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姝(218)

作者: 若相姒 阅读记录

窸窸窣窣的衣袂摩擦声下,众人退了个干净,沉默了片刻,谢氏舀了一勺饮下,淡然出声道:“宫里又出了个热闹事。”

座下的少女原本刚抬手去探几上的茶盏,闻言指尖微微划过茶盏,转而看向上座的谢氏,颇有几分兴致般,唇角微微一翘。

“母亲可是听说了什么。”

谢氏抿着淡然的笑,将手中的小碗搁回案上,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抬起眼眸时,分外平静。

“翊坤宫你姨母来信,如今的后宫又添新人了。”

说着谢氏微微坐起身子,右手扶在扶手上,左手轻轻拨弄着右手腕上的碧玺珠子,淡淡挑眸继续道:“前些日子昭懋长公主邀请圣驾前往长公主府游玩,席间有一女子不仅弹得一手好琵琶,更是嗓音美妙如莺,使得圣心大悦,当日便随同圣驾回宫,得了个贵人的名分,赐居储秀宫。”

顾砚龄闻言不由微怔,一个非官宦出身的女子,又非选秀出身,入宫便能越过那些不入流末等品级,封至贵人,已是大兴历史上少有的景象,从前也独独只有先帝时期广陵王的母妃李淑妃才得此殊宠,然那时李淑妃也只是从浣纱女越为美人罢了,更何况如今的储秀宫并未居旁人,让其住进去,便是独享一宫,这般待遇俨然盖过了从前的李淑妃。

可见,母亲口中的这个女子,必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了。

“如今圣上下了朝,政事一休,除了修道的时间外,多是将赵贵人召去乾和宫弹琵琶唱曲,带上昨日,已是一连三日歇在了储秀宫,不仅后宫嫔妃多有微词,就连元皇后,也有些不满了。”

顾砚龄闻言唇角微微一抿,可惜人是从昭懋长公主府走出去的,即便是再有不甘和嫉恨,宫中的嫔妃也不得不掂量权衡一番,毕竟,在建恒帝眼中,这个长姊可是这世间唯一亲近信任,又有着同一血脉的人了。

“这样优秀的人,想必也让昭懋长公主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了。”

谢氏闻言淡然侧首,看了眼远处的插瓶,唇角微微勾起:“不仅如此,这赵贵人的册封礼也颇得圣上关心,听你姨母说,这册封礼中的规制也是不小,如今那赵贵人风光得意,储秀宫的门槛都要被后宫的嫔妃们给踩断了。”

顾砚龄淡然一笑,在后宫中从来如此,即便心中已是嫉恨不已,恨不得当即除去,面上该奉承,该巴结的还是不得不去做,因为,你不做,旁人便会去做,一旦你被孤立,便只有被踢出去的份儿。

顾砚龄心中觉得略微讽刺,耳畔却传来了谢氏的声音:“如今赵贵人的风头俨然盖过了同日封妃的和嫔了。”

和嫔?

顾砚龄眸中微微一动,随即抬起头来,却正对上谢氏颇有深意的眸子,察觉到座下少女的诧异,谢氏并不奇怪,反倒是悠然道:“长公主这个迷雾下的好,要不是皇后娘娘知道她的脾性,一直盯着她入宫的举动,险些让人只看到赵贵人这个马前之卒,而忽略了她身后的和嫔,或者说,是如今的和妃了,听闻还是礼部左侍郎给圣上提的建议,直说新年方过,眼看新的选秀又将至了,宫里的贵人们也该晋晋位分了,这一次不仅赵贵人和和嫔,还有几位位分低的也有所晋封,只不过和嫔诞下皇子,因而荣登妃位罢了。”

顾砚龄闻言轻哧一声,在权力的这条道路上,昭懋长公主也算的上是不屈不挠了。

一边想着法子拿捏十四皇子的生母,一边又将赵贵人放进后宫,想着将这水搅混了,旁人便只看到满是威胁的赵贵人,便不将升至妃位的和嫔当做靶子了。

“阿九听闻和嫔性子怯弱,如何会轻易上了昭懋长公主这条船?”

