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良颜(238)

噗!

所以她果断决定,无论十二皇子存了什么坏心眼,她假装没来癸水的幼女都不会吃亏。

其实像她这个年龄的,癸水没来的大有人在。杏雨比她还年长一岁,至今也没来。

她从去年初潮至今,癸水也才来过三次。嘿嘿,一年里只有三次,某人就遇到一次,这机率要有多幸运!

玲珑从没有细细想过癸水的问题,她没把这个放在心上。前世她也是这样,后来渐渐长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癸水就正常了。

次日便是进宫的日子了。冯氏有病,二太太又随金政在任上,璇玑又是嫁出去的女儿,金家也只有金老太太是命妇。

玲珑待字闺中,是要由家中长辈女眷陪同进宫的。

虽然金老太太很担心玲珑会祸殃池鱼,但无可奈何,还是由她亲自带着玲珑进宫。

踏在通往永华宫的汉白玉石阶上。金老太太每上一个台阶就在心里骂一句死丫头。

说起来,这还是金老太太第一次进宫。

公卿之家的女眷逢年过节都要进宫给皇后请安,但官宦人家却只有在京的三品以上命妇才有进宫请安的资格。

金老太太的两个儿子都是五品,她又多在江苏,因此还是头回进宫。

如果不是这个死丫头闯了大祸,这对金老太太而言,会是一件风光之极的事。足够她显摆的了。可现在呢,金老太太有种赶赴法场的感觉。

且,她老人家让人服侍惯了。平日里都是有丫鬟婆子搀扶着,可进宫去不能,就像这长长的汉白玉石阶吧,金老太太走得气喘吁吁。

玲珑搀扶着她。可她老人家早把玲珑当成惹祸坯子,重重甩开孙女的手。提起厚重的裙子自己走。

到了永华宫外,早有女官等在那里,让她们先候着。

金老太太正眼都没看玲珑,梗着脖子却哈着腰站在那里。那姿势很可观。

玲珑虽说挺聪明的,可她愣是没想明白金老太太为何这样不高兴。

前面说过,金老太太自以为是。认为是顾嫣然在皇后娘娘面前告状,皇后娘娘宣玲珑进宫是要替准儿媳妇出头。

这种可能性在玲珑看来。简直是啼笑皆非,因此她高估了金老太太,她没想到金老太太还真是这么想的。

等了大半个时辰,才有一位穿着水蓝色宫装的女官姗姗而来,宣金老宜人和金五小姐晋见。

活了两世,玲珑不是第一次来到皇宫,但却是头一回没买门票就进来了。

嗯,以前她去的都是早就变成旅游圣地的皇宫。

所以玲珑很玲惜这个机会。

她只是商户之女,父亲也只是五品小吏,正大光明进宫的机会,今生可能也只有一次。

但偷偷摸摸进宫的机会,那就是未知数了。

你猜对了,对于一个活了两世的小贼坯子来说,她把这次进宫当成了踩点。

虽然欧阳嬷嬷告诫了,进宫就不能东张西望,可她虽然眼观鼻、鼻观口,娴静温婉,可这一路上走进来,她已经把路线熟记于心。

等她长大以后,功夫练得差不多时,她就学师父那样,进宫走一圈儿。

稍一走神,玲珑便看到引路的女官正在不动声色打量她,这打量也是各有不同,皇后身边的女官,就连打量人,也是不显山不露水,如果不注意,还真是察觉不到。

玲珑微微一笑,道:”有劳女史带路。“

那女官见她并不像以往那些初次进宫的闺秀那样紧张局促,不由得对她多了几分好感,含笑道:“金五小姐,奴婢静宜,就是这永华宫里的,金五小姐不必客气。”

压根没提金老太太。

金老太太就有些不悦,皇后也真是不会调理下人,连尊老都不懂,没见她这么一位老人家就在旁边啊,竟然眼角子都没给她。

这是玲珑第一次见到皇后。

坐在玫瑰椅上的皇后和她想像中有些不同。穿着淡紫色妆花褙子,明黄色绣金边的罗裙,梳了朝仙髻,戴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已有些年岁,保养得宜,但凤目下却略显乌青,脸上也带了倦意。

行完大礼,皇后便对先前引路的静宜女史道:“那就是金五姑娘吧,让她过来,给本宫好好看看。”

玲珑半垂着头跟着静宜走上前去,与皇后只有两尺的地方站住,垂手而立。

皇后细细打量着她,笑着对静宜道:“还真是个美人坯子呢,看着是个有福的。本宫怎么看她有几分面善呢?”

静宜微笑道:“昔年永安伯府冯家的嫡小姐,就是金五小姐的母亲。冯氏常随永安伯夫人进宫,您见过的。”

皇后恍然大悟,笑道:“难怪呢,原来是冯氏的女儿,静宜你倒是好记性。”

静宜便道:“皇后娘娘以前曾经赞过冯氏端庄娟秀,奴婢这才记得。”

能在皇后里风调雨顺二十年的,个个都是人精。静宜的话字字句句滴水不漏。

皇后重又打量着玲珑,问道:“多年未见,你母亲可好?’

永安伯冯家早已没落,如果不是静宜说起,皇后早已不记得昔年在贵女圈中数一数二的冯婉容了。

两个舅舅死得不明不白,袭爵旨意一直未下,这和削爵也差不多了。玲珑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便道:“承蒙皇后娘娘惦念,家母生病多年,府中如今是祖母管家。”

皇后秀眉微动,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可惜了。”

一一一一一一

第二六八章 不懂

皇后又问了问玲珑的年岁,可读过书,玲珑一一作答,她虚岁十三,在江苏时跟着女先生学过《女诫》、《列女传》。

皇后笑着点头,似是对她的回答颇为满意,让静宜取过一卷画轴,两个小宫女将画轴展开,皇后瞥一眼那幅画,对玲珑道:“本宫听说金三老爷是两榜进士出身,那五姑娘想来也懂丹青吧,看看这幅画,画得可好?”

玲珑心里一怔,看来花雕说得没错,皇后还真是想要考评一番。

她可不是施萍素那样的才女,也并非像陈枫出身书香门第。金家的女儿们也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能看帐本,却不懂字画。

但前世玲珑是学过的,像她这种高端洋气的贼,如果对字画一窃不通,那就只能上当受骗了。

可她不想在皇后面前有所表现,表现好了那就要给皇帝或皇子们当小老婆了,切!

玲珑煞有介事看看那幅丹青,心里却直摇头,还以为这会是一幅名家之作,再或者是宫廷画师的作品,可全都不是。

当贼的品评一幅画,和正常人类是不同的。

他们先看上面盖了多少印章,有多少位名字品评过这幅画,然后才会仔细去看这幅画画得如何。

也就是说,当贼的先要看这幅画的价值。

玲珑也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画十有八、九是哪个妃子闲来无事的习作。

说不定就是皇后自己画的。

有价无市!

毫无偷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