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瓯缺(40)

有了一点点线索,就能顺藤摸瓜,牵出整个事件的脉络。至于齐国是怎么盯上陆临一家的,陆临闭上了眼睛。这丝毫不用去想。他跟周崇慕最亲密无间的时候,根本不避着外人,只要有心打听,就能探听到他们二人之间的事情。

把最亲密的人变成最锋利的刀,陆临也不得不感叹,一直小瞧了齐国和奕真,这步棋走得真是好。

顾澜见陆临说完那句话便不再开口陷入沉思,到最后竟然露出一副解脱的表情来。顾澜心中犹豫,试探着喊道:“陆公子?”

陆临回过神来,叹了口气,说:“若是日后你与陛下说起齐国,只需要告诉他警惕齐国谍报系统,务必让朝中众臣谨言慎行,尤其是在狎妓吃酒,与上九流下九流之人打交道之时。齐国谍报非一日之功,此刻已渗透秦齐,自求多福吧。”

顾澜一知半解,点头应了,忽而反应过来陆临说这话是让自己同陛下去说。他既然看得如此透彻,为何不亲自告诉陛下呢?顾澜想。

陆临已有送客之心,见顾澜不肯走,便打趣道:“顾大人不愿走,可是想看看眉渐的模样?今日是见不着了,我打发她去宫外给师父进香了。不过顾大人放心,眉渐的样貌绝对没得挑,若是顾大人没意见,这亲事我便做主应下了。”

顾澜恍然想起今日来寻陆临的真正目的,不过纳个妾而已,没什么乐不乐意,更何况陆临指点他的这几句话,他还要回去慢慢悟,便点头应允了。

——————————————————

在这里回答几个读者的问题

第一就是陆临为什么被这样折腾还没死。最重要的肯定是因为他是主角嘛(开个玩笑),这个问题在最开始提到过,陆临是练过日月心经的,当初他坠崖,也是日月心经保了他一命。再有就是崇慕哥哥对他的身体还是有点分寸,也一直在给他配药调理,并不是折腾完就不管了。

还有就是被不少人提出剧情走得太慢,看得疲软。这点确实得认,我码字功力还是需要提高,现在这个水平的确不能达到剧情一日千里的地步,感谢大家在阅读期间的包容和建议。疲软可能还跟剧情牵涉朝堂内容有关,朝堂内容比较枯燥,但又是这篇文的大框架,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水平有限,争取下篇文再进步一些吧~

再一个,有几次看到大家问今天还有没有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会保持日更的。更新不了的时候我会提前请假。最近因为生活上有点忙,所以更新时间很不稳定,这是我的错,以后尽量固定一个时间更新,免得让大家等太久。

眉渐的亲事办得很顺利。

她毕竟先后服侍过周崇慕和陆临,这门亲事又是陆临向周崇慕提起,周崇慕亲自点头应允的,尽管是个婢女,仍然给她了侧室的身份,又热热闹闹地办了场婚礼。

陆临之所以急着把眉渐嫁出去,实在是因为眉渐办事不力,又不能完全听他指使,倒不如替她寻个好去处。总之她自己听说要与顾澜成亲的时候,也是喜不自胜的。

顾澜新府邸上敲锣打鼓,迎来了第一位女主人,她与这府邸、与顾澜的官运几乎同时到来,对顾澜又有不一样的意义,对他而言,眉渐代表着帝王的恩宠和照拂。

否则寻常人家娶个侧室,又怎么能办得如同迎娶正室一样盛大热闹。

陆临向周崇慕求了个信儿,悄悄地出宫进了顾澜的府上,他的理由是想送眉渐出嫁,实则是想见见今年登科及第的学子们。

顾澜对周崇慕的嘱托牢记于心,自回京到今日成亲,已与新入朝的学子打成一片,今日他迎娶眉渐,学生们便都卖他一个面子,成群结伴前来吃酒。

当初顾澜在董青知府上做门客的时候,因为董青知能耐平平,无甚功绩,实在是没有什么是可以教会顾澜的,唯有识人任人这一点上,顾澜深受董青知影响。

入仕的学生当中,这小半年的历练里,有些人已崭露头角,锋芒渐露,有些人不求上进,一心站队,有些人庸碌无为,待在一个清水衙门里也能怡然自乐。

科举学生亦分帮派,有些人是世家大族出身,考个科举不过是应了祖上传统,在朝廷里做个官儿点卯,家族仍受朝廷俸禄恩赐。最多的是出身平凡人家,苦读十数年的普通学生。还有一小部分人出身贫苦,进京赶考已花费他们半生时间,这群人年纪大,胆子小,在京中总是施展不开。

不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顾澜此人生于毫末,也曾籍籍无名,眼下飞黄腾达,倒是与各种人都聊得来,此次婚宴,除却一些出身高贵的人瞧不上他,大部分学生都来了。

婚宴摆在院子里,陆临因身份不便,又是暗地出行,并未大张旗鼓地现身,只在临近院子的厢房中打开窗子观察众人。

周崇慕担心陆临安危,来时指了路喜陪他,又跟了一队暗卫,这恰好应了陆临的心意,陆临便让路喜给他挨个指了个中出挑的学生。

“公子,今年的状元是国公府的大公子。国公府出身高贵,今日并未到场。”

陆临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楚国立国之时,曾封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几个开国功臣,分别为文、宣、明、睿国公,几百年来国公府势力渐长,逐渐被历代楚王忌惮,一步步削弱拔除,到了周崇慕曾祖这一代,只剩明国公一府,便渐渐隐了明字,以国公府代称。

国公府到底是百年望族,顾澜只是迎娶侧室,不来倒也无妨。陆临接着问道:“除却国公府的公子,还有谁没来?”

“回公子,榜眼与探花都未曾到场。”路喜机灵,知道陆临接下来要问什么,便说:“榜眼与探花都是丞相大人的学生,眼下跟着丞相大人在中书省做事。中书省政务繁忙,今日便来不了了。”

陆临曾以为顾澜与李序当日携手在北宁府设计捉拿自己,必定毫无罅隙,未曾想到李序竟也如此不卖顾澜的面子。转念想到李序小吏出身,按理讲不该看不起同样出身不高的顾澜,若是二人不合,那必是周崇慕制衡之策,以防一人独大。

他转而继续问道:“如今在六部里做事的有谁?他们入朝已有三月,考核当中谁最出挑,谁最靠后?”

“回公子的话,新生入朝后,共有三十二人分到六部,其中兵部要的人最少,把名额留给了武举,眼下武举学生尚未入朝。其余的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各要了六人,户部尚书董大人不管事,自然手下的学生要做的多一些,故而户部学生上手最快。不过这些学生当中最出挑的还是吏部的赵塘与工部的薛正辞。”路喜说着,还为陆临指了指赵塘与薛正辞的样貌。

陆临心头盘算起来,户部、吏部、工部,周崇慕倒还心思清明,想必当初分人的时候,就已将最优秀的学生放在了最关键的部位。

刚入朝的学生实则是看不出什么的,他们朝气蓬勃积极踊跃,人人都以为自己将辅佐明君飞黄腾达。眼下各个看起来都是好苗子,却不知日后各人会有什么造化。

上一篇:完美男妻 下一篇: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