谢氏唇角淡然一勾,随即缓缓道:“以着昭懋长公主的性子,其中只怕免不了恩威并施。”

说到这儿,谢氏看了眼身旁的徐嬷嬷,徐嬷嬷微微颔首,从袖中抽出一封烫金帖子,递至顾砚龄眼前。

顾砚龄伸手接过,打开一看,便听得谢氏道:“昌平大长公主此次于公主府要举办一场桃花宴,向京城中的贵女们,和颇有才学的公子们都递了帖子,此次不仅你和朝姐儿,你表哥与涵哥儿也都得了帖子,到时你们一同前去,倒也有个照应。”

说着谢氏斟酌了下,颇为平静的看向顾砚龄道:“如今你表哥进京赴考,定是会留在京城任职,这成家之事,在你表哥入京前,你外祖母他们便已与我说了,此次恰好可相看相看。”

顾砚龄闻言点了点头,唇角难得勾起笑意道:“昌平大长公主在京城颇有贤名,此次必是将京中的好姑娘都云集了,确实是难得的好机会。”

见少女如此赞同,谢氏不由也抿嘴一笑,随即道:“涵哥儿,朝姐儿的年纪也不算小了,如今也可瞧瞧,尤其是涵哥儿,如今二房的情形这般,不能在姻缘上再拖累了他。”

“至于朝姐儿。”

谢氏抬头,眸中微微沉吟了一番,这才道:“虽说从前骄纵,如今却也懂事了许多,三月虽掌事,到底没有能力管朝姐儿的亲事,老太太的意思,让我们此次也替朝姐儿选个好的人,否则,若是等到你三婶出来,朝姐儿过了十四,再相看就晚了些。”

顾砚龄听了微微点颌,顾砚朝再骄纵却也没有坏到骨子里,谢氏若是能亲自帮着相看,于顾砚朝的将来的确是件好事,原本她们大房与三房也没有如二房那般水火不容,略施援手,也能让人看出大房的大度。

“顾砚锦,祖母未有提及?”

陡然听到少女的话,谢氏眸中微微一冷,随即笑着道:“如今你祖母最不愿提的便是二房,即便是要替她寻,也不会找我们。”

第二百零三章 提醒

桃花宴这一天是一个晴朗的春日,抬头而看,阳光明媚,高高地挂在碧蓝的空中,绽放着和煦的金芒,偶尔一抹浮云遮掩,颇有犹抱琵琶的美态。

离正午尚早时,昌平长公主府门前已是整整齐齐地停放了许多的车马,从马车上娉娉婷婷走下来的少女们皆由长辈陪着,偶然碰到熟识的女儿家,便一同笑着相扶而进,少年郎们此刻也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进,只一阵风起,便能看到满目的桃花瓣陡然飘至墙外,拂起众人的衣袂裙摆,悠然间更为心旷神怡。

就在众人热闹攀谈,结伴而进时,一阵勒马的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无意地侧首而看,却是不由被眼前的一幕所惊滞。

只见两个挺拔俊朗的少年高坐于马上,着朱青色锦袍的少年笑容如此刻的阳光一般灿然,右手执缰绳,转头似与身旁的少年说了句什么,看起来洒脱而随性。

然而其身旁着一身月白锦袍的少年却更是叫人意外而喜,容颜之俊美,只怕堪比那掷果盈车的潘郎,此刻他听了那青衣少年的话,唇角微微勾起笑意,身后的阳光落在其身上,竟真是温润如玉佳公子。

这般卓然的少年郎京城不过见到过两位,一位便是当今建恒帝的皇长孙萧译,只不过萧译性格清冷,就像是一汪澄净的湖,从未见过他喜形于色的一面,仿佛永远都那般淡然。另一位便非“京陵公子”薛原莫属了,无论何时,给人的感觉,都像是一阵微拂的清风,温文尔雅,却又体贴入微。

上一篇:重生之非你莫属 下一篇:师妹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