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宠夫(85)

不过,继续睡什么的,还是不行的——毕竟自己可没轮到休沐,还是要上朝的。

没办法,只能将某王爷缠在自己腰上的手臂轻手轻脚地拿下,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滑下床,最后再仔细地掖好被角。

嗯,希望等到自己下朝回来的时候阿拾已经吃了早饭了——话说自从找回记忆之后,沈王爷是越来越大爷,越来越习惯什么事儿都要霍安陵来伺候他了。

嗯哼哼,家有夫君万事不愁~

和沈王爷现在呆在将军府好吃好喝好睡,优哉游哉地当着将军夫人(沈王爷:喂喂喂当心我翻脸啊明明阿陵才是沈王妃好不好啊摔=皿=!)的日子相比,九铮则是陷入了痛苦的地狱之中。

九铮觉得,自从遇到霍安陵之后,他的日子就没有好过!

先是和沈王爷闹翻,然后又被揍得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好不容易养伤养伤有点儿起色了吧,偏偏纪耀……不,现在叫做纪错的混账家伙又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

纪错……他是想说以前的生活都是错误……包括他们曾经共有的那段童年时光也是不应该存在的吗?

这个人,果然冷酷起来比任何人都让人心寒呢。

九铮将内心涌起的酸涩之意强压了下去——这样的生活,真是够了。

真是,已经不能用“流年不利”来形容了。

虽然九铮当时就将纪夫子从丞相府赶了出去,但是那家伙却在丞相府最近的一个民居里住了下来——天知道他是怎么将那家人给说走的。

总是这样,不管他想要做什么都可以达成。

可是,如果他认为自己还是像以前那样任他搓扁揉圆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九铮不是没想过将纪夫子暗中干掉什么的。

但是杀戮这种事情,有了一次就够了。

其实,就连九铮都不愿意承认的是,在看到对方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有一丝惊喜的。

虽然,转瞬而逝。

不行了,九铮觉得,自己只要想到那个人就住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内心就忍不住泛起一股恨意和恶心感——但是偏偏,他却什么都不能做。

一定……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九铮想起自己终于可以恢复上朝之后,从阳帝的话语里传递出来的意思,默默地握紧了拳头——只要能让他离开这里,只要能让他不用面对那个人……

霍安陵本来想着下朝之后就急匆匆回自己的将军府然后和自己的阿拾继续打情骂俏(……)蜜里调油(……)什么的——毕竟他虽然是将军,但上头有严远管着,政务什么的又有师卿帮他,所以他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的。

没错,虽然霍安陵在战场上靠着无数的人头让他站到了将军这个位置,但是面对古代的政治以及奏章格式内容什么的,还是两眼一抹黑的。

所以,在很早以前,霍安陵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将师卿从严信禹的墙脚那里挖过来了——反正只是单纯地用来当劳动力,他可没有拆散对方意思。

霍安陵这人,虽然并不算笨,但是大概他本来就无无心于仕途,再加上他对于朝廷上的弯弯绕绕的确不得行——并不是每一个在穿越的人都可以在古代同样玩转无压力的——所以师卿就光荣地担任了他的军师一职。

正是因为有了师卿这个壮劳力(……),所以霍安陵完全忘记了,其实他才是那个冲锋陷阵为国出力的将军来着……咳咳。

在御书房候着的时候,凭着他比女人的第六感还要准的直觉,霍安陵觉得他的安逸日子又要暂时和自己挥手说再见了。

果不其然。

景国要继续对剩下的几个国家开战了。

霍安陵不太明白政治,但是也知道这个适合并不是适合开战的时间——距离上一次战争,还没有过去一年呢。

就算景国的恢复能力再强,也不够消耗的。

再或者,景国足够再负担一场战争,但是对于这次战争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却不一定能够完全负荷得住啊。

如果说上一次吞并了吴国和汉国并没有让清国有什么反应的话,那么接下来,无论景国对哪个国家开战,都绝对会引起清国的戒备——甚至,会让景国直接面对清国。

这个时候的景国,绝对不能全身而退的。

只是,霍安陵想得到的,在皇帝之位上坐了这么久的阳帝又怎么可能不会知道呢?

所以,他不仅了解这样的情况,而且还做出了对策。

清国的情况并不复杂。

第一,清国不像其他五国那样对景国抱有很深的恩怨纠葛,血海深仇。

自从几个国家势力互相牵扯勉强达到平衡之后,清国参与的战事仅仅只有十余次,大的战事不多,而且从未与景国直接见过手——至少在阳帝继位前两个皇帝,从来没有和清国闹过矛盾纠纷——虽然清国的人不善于打仗也是一个原因。

第二,之所以清国的人不善于打仗,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战争——清国很富,有鱼盐之利,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清国的人并不愿意打仗。

第三,清国靠海,远离其他五国纷争抢夺的区域,所以清国完全不需要打仗。

第四,清国的国土面积不是方形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靠着海,沿着海岸线长长的拉起了一片条形面积的国土——这样,就使得除了景国外,其他几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和清国接壤。这也就使得,清国似乎成了其他诸国在面对景国入侵的大后方……也是对抗清国军队战略预备队。

因此,想要顺利地吞下其他国家的土地,稳住清国,对景国是至关重要的。

古代的战争,尤其是在处于这种没有大的国家统一的时候,纵横家总是十分必要的人才——这样的人不多,但是战斗力却十分强悍,有时候甚至比霍安陵这种真刀真枪地上阵的人用处都要大。

毕竟光靠一张嘴皮子和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就让巴拉巴拉巴拉让对方按照己方的意思走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

尤其是在景国这样崇尚武力的国家里,这样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上一次打算去当说客的人……鉴于那个时候霍安陵的动作太快,毫不知情地直接将第一批金国的使者给截杀了,所以那两个国家就算派了援兵来,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即使后来九铮去帮了点儿忙,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的了。

但是,这次却不一样了。

“臣,愿往。”

听到九铮的声音,霍安陵是第一个抬头的,倒不是他对九铮有什么特别的情愫,而是,因为敌意太大,反而对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是防备。

九铮是景国的丞相吧,位高权重什么的,怎么能随便……

出乎霍安陵的意料的是,阳帝只是略略思考就同意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