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娇(350)

作者: 董无渊 阅读记录

“珊瑚做什么鬼鬼祟祟的呢?”长亭一边说,一边接过那物件儿,“王家的帖子?”

因刚搬到建康来,许多事情都暂且被搁置了下来,嗯...说起来许多事情,其实真正被搁置下来的也就一件事儿——玉娘的婚事。

自去年长亭放出风声要把玉娘风光大嫁后,凑上前来刷个脸熟的也有,认认真真接触过的也有那么几家,也有的人家分毫不理会,十分的悠然自得,比如岳家。

准确来说,是岳夫人。

对于岳番的婚事,岳夫人一直秉持着一个观念那就是好男不愁嫁,她掂量着自家儿子的身价再估算估算女方家的身价,看看能不能卖上一个好价钱,要能卖个好价钱那就讨价还价一番,如若不能卖上个好价钱那就算了,大家伙的还是各奔东西,自谋前程吧。

而以前那个嘴里叼着狗尾巴草,浪里浪气的少年郎却一心只知偏安一隅,绝不忤逆母上。

这让长亭很心烦,叫玉娘很心塞。

长亭埋首打开帖子,眯了眯眼睛,抿嘴笑起来,“这位王太夫人才是个妙人呢。”

玉娘瘪瘪嘴,她一向不甚热络。

满秀红着眼睛蹙眉头一脸恍惚地瞅着长亭,长亭对这两姑娘也是够尽心了,这镜园所有的蠢人都在正院来了,满秀算一个,玉娘大智若愚...嗯,多数时候是愚的,碧玉和珊瑚也是愣头青...长亭边摇头边笑着道,“王家邀镜园十八日去淮河赏湖喂鱼。”

“我不去。”玉娘靠在暖榻上,像是赌气,“我不去,他们家想起来了就来戳一下我,想不起来就干脆啥都不管,这算个什么?老娘又不是嫁不出去,我们村里头的王大头过了三十才嫁的呢!”

长亭点点头,“胡大头,你休要跟我这儿再吃十年白饭。”

玉娘别过眼去,哼唧一声,正想开口说啥,却听长亭跟着轻声道,“...这哪儿是王家想起一出是一出呀,这分明是王家掐着时候在我跟前出现啊。”

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提醒长亭还有个前情敌,现劲敌岳番未娶亲呢!

第三百三十章 心机

第三百三十章心机

说实话,要说王太夫人不是故意的,长亭都不太信的,石宛这事儿虽说被刻意压下,没那么沸沸扬扬的,可这有点眼线关系的人家哪个不知道石宛做了件什么好事儿?王太夫人在这节骨眼上横插一杠子,简直是神来之笔,妙哉妙哉...

不过,真的不是她想多了吗?

长亭便笑起来,问白春,“...邀我赴约这不挺正常的吗?珊瑚将才躲躲藏藏个什么劲儿呢?”

白春也笑,余光瞥向玉娘,“珊瑚说王家来送帖子的人顾左右而言他地旁敲侧击了许久,就琢磨着想来问一问...”白春话到这儿,再瞅了眼玉娘,展眉又笑道,“问胡姑娘要不要一道去呢,若要一道去,王太夫人就让他们家王朗打马前行,若胡姑娘不去呢,王太夫人就多邀点儿人家...”白春话头再一顿,“比如能言善辨的岳夫人。”

嗯,完全完全完全完全不是她想多了呢。

长亭越发觉得这位王太夫人不仅是个妙人,还真是个聪明人。

“自然是去的。”长亭把帖子再递给白春,示意她收起来,“我们去,玉娘和张夫人也去。”

满秀再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哦,我也要去啊?我也要去呀?我去做什么呀?”

