。

这会儿终于有心情打量了,却又发现四面都是高高的宫墙,并没什么景致可看,轿子一路向东行,行经一处的时候,香莲低声道:“娘子,这就是坤宁宫。”

秀兰掀了帘子看了一眼,也只能看到重重屋宇,别的隔得远也看不清。等过了坤宁宫又走了一段路,轿子就折向南一路向前行,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一处殿宇里停下。

香莲跟赵和恩上前扶着秀兰下轿,院子里侍立的宫人和内侍就一同行礼:“拜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秀兰吩咐完了,四面打量了一眼,见她正前方就是五间正殿,黄琉璃瓦歇山顶,房檐下有游廊,檐脊安放有走兽,檐下还有各式彩绘。东西两面各有三间配殿,前有游廊与正殿相接。整座大殿算不上奢华,但却有一种庄严恢弘的气度。

秀兰扶着香莲的手进去正殿,里面显然是新近收拾过,各式摆设一应俱全,她在里面略转了转,就往后去了后殿,由香莲等人服侍着换上礼服,等册封使来册封。

她这里忙忙活活了大半天,好容易等得册封使来了,宣读了册文,秀兰行了六肃三跪三拜礼,送走了册封使,才算是安定了下来。

等香莲服侍她换过了衣裳,玉英捧了一盏茶送上来:“娘子喝口茶歇歇吧。”

现下秀兰坐在咸阳宫后殿的东次间里,颇有些头晕:“那个九翟冠也太重了,还要戴着磕头,唉。”

香莲听了就赶忙过去帮秀兰按额头:“就戴这么一回,奴婢给您揉一揉就好了。”

“嗯,外面服侍的人都给了赏赐了?”虽说不用他们侍奉,可赶上她受册,总还是要给些好处的。

香莲答道:“赵和恩已经去了。”

秀兰缓过劲来,又担心阿鲤:“也不知鲤哥儿会不会哭闹?”

玉英笑道:“娘子莫担心,有陛下在呢。”

香莲也说:“还有珍娘姐姐和乳母们在,娘娘无须担忧。”

可是秀兰在陌生的环境里,皇帝和孩子都不在她身边,难免有些不安感,却又不能遣人去问去看,只能自己干着急,好在没过一会儿皇帝自己就来了。

“陛下怎么一个人来了?”秀兰往后面看了两眼,确认孩子没跟着回来,就有些担忧。

皇帝笑着牵着秀兰的手进了房里,安抚她:“阿鲤睡着了,母后想留他在寿安宫睡,我想着也就这一晚,就答应了。有珍娘和乳母在,你不用担心。”

秀兰虽然不放心,可是在宫里也不敢乱说话,只能道:“那倒是。”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又环顾了一下屋子里的摆设,跟秀兰说道:“这里收拾得倒还差强人意,凑合着住一晚上吧。”又皱了鼻子,“熏得什么香?快撤了,好生难闻。”

“已经撤了,只是味道还没散出去罢了。”秀兰也不喜欢熏香,他们在西苑住,都是用时薪花卉或是瓜果放在屋子里清新空气,所以一到了这里,秀兰就让把熏香撤了,想不到还是给皇帝闻见了。

皇帝闻言还是皱眉:“准是郭氏安排的,就爱弄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想起刚才母后叫他和皇后一起出来,有意让他去坤宁宫坐坐,他就更为不悦,“有这功夫不如多读几本书。”

秀兰不敢接话,这可是宫里,虽说屋子里侍候的都是自己人,但谁知道隔墙有没有耳啊?她想了想,换了话题:“明日百日宴,长公主会来么?”

“应是会来,除了皇姐,卫王兄弟两个也会来,唔,还有其他几位公主。”说的是和他异母的姐妹,因没有加封长公主,还都是公主的位份。

秀兰又问了几句卫王兄弟的事,终于引得皇帝忘了前事,渐渐高兴起来,不再说起皇后。

晚间皇帝哪也没去,就宿在了咸阳宫,还跟秀兰说:“我早说了吧,宫里潮热得很,原就是填湖而成,早在太祖章皇帝的时候就有些下沉,太祖章皇帝甚至曾有迁都之念,可惜当时并没有合适的都城,也就这么留了下来。”可苦了他们这些后世子孙。

秀兰就笑道:“也就你嫌弃吧,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想住进来而不可得呢!”

皇帝听了一笑:“那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