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妇的古代生活/金尊玉贵(240)

作者: 为伊憔悴 阅读记录

太 监吴顺看汪美人喜欢,自己收了梁王的好处,趁机进言道:“主子不愧是主子,一下便猜到了,梁王可不是有事求到主子,要说不是什么军国大事,梁王相中一个民 女,想要册封为正妃,皇上这两日正犹豫,皇上有意把梁王府侧妃扶正,梁王知道主子得宠于皇上,求主子替美言几句。”

“就是这事,既然梁王看得起我,我就在皇上跟前帮衬他几句,成不成,梁王别怨我。”汪美人听不是什么朝堂大事,满口答应下来,话不敢说得太满,万一皇上另有打算。

永熹帝是夜临幸汪美人,老当益壮,一展雄风,永熹帝已过知命年,新入宫的秀女,都是碧玉年华,从年轻秀女身上让永熹帝感到宝刀不老。

永熹帝搂着汪美人,汪美人娇滴滴呢喃,“皇上,听说宫里又有喜事了?”

永熹帝摸着她滑嫩肌肤,“爱妃听到有什么喜事,朕怎么不知道。”

汪美人贴着皇上,吴侬软语,“婢妾听说梁王选继妃,这可不是宫里一大喜事。”

永熹帝的手指在她光滑的后背摩挲,“提起这件事,让朕左右为难。”

永熹帝把梁王和柳絮的事说给汪美人听,汪美人故意大惊小怪道;“梁王真是痴情,他二人真是羡煞旁人,这么好的一对,皇上该成全他们,不能棒打鸳鸯。”

“太后那边朕已答应,君王一言九鼎。”永熹帝甚是为难。

汪美人心思活络,后宫三千佳丽,脱颖而出,她反应机敏,当下拿定主意,为皇上排忧解难,又帮了梁王,便道;“婢妾倒有个主意,梁王自己去求太后,让太后做个顺水人情。”

永熹帝拍拍她裸背,“好,还是朕的爱妃聪明。”

赵琛在京城梁王府邸,等欧阳先生回来,急问;“怎么样了?”

欧阳先生喝口水,道:“顾普没明说答应,意思是尽力,请王爷放心。”

赵琛道;“若有消息,就这一两日之内。”

次日,永熹帝传旨梁王觐见,赵琛心里有底,还是不免担心,万一出什么意外,这次决不能出错。

赵琛行过礼,束手恭立一旁,永熹帝从奏折上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去慈宁宫,跟太后说清楚你喜欢的人,求太后成全,别说是朕叫你去的。”

赵琛呆了片刻,立时反应过来,惊喜,跪地叩头,“儿臣谢父皇。”

永熹帝又道;“不过太后答不答应,就看你自己了,朕是不能替你说话。”

赵琛复又叩头,叩得大殿上地上金砖山响,“儿臣谢父皇恩典,父皇放心,儿臣一定求太后答应。”

永熹帝看儿子喜形于色,受了感染,心想,这个事没办错。

慈宁宫里,周太后午睡刚起身,一个侍女走进来,“回太后,梁王在寝殿门外等候多时。”

周太后忙道;“快让哀家那孙儿进来。”

赵琛进门,跪地叩头,“孙儿拜见皇祖母。”

周太后急忙吩咐宫女太监,“快给梁王搬把椅子。”

朝地上跪着赵琛慈爱地嗔怪道;“琛儿,来了怎么不叫醒哀家,大暑热的天,在太阳地里站着,中了暑气可怎么好。”

赵琛跪地没起来,“皇祖母,孙儿有事求皇祖母,别说是站一个时辰,就是站上一个月,孙儿也心甘情愿。”

周太后忙命左右,“快扶你家王爷起来,虽说入夏,石头地上凉,坐下说话。”

赵琛执意不起,“皇祖母若答应孙儿,孙儿才起来。”

周太后脑筋灵光,突然想起梁王的婚事,自己向皇上进言,把虞侧妃抬了妃位,心下怀疑梁王是不是为这事来的,佯作不知,问:“孙儿,你快说什么事,别总跪着。”

赵琛道;“皇祖母知道父皇下旨,预立梁王继妃,孙儿喜欢一个女子,今生非她不娶,求皇祖母成全。”

周太后一听,果然自己猜的没错,可是答应了虞家,不好把话收回,于是推托道;“孙儿,你的婚事,皇上皇后做主,皇祖母很久不问宫里的事了。”

赵琛撒娇地语气道:“皇祖母别的事可以不管,可这是孙儿娶孙媳,皇祖母不能不管,皇祖母若说不管,孙儿没脸出慈宁宫,跪在这里,何时皇祖母答应,孙儿何时起来。”

周太后面露出为难,好心劝道;“孙儿,皇祖母也曾年轻过,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滋味,不过生在皇家有比男女之情更重要的,难受一阵子过去了,过几年,那个人在你心里的影子就慢慢模糊变淡了。”

赵琛态度坚决,笃定的语气道;“皇祖母,这个女子是孙儿生命里最重要的,别的同她比,孙儿都可以放弃。”

周太后在后宫摸爬滚打这些年,没有人在她面前说过如此重情的话,她经过两代帝王,那个一辈子只对一个女人好,还不是三宫六院,真情不能说一丁点都没有,可是临到利字当头,可怜的那点真情,就烟消云散了。

梁王年轻,也许过几年想法就变了,于是劝道:“虞侧妃为你生子,孙儿对她难道没有一点情分,宁愿娶个外面的人,你唯一的儿子变成庶子。”

赵琛道;“虞氏进王府就是侧妃,不该有什么非分之想,至于嫡子与庶子,嫡子也有不上进,庶子有出息的,嫡庶有什么关系。”

周 太后看梁王是态度坚定,心下犯了寻思,梁王按理说该找他父皇,为何跑到自己寝宫,求自己答应,脑子转了两个弯,恍惚明白了,这是皇上已答应自己的事,不好 反悔,让梁王自己来求情,算准自己不能不给梁王这个面子,终究不是自己亲孙,面上客气一点为好,又何必为虞家彼此撕破脸。

遂慈爱地对身旁宫女道;“快扶王爷起身,孙儿婚事,哀家替你跟皇上说。”周太后明知皇帝已答应梁王,口头上送了梁王一个空人情。

赵琛大喜过望,连连叩头,“谢皇祖母,孙儿永远不忘皇祖母的恩德。”

赵琛离开慈宁宫,直接奔乾清宫,回复皇上。

永熹帝正色道:“琛儿,你别高兴太早,朕可有言在先,你要娶的女子家世必须是清白的,我朝先祖出过平民皇后、王妃,但都是好人家的女儿,这一点朕丑话说前头,那柳家若有何不妥,你就是跪上一年,朕也不回答应你娶她,你可听明白了?”

赵琛兴奋过了头,就想着柳家无非贫穷,父皇说的不可能出现的问题,只顾着高兴,因此没在意,连忙叩谢皇恩。

永熹帝又道;“还有,朕得空派人去查柳家的出身,家世,等这一切妥当,你派人送那柳姑娘进京,不能你说要娶的女子,连太后、父皇、母后都没见过她,若是太后、皇后见过,认可她,你们才可以谈婚论嫁,皇家子孙的婚事,草率不得。”

皇上提的这两条赵琛没怎么放在心上,柳絮行事得体,进退有度,后宫所有嫔妃里,柳絮不输与任何人,赵琛有这个自信,对柳絮有这个自信。

这两条,赵琛痛快地答应。

上一篇:重生之妇道 下一篇:下堂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