“去看我如何成功地将石宛嫁出去呀。”长亭莞尔一笑,顿觉生命充满意义。

十八日天晴,牵缰备马,庾三姑娘的马车摇摇晃晃地渐行渐远去,蒙拓奉令将她送出淮河以北,故而长亭带着满秀、玉娘还有小阿宁往流水船舫赴约去。建康天晴气清,盛夏将过,奈何天上仍旧挂着个大大的火红的太阳,长亭素来惧热,在马车上被这么一闷,闷出了一身汗,有气无力地端起茶盅喝了口温茶水,再整了整衣衫方下马去。

王家要宴客,故而包下了整间画舫,画舫外罩着纱幔,绸绫青纱漫天,绿水碧波在画舫之下,既有团簇锦鲤,亦有小荷初绽颜色极盛,几位身形颀长的小姑娘凑在画舫沿边掐着鱼食喂鱼,嬉笑打闹着,都还说着北地的腔调,穿着北地时兴的像镶边青玉色绦子高襦,实在和这青瓦灰墙的当真不算太配呢。

王家人一见长亭一行人进了画舫,王太夫人先慈和地笑盈盈地迎了过来,“这一路过来热吧?夫人赶紧喝口温茶!”

“热了得喝凉茶,阿婆!”王太夫人身边那姑娘笑靥如花。

“可不敢现在就和凉水,仔细烧胃。”王太夫人拍了那姑娘手背一行子,那姑娘便望着长亭笑了笑,隔一会儿再埋头吐吐舌头,很娇俏的模样,可又没有石宣那般不谙世事的神色。

王太夫人邀长亭坐了正席,赏花只是由头,拉关系定婚事才是目的。石太夫人说了几句寒暄的话,“...这年份,说是灾年荒年也不像,冬天有瑞雪,夏天无旱涝,可城外的流民是只见多不见少...三郎居被派遣出城镇压,我们家阿朗一直和三郎君在同一麾下,只怕也得跟去,建康也不太平呀。”

“总比邕州和幽州好吧。”下首有妇人跟着接话。

王太夫人话便紧跟着顺了下去,手上在剥桔子,撇了白色的经络,伸手递给了长亭,“邕州是谁在镇守来着?老身记得是岳三爷家的大儿子吧?”

第三百三十一章 心计

第三百三十一章心计

果不其然,话头顺理成章地就拐到了岳番身上,长亭回眸瞅了眼玉娘,玉娘正在与满秀凑在一块儿不知在说着些什么话,长亭回过头来同王太夫人笑道,“是岳三爷的长子镇守着邕州,名唤岳番,那位郎君也是干劲足得很呢,小小年岁前途无量呢。”

“长得也周正得很,人又老实,我看呀,哪家姑娘找到他才是擦亮眼睛找了的,有福气着呢!”王太夫人伸手一指还凑在画舫边儿上裙幔翩飞,三两站成簪花仕女图的小姑娘们,“只可惜我家的丫头们全都定了亲了,否则老身一张臭屁脸不要了也得跟着去岳家凑个热闹。”王太夫人顿了一顿,“老身乡野出身也没见过啥高贵人儿,照老话儿说,岳家小子年少有为,又仪表堂堂就是配个公主也不亏呢!”

老话是说了,哪家郎君好就是配个公主也不亏。

可人家就是说说而已,放这儿来说这话,可当真有个实实在在的公主摆在明面处的呢!哦,当然不是指年岁尚轻的嫡公主石宣,而是指如今一身黑,洗不白了的石宛,这谁要现在给新新上任的圣人一个面子把这烫手山芋给接了,石猛别说是封石宛个公主了,就是再划几块丰沃安宁的封邑给她恐怕也是使得的。

毕竟...这世上想带着青绿色的束冠礼帽成亲的男人已经不多了。

长亭接着王太夫人的话朝下笑盈盈地轻声说起来,“咱们圣人膝下可就只得一位嫡亲公主呢!如今是开朝大吉利事,得大操大办,叔叔伯伯家的姑娘,血缘若近点儿的,这别说册封公主了,如今册封个固国公主也不是什么难事呢!”

上一篇:独孤大人纪事 下一篇:金枝欲孽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