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稷山河剑(167)

作者: 退戈 阅读记录

倾风郑重点头。

陈驭空肃然道:“蜉蝣的妖力微弱,又融合了白泽的中正之道,是所有修炼法门中最为安全的,没什么门槛,所以才能发展出六万多人的规模。自然平日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蜉蝣当年领悟的,是真正关乎于时间的道。”

高处那妖将见陈驭空不理会自己,只顾三人凑着脑袋嘀咕,腹中仅余的几句好话掏空,便从最初的劝降改成了叫骂,什么不堪入耳的脏话都往外倒。

骂人自古走的就是下三路,陈驭空酝酿好的情绪屡次被对方打断,阴沉着脸问林别叙:“那只又是什么苍蝇的亲近?怎恁得聒噪?”

林别叙听得正入神。白泽通晓天下妖物,唯独蜉蝣一道,知之甚少。闻言笑道:“看不大清,或许是当扈吧。唯有一双眼睛好。”

陈驭空问:“你能不能叫他闭嘴?”

林别叙扇子一停,说:“师叔您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个普通人。”

陈驭空顿时又觉得他没用,理了理头绪,将那妖将的骂声自行屏蔽在外,继续对倾风道:

“普通的弟子,对所谓的蜉蝣威能掌控不深,只能以寿命来换取未来潜能的一剑。一剑过后,身死道消。”

他说到这里,妖兵的部伍已整肃完毕,为首的将领抬手挥指,猖狂大笑,喝领道:“兄弟们,随我踏平人境!活捉陈氏!拿他的血肉祭我妖境牺牲的英魂!”

脚步齐整踩踏,声势之浩大,不知有几万人之多。

倾风感知到地面传来的震颤,纵是全副心神都在陈驭空说的故事上,也不由紧迫起来。握紧继焰,摆出迎敌的姿态。

局势已危若累卵,陈驭空却好似全然未将他们放在心上,只是转过了身,正对敌军,抽出长剑,托在手心,仍旧慢条斯理地道:“然而真正的蜉蝣之力,能存一瞬于永恒,逆光阴于天地。我修为太浅,借蜉蝣尸首参悟此道。”

倾风手脚发轻,身体里有股力量,在盘旋着与之呼应。仿佛魂魄被带离到空中,感觉周遭的一切都退却了,身边只剩下陈驭空,以及他手中的那柄长剑。

陈驭空的剑身上浮出一道银白的妖力,周身更是散逸出一股堂皇正气的明光。

前方的黄沙随之浮动起来,没有狂风卷携,而是无端自起,细小的黄沙往上翻腾、堆叠,越发壮大。

“一人之力尚且微弱,但是六万三千七百一十二人,记住了,倾风。”

陈驭空的声音在簌簌的流沙中变得渺茫难寻,可其中那股坚定之意,传进她的脑袋,如雷霆万钧,在她耳边轰隆作响。

“人族于天道,卑如蜉蝣,只能于世浮沉。可是勇气与意志,万古永存。”

弥天的黄沙笼罩了视野,对面的妖兵亦被这汹涌的变故阻住了脚步,感觉到空气中的威严之意,不安地停顿下来。

妖将大感不详,犹豫在原地,进退维谷。

陈驭空沉声道:“我陈氏族人,尽数自戕于玉坤,借我蜉蝣之力,封存一式剑招,唯待今日——”

漂浮不定的黄沙凝聚起来,化为一个个执剑的将士轮廓。横挡在城外的山道上。

只可惜,没能带他们归家。

陈驭空回过头,顾望天际。

旧乡深在目不能及的远道,长空漫漫浩浩,茫然不知南北。草木青翠,寻不到来路归处。

倾风尚未说什么,他精神一振,畅怀地道:“长路为坟,啸风为歌,荣草为绩!无它挂怀,我可归去也!”

倾风渺小地立于荒野间,怔了怔,低声叫道:“师叔。”

那些沙土重新凝实为十五年前的将士,六万多人列于妖兵阵前,睁开双眼。

只听四面八方、天地寰宇、飞鸟走虫、零落草木,都在高声宣誓:

——“我陈氏今日!再为人境,出一剑!”

霎时间,凌冽的剑光遮天蔽日,剑气的尖啸之声压过了无数生死间的惨叫。

一剑落毕,万物重归尘土,四野寂寥无声。

面前的人影微微侧了下头,倾风猝然上前去抓,伸手却摸了个空,只捞到一件崭新的衣袍。

陈驭空的剑落到了地上,边上滚出一块碎小的晶石。

倾风哽咽一声,忍着悲怆霍然跪下,朝着前方重重叩首。

有人说,界南的风里,响彻的都是陈氏的剑声。

界南的风沙,都是陈氏的血骨。

第113章 剑出山河

(大任在肩,历经千帆,也变得贪生起来)

陈疏阔从城内快步跑出来时, 倾风正跪在地上,将地上的黄沙小心翼翼地往一处拢。

陈驭空的衣袍被她方正折叠好,佩剑横放在上面。

陈疏阔提着衣摆, 僵硬地蹲下身,感觉浑身骨头都老化了一般,带着不受控制的迟钝。

他两手缓缓将衣服捧起来,只是轻飘飘的几层布料,垫在沉重的铁剑下,却快能将他身骨压塌。

虽做过无数次的设想, 亦能看透人世的离散,可面对亲友的死别,再麻木的心肠还是要痛裂成几断。

倾风抬起手臂囫囵一抹脸,将哭腔压制下去,双膝跪在地上,微微挺起身,说:“他叫我学这最后一剑,我还以为,这一剑是想让我学他悍不畏死的风骨。”

陈疏阔声音很轻地说:“他知道, 你不必学这个。你愿意陪他去守少元山,就是全然没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 他何必再教你什么是殒身不逊的气节?”

倾风喉咙滚了滚,大脑干涸了似的, 冒不出一句话。

良久后, 才声音闷闷地道:“他同我说这是陈氏的一剑, 当时我还没想明白。以为他是能同我师父一样, 召唤出什么剑意来。原来真是陈氏, 六万多人意志传续的一剑……”

确实是她平生见过的, 最为震撼的一剑。

陈疏阔干瘦的手掌按在地面上,目光怅惘地道:“我也不知他还封存了这一剑。此前见他带着你一同上阵,甚至对他有些怨言。”

此时才想通,是了,陈驭空哪里会舍得?

他把那长剑抱紧在怀里,偏头看着倾风,说,“我们陈氏的人啊,许是因为蜉蝣的遗泽,总想着要蜡炬成灰泪始干,最后死战一场,叫自己无憾地去好。这样纵其一生,都能用英勇二字概括。”

他怀念地道:“驭空师弟年轻时也是这样。他随我们进玉坤城时,才不过二十六岁,最是莽撞意气的年纪。你叫他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比杀了他还难受。脊骨是硬的,十根铁棍都打不折,抽出来杵在地上,不定真能拿来顶天立地用。所以当年家主要传位给他,叫他留守秘境,他感觉天崩地裂,恨不能以头抢地随他们同去。好像只有自己一个活着,是对不起那六万多人的英魂。”

陈疏阔说着笑了出来,强忍着的情绪终是泄出一条缝,叫眼泪跟着涌流而出。

他比陈驭空大了十一岁,算是看着陈驭空长大,对那青年的想法了若指掌。

明白他的志气,所以也了解他后来的苦痛。

上一篇:做贤妻 下一篇:盛唐小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