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贤妻难当(301)+番外

这个提议深得不少夫人的赞同,各家都有适龄待嫁的闺女,就算进宫后无法入皇上的眼,但得了太后的照拂,以后谈婆家就容易多了。

而且太子年纪渐长,再过几年也到了纳妃的年纪,皇上就这么一根独苗,以后这江山不还是太子的?众人心中计较一番,越发觉得慧珠郡主这个提议好的很。

“郡主果然聪慧,这提议极好,太皇太后,这宫里着实太冷清了些,皇上和皇后日理万机,能陪在您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太子年纪也不小了,整日学习,能陪你的时候也少,无论换成是谁,都会寂寞的。”

胡氏现在的日子可谓悠闲至极,后宫没有了争斗,没有了争宠的对手,不用话心思在各种算计上,每天喝喝茶看看戏,时间久了,自然觉得无聊了。

她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道柔和的笑容,“哀家现如今的日子可是盼了几十年才盼来的,临到老,人越发喜静,像这样热闹的日子偶尔有之就好,若天天一屋子人守着哀家,那日子才叫难过呢。”

“只是几个陪您说话聊天的小丫头,能闹腾到哪去?何况妾身的本意也是想让您提携几个后辈,让她们也学学太后的宽容与大度。”

“哪能让这些娇滴滴的小娘子陪着我这老太婆呢?没得耽误她们。”

“能给你解闷那是她们的荣幸,若哪家的小娘子有此荣幸,恐怕及笄之后家门都要被媒人踩破了。”

胡氏虽说性格好,但也不是蠢笨之人,这些夫人们打的什么注意她能不知道么?

送与自己作伴是假,想攀龙附凤才是真。

这后宫之中只有一个正经主子,还是个不能生的,皇上膝下也只有太子一个子嗣,朝臣们奏请纳妃的折子每日都不曾间断,只是皇上的心意已定,断不会同意朝臣的奏请。

人群之外,唐雅几姐妹互相看了一眼,眉头微微蹙起。

她们自然也听出这些夫人的弦外之意了,可宫里那位可是她们的亲大哥,她们自然不喜欢看到有人威胁到唐越的地位。

这几年,唐家姐妹陆续出嫁,凭着唐越这层关系,一个个嫁的都不错,门第未必高,但皆是唐越和护国公精心挑选出来的人。

有唐越在,夫家也不敢为难她们,日子过的都不错。

而她们为唐家带来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好在李昭不是多疑容不得人的性格,否则这门外戚怕是风光不了多久了。

唐雅推开一群女人,来到慧珠郡主身旁,她可是横国公世子夫人,又是皇后的亲妹妹,众位夫人敢怒不敢言,还得带着笑脸给她让道。

她扶住太皇太后另一只胳膊,娇声说:“太后,您要是寂寞了,就把我家那两只调皮鬼叫进宫,他们其他的不会,上房揭瓦、胡闹打诨可是高手。”

胡氏喜欢唐雅这样率性的女子,笑眯眯地应承道:“就怕你这个做母亲的不舍得。”

“哪能呢?郡主膝下没有适龄的女儿都能提出这么好的建议,我岂能藏私?等您好好教导她们一番,将来说不定还能和小郡王结亲,那才是天大的造化呢。”

胡氏拿回当真,哈哈大笑道:“这话说的离谱,小郡王的年纪可都大你闺女一轮了。”

这么一提,众人便想起郡主府确实还有一位小郡王未娶妻,近二十的高龄,若在其他人家,都已经是儿女成群了。

“怕什么,人品好最重要,小郡王那样的青年才俊,若能成为佳儿佳婿,那是我家闺女的福分,郡主您说是吧?”唐雅抬头朝慧珠郡主看去,眼中真诚无比。

这位小郡王小时候有些荒唐,性格并不讨喜,也不得慧珠郡主的喜爱,这些奶奶越发低调,有几年大家甚至没听说他的消息。

大唐建国后,皇上破例封他为上将军,成为第一个拥有兵权的郡王,众人不明就里,后来才渐渐得知这位小郡王在北伐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而他在被封赏的第二日,就搬出了郡主府,自立门户,被一众言官弹劾不孝。

不过自立门户后,这位郡王爷依旧深居简出,他从来不参加贵族子弟的宴会,也从不曾在烟花柳巷中露过面,甚至有人透露,他的腹中除了几个老仆和上百侍卫,连个丫鬟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让人想起了昔日的太子府,也是如此阳盛阴衰,于是渐渐的,关于小郡王好男风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且越传越有鼻子有眼。

鹿鸣苑,正饿众人谈论的小郡王也在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喝酒,视线锁定在场中央的一位青年身上,不曾离开片刻。

赵三郎努力忽略背后那道锐利的目光,和平顺等人谈笑风生。

他年纪老大了,平顺膝下有儿有女,他却连个暖床人都没有。

本该娶妻生子的年纪因为训练耽搁了几年,又领兵出征,后来又带兵镇守燕州城,身边来来往往接触的都是硬汉子,倒是忘了娶妻这回事。

他的母亲,原镇国公夫人在两年前病逝了,大概是受那段失败的婚姻影响,这位夫人的想法与一般母亲不同,并不逼着赵三郎早日成亲,只是临终前,再三叮嘱他找个人过日子,无论男女。

赵三郎答应的很爽快,他并不是想成亲,只是没时间而已,若不是镇国公夫人的病情恶化太快,他本想在母亲闭目前娶妻生子,让她安度晚年的。

“今日是给忠勇侯的接风宴吧?怎么不见他人?”平顺四下张望,并不见张淳的影子。

两人关系不错,虽然这几年交集甚少,但他始终记得初见面时,那个活泼机灵的小孩。

赵三郎是知道他和王鼎钧的关系的,低声笑道:“怕是这会儿还在床上躺着下不来吧,哈哈……”

平顺老脸一红,也压低声音说:“不是说不在一起么?躲了那么多年,怎么还能凑一块?”

“这就是缘分啊!”赵三郎想起王鼎钧每回提到那人时咬牙切齿的表情,贼笑道:“有人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天下虽大,但王鼎钧如果真放不开,张淳能躲到哪去呢?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些年王鼎钧偷偷摸摸做了多少事,为了某人能回心转意,他可是下了大本钱的。

赵三郎心里想着这事,下意识地回了下头,正对上某人阴鹜的目光,眉头不可查地皱了起来。

他到底哪里得罪这位小郡王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是这副鬼样子?

“嗯?是他啊,倒是没想到当年那个爱揍你的小郡王也成长成顶天立地的汉子了。”

“就他?”赵三郎可真没看出来他哪里像顶天立地的汉子了。

众人皆道这位小王爷性格沉稳内敛,不显山露水,在他看来,明明是性格阴阳怪气,暴躁无常才对。

“听说他和郡主断绝母子关系了,具体因何事而起倒是不知。”

赵三郎微微有些震惊,问:“你从哪儿得来的消息?”

“国公府的消息自然比你灵通,不过此事知晓的人不多,你可别泄露出去,免得那些老臣又有话说。”

上一篇:我不要生小孩儿 下一篇: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