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独孤大人纪事(32)

作者: 晓色初开 阅读记录

男子在中间左脚始终点在原地,右脚则以左脚为圆心不停旋转,女子则绕着男子边舞边旋。

鼓点的节奏越来越急,那女子的披帛旋转开去,绕在女子身周,时上时下,时左时右,女子面目在披帛的飘忽旋转下渐渐看不清了。

宽大红裙被旋转得完全打开,如一朵盛放的花,从九天之上急速飘旋而下。

地上的落叶被风卷起,跟着裙摆打转,不一会就在地上形成一个缓慢转动的圈子。

独孤维唯兴奋地脸都红了,仰头问道:“这就是胡旋舞么?”

独孤绍棠应了一声,颇有些骄傲的说道:“你娘年轻时跳的比她好。”

“啊?真的吗?”独孤维唯圆睁双眼讶然道。

独孤绍棠好笑的揉揉她的头发,“这有什么好惊讶的,京城的贵族男女会跳各种舞蹈,什么胡璇舞、凌波舞、惊鸿舞、绿腰舞等等。”

“爹爹也会跳舞么?”独孤维唯问道。

独孤绍棠居高临下斜斜看她,一脸高深莫测:“那是自然。”

独孤维唯两眼放光,“爹爹教我。”

独孤绍棠点头“回去让你娘教你。

此时场中舞蹈已是尾声,那男子在鼓点快到极致时,突然停下,一把抄起女子的腰,单臂伸展飞速旋转几圈,同乐曲一起猛地停下。

周围暴起一阵如雷的喝彩声。

独孤绍棠牵着她的小手往回走,出了林子,混入熙来攘往的人群。

人流中一名三十来岁的瘦汉子不经意向这边看过来,视线扫过独孤维唯腰下缀着的妆刀时,脸上的神色陡然变了,随即若无其事撇开视线。

独孤维唯今天穿了一身烟罗紫色的上儒下裙,腰上缀着正是那把削铁如泥的妆刀,金黄的色泽,缀着同色璎珞,被紫色的裙子衬托得异常醒目。

“我们大魏人都爱跳舞吗?”独孤维唯毫无所觉,心思仍旧停留在舞蹈上。

“不止大魏,周边的南诏人、回纥人、吐蕃人,比我们大魏人更善歌舞。”

“除了胡旋舞,我们大魏人都爱跳什么舞?”

“这可多了,举行仪式时跳驱邪舞、傩舞,军中有剑舞、魏王破阵舞、兰陵王入阵曲,京都长安时兴惊鸿舞、绿腰舞。”

独孤绍棠弯下腰,对独孤维唯说道:“起风了,别说话,仔细灌一嘴巴冷风,回头有机会爹爹带你去看。”

独孤维唯回头灿笑:“好啊,好啊,爹爹说话算话,可别忘了。”

“嗯,一定不忘!”

人渐渐少了,父女两个上马,踏上归途。

杜岩骑马跟在二人身后,走了一段路突然回头看去,身后人群中有的挑担而行,有的扶轿而出,有的悠闲度步,有的匆匆赶路。大家各行其事,看不出异常。

再走出一段路,人就越发少了,杜岩又一次猛然回头,人群依旧如故。

直到几人挥僵催马加快速度,那种被人盯着,芒背在刺的感觉才消失了。

杜岩虽没发现盯梢的人,但多年江湖经验告诉他,刚刚有人在偷偷观察他们。

但这只是他的经验而已,类似于心灵感应,没有任何证据,他也不好大惊小怪告诉主子,只是自己越发谨慎。

☆、第二十六章 都督大人的教育方式

独孤维唯的生辰在冬日。

沈氏怕小孩子太娇宠折了福分,是故女儿的生辰都没大办过,只一家人聚聚,最多请几个独孤维唯的小伙伴热闹热闹而已。

今年的生辰也是如此,沈氏派人接了杨小胖、虞珲、高妍妍、秦姝、范小五等几个和独孤维唯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到都督府玩。

