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姝(298)

作者: 若相姒 阅读记录

顾砚龄闻言微微一笑,萧译已然转身对檀墨道:“你们在前面的宫门口等我们。”

檀墨自然明白,连忙招呼抬轿的人先走,甬道里安静而幽长,两边的石柱宫灯将这一条道路点亮,由着二人并肩而行。

“今日慈宁宫寻我去。”

陡然的声音微微响起,顾砚龄轻轻侧首,便见萧译的神色淡然而认真。

“何事?”

听到顾砚龄的话,微微轻哧的声音响起,随即顾砚龄便看到萧译颇为冷淡道:“只怕太后想要做媒,将安宁县主强送进咱们的毓庆宫。”

顾砚龄眸中微微凝笑,果然被她猜中了,在郭太后将那虎威将军孤女养进宫,她便觉得不似好心,毕竟,郭太后可不是那般怜悯娇花的人。

“哦?”

顾砚龄故意挑眉笑道:“难道不是想强塞进你宫中?”

萧译闻言转过头来,看着少女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嘴边的笑意越发宠溺。

“毓庆宫是你和我的。”

萧译的话温暖而认真,仿佛一双轻柔的手抚过她的心,顾砚龄微微顿下步子,抬头看着萧译道:“那你是怎么回的?”

萧译闻言眸中浮笑,不紧不慢却又正儿八经道:“我建议太后为安宁县主选个上门的佳婿。”

“噗嗤——”

顾砚龄被萧译这副样子逗笑出声,几乎一瞬间便能想到郭太后气滞的模样。

可笑着笑着,顾砚龄又渐渐感觉到了一股温暖的暖流,看着萧译的眸子也越发温柔起来。

“此事我会处理,你无需担心,我毓庆宫除了你,不会要他人。”

听到萧译认真的声音,顾砚龄的唇角轻轻的勾起,随即抬手温柔的替萧译理着衣襟,二人的距离渐渐被拉近了。

“你是皇长孙,这些事情不该你替我处置,你便好好地安心处理前朝的事务,此事我来,你只管放心。”

萧译闻言微微一愣,不由想说什么,可低头间看到少女笃定而认真的眸子,顿时暖化了一般,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离宫门还有些距离,走久了伤腿。”

萧译看了眼幽深的甬道,随即温柔地看向身旁,不由分说的便上前微微侧身,弯了弯腰道:“我背你回去。”

顾砚龄见此不由一愣,随即失笑道:“那像什么模样,明日传出去岂不是叫人多说。”

“无人会传,这条路上的人也不多。”

说着萧译微微侧首道:“我早就想这一日了,今日也算让我寻到机会了。”

眼看顾砚龄还在顾虑,萧译已然出声道:“不然今日我可不走了。”

听着这难得孩子气一般的话,顾砚龄不由觉得无奈,却又小心地看了眼四周,见的确空无一人时,这才犹豫地上前,轻轻将手搭上去,伏在了萧译的背上。

下一刻,萧译便温柔地起身,背着她慢慢走在甬道间,灯光将二人重叠在一起的影子渐渐拉长。

“这样的路,我想走到下辈子。”

听到耳畔传来萧译低沉而认真的声音,内心微微触动,顾砚龄眼中微热,却是溢出笑来,无声地看着男子的侧脸,一点一点的勾勒那每一个熟悉而温柔的弧度。

他的温暖,从来都只属于她。

这样,便够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斗法

翌日,元皇后立在慈宁宫前,微微抬头看着匾上鎏金而庄穆的大字,随即覆下眼来,将右手搭在大宫女瑞春的手上,微微昂首,不紧不慢地走了进去,宫内的宫人一见着皇后的凤驾,都默然而恭谨地推开两边,小心翼翼地躬腰行礼道:“皇后娘娘。”

元皇后目不斜视地一路走到殿前,当看到急着迎出来的榆嬷嬷,这才略微顿了脚步。

“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

元皇后淡淡“嗯”了一声,唇角不易察觉地划过一丝平易近人道:“起吧。”

当榆嬷嬷起身时,元皇后微微侧眸看向宫殿内,这才转而问道:“太后娘娘可还好?”

“好,好着呢。”

榆嬷嬷满脸堆起亲近的笑意,颇为有礼道:“太后老人家正在殿里等着娘娘您呢,您请。”

看着榆嬷嬷伸出手来,元皇后略微点头,便直直走了进去,一路到了殿中,便瞧着郭太后正倚靠在软塌上,周围的侍婢皆恭谨侍立着不出一声,唯独一个身姿温柔的女儿家站在不远窗下的一处高几前,左手侍弄着一株雪白的菊花,花心中是微微的黄蕊,花丝一条一条垂了下来,犹如绽放的烟火一般,高洁却又尽显娇态。

少女穿着一袭分粉如烟霞的十二幅月华裙,每一个裙褶间色泽淡雅而绚烂,衬的少女背影更为温柔端庄,右手间,少女手中捏着一柄银剪刀,轻轻修剪着多余的花枝,看起来倒是一幕别致的风景。

郭太后微睁着眼,唇角慵懒地勾起,抬了抬手亲切的示意道:“将你手边那花枝修一修——”

少女闻言微微侧首,随即含笑的移了移手修剪,郭太后满意地点头道:“嗯好,这样修剪才将这‘玉娘子’的姿态衬出来了。”

“都是太后指导的好。”

听到少女的话,郭太后含笑道:“别看哀家老了,可侍弄这些可不比花房的人差,哀家这辈子圈在这宫中,旁的做不了,也就这些花花草草与哀家作伴了——”

郭太后指了指满殿的花草道:“她们,可都是哀家的贴心人儿。”

窸窣的脚步声响起,元皇后携着众人走进殿来,郭太后顺着声音看过去,当即要坐起身子,少女见此忙放下手中的剪刀,上前扶起郭太后,郭太后亲和地拍了拍少女的手,笑着看向元皇后道:“皇后忙,哀家还教你来,可没耽误什么罢。”

“母后说笑了。”

元皇后笑着亲自上前扶着郭太后坐好道:“若非六宫事务,儿臣早就要来看母后,今日才来,还望母后恕儿臣的罪。”

郭太后亲切的将手覆到元皇后手上,随即道:“坐吧。”

榆嬷嬷亲自搬了椅子在榻前,元皇后顺势而坐,刚饮了一口茶,便听得少女好听的声音。

“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元皇后轻轻将茶盖盖上,看了眼眼前的少女,随即出声笑道:“这便是安宁县主吧。”

“是啊。”

听得郭太后的话,元皇后将茶搁到案上打量着少女道:“是个妙人儿。”

少女唇角含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可随即元皇后便转而问道:“太后这几日身子可好?儿臣娘家送了些好东西,我让人带来了,母后也尝尝。”

“难为你了。”

郭太后含笑看了眼元皇后,余光中瞥了眼身旁的少女,终究在元皇后开口前先道:“哀家这把年纪倒没什么,倒是阿译,才是哀家的心尖儿。”

“后人自有后人福,母后可别为他们忧劳,让他们自己倒腾去。”

听到元皇后随性的话,郭太后率先道:“嗳,到底是咱们大兴的皇长孙,哪里能跟平常家的孩子样。”

上一篇:重生之非你莫属 下一篇:师妹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