魏延嗣倒是没来,沈氏自打被独孤绍棠说了一回,再见小郑氏就看都不看一眼,也就不会接她孙子到府中。

独孤维唯将近一年都没跟沈氏出门应酬了,见了小伙伴们乐得不行,因要显摆这些日子学习的射箭功夫,就把人都带到府里的小校场玩。

男孩子天生对兵器感兴趣,今日来的还都是武将家的孩子,刀枪剑戟都不陌生,各自抄了刀剑在手,胡乱舞了一阵。

眼看就要拉开架势对练,独孤维唯忙拿比赛射箭岔开了去。

刀剑不长眼,小孩子没个轻重,若不慎伤了哪个,都督府可交代不过去。

自打因调皮挨了顿打,还害父母吵架,独孤维唯总算长了点记性。

她让下人把自己平日练习的小弓小箭、手弩、弓弩一股脑取来,分给小伙伴们玩。

行军司马范琦有六个女儿,夫人在四十多岁才生了独子,今年才两岁。

范琦是个豁达开明的,没生儿子之前把女儿当男孩教养,因此范小五也颇能射几箭。

高妍妍跟秦姝是不玩的,只在一旁观看。

高妍妍的母亲一项把女儿往贞静处培养,高妍妍小小年纪总是安安静静温温柔柔的,且总觉得自己比独孤维唯大两岁,是姐姐,平日对她多有忍让照拂。

独孤维唯也就不好意思为难她。

秦姝可就没高妍妍的待遇了,独孤维唯双眼一瞪,她就乖乖上前,让好为人师的独孤维唯教她射箭,还被嫌弃太笨。

秦姝不满道:“我本来就不喜欢,是你硬让我学。”

“你又不是文官家里娇滴滴的小姐,怎能不学射箭?这也太丢你爹爹的脸了!我好心教你,不收你束脩,你还不乐意了。”独孤维唯叉着小水桶腰,鼓着胖乎乎的包子脸生气。

高妍妍被她的模样差点逗笑,也没在意她的话连自己都打击了。

眼看小霸王要发飙,秦姝只好委委屈屈咕哝道:“好嘛,好嘛,我认真学还不成吗。”

去年就因为没听她的话,独孤维唯就给秦姝塞了条蚯蚓在手里,吓得人差点没晕过去。因这事秦姝打心眼里怯了独孤维唯。

晚上独孤绍棠归来,送了独孤维唯一把能折叠的袖弩。弩下有扣环,可以扣在手腕上,两翼折叠后收拢在一起,和弩箭一起缩成和小臂差不多长短的长条形。

袖子放下后,在外面看不到半点端倪。

独孤维唯欣喜不已,就是夜里睡觉都不肯取掉。沈氏怕夜里翻身搁着身子不舒服,嘱咐叮叮趁她睡熟后给她取掉。

按大魏习俗,不管男孩女孩到了五六岁都要入学。

这是从大周开国女帝时就传下来的。虽然周朝时期政治糜烂,大多数孩子都在学里混日子,但这一习惯却保留下来了。

女帝认为女子的教育同样重要。孩子幼时多是母亲教育,若母亲没有一定的学识,不知礼明理,怎能教育好孩子?

因此鼓励女子入学,甚至入仕。初始时,很多老学究自然反对,但时间长了,便慢慢视作常态。沿用至今,一百多年传承下来形成了惯例。

也因此从大周开国女帝开始,社会风气就相对开放,男女之间也没太多避忌。对女子也比较宽容,女子和离再婚,寡妇失偶再嫁都是常事,人们屡见不鲜。

弁州府的官员子弟到了年龄也都是要入学的。然沈氏跟独孤绍棠商量后却没让独孤维唯入州学。

上一篇:邪王宠妻之神医狂妃 下一篇: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