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卿本贤妻(760)

作者: 谢其零 阅读记录

包房里,苏氏就看着姜王氏奉承的说话,挨个夸人,只有宋江氏被夸的是浑身喜洋洋,苏氏因为听了贾兰芝的诉说,先入为主,就格外觉得她太假。

白姑太太也是应酬场上的老手,但说话笑容都很让你舒服,就是夸你,你只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心里回想她说的太对了,可姜王氏却让苏氏起鸡皮疙瘩。

苏氏想,可能就是受了贾兰芝信里所说影响,看看侯夫人不自然的神情,苏氏偷着笑了。

外面看不到,这里,菜品一上来,就是很有特色,就是盘子都是清一色的各种花的图案,荷花,芙蓉,牡丹,苏氏还看见了个百合花。

盛粥的大碗是碧青的大碗,反而是洁白,映的那粥看着都有胃口。

这些可不是苏氏说的,对于这么细节的餐饮方面,她又没做过,哪里能想出来,给古人的智慧点赞。

等推着小车进来,侯夫人几个更惊奇了,苏氏介绍道:“这个是想吃哪个就拿哪个,这样就不用看菜牌了,品种多,菜牌上看了也不知道是哪个。”

小儿见苏氏拿了一个,就报菜名:花开争艳叉烧包一碟。

刚放下笼屉的苏氏差点笑场,什么名吗?

侯夫人也新奇的拿了一笼,小儿继续报菜名:层层叠叠黄金塔。

荷叶清香糯米鸡……

步步高升萝卜糕……

好运年年鲜鱼饺……

那几个听了觉得很是好菜名,苏氏是肚里要抽筋,太乐了,都谁想的菜名呀,客人看了菜名,能不图个好意头吗?

这会来的人,就注意在吃上面了,太新奇了,味道又好,花样都是没见过的,都是吃的津津有味。

爷们都没进来,屋里几个都吃痛快了,就是苏氏都感觉到了遥远的记忆里的那些念想。

因为男人聚堆,肯定是话多又喝酒的,苏氏她们就吃好了回府,只是让伙计给里面也说一下。

姜王氏殷勤的把每个人都送上马车,还极度热情的说改日登门拜访。

苏氏是和侯夫人同上了马车,进去后,侯夫人先是说那个姜王氏有点,然后就没说下去,继而说起刚才的饭食来。

回府后,苏氏都要午睡了,三老爷回来了,也是满脸的喜色,进屋就说道:“锦娘,没想到,周六做的不错,锦娘给的方子好,来的人没有不夸的。”

“我可就是给了些简单的方子,谁知他们能琢磨出这么多花样,怪不得推了这么久才开业,肯定是研究花样去了。”

三老爷自己换衣服,说道:“要不说人要是想干事,用心就能干成,这下,周六可就要让京里人吓一跳了。”

“就是那菜名,都是谁想的,可我笑死了,又不敢笑出声,硬憋着,肚子都抽筋了。”

“我也问了,周六说是请了个举人,嘿嘿,没想到呀。”

三老爷坐在床边,突然拍了下脑门,“我说忘了啥,本来进门就想给锦娘说的,是那周六,说老晋王分给他一个庄子,不大,但有个温泉,当初是因为他小时总生病,经常在那泡着,周六说把那庄子送给我,是送我上马车偷着给我说的,因为那个庄子就挨着旻庄后山边上,周六说忙过这几天就找我过手续。”

第865章 乐从和,和从平

苏氏一听这话激动了,当初修建旻庄时她就遗憾没个温泉,不然自己泡泡享受下多好。

“那可是个好庄子,周六怎么舍得给老爷了?”

“不知道,周六说忙过这几天来找我,我纳闷,那个庄子,可是没什么人知道,老晋王的产业,那得是先帝早先给他的,这皇家的东西可不好沾边。”

苏氏一听这话丧气,是呀,好东西是想要,就怕烫手。

“先不管,听了周六说啥再说,不行我给银子买了还不行?给我儿子养身子用的。”

苏氏刚想说哪有银子,话到嘴边咽下了,成不成的,别提那话了,免得老爷又说找堂舅借去,三房混的成啥了,三天两头借银子。

“大哥今天给我说,过了端午给保文几个记族谱,锦娘给他们交代好,我到时要把生辰都写给大哥。”

说到这,苏氏想起从和的名字来,准备开始忽悠。

“老爷,能不能把儿子名字就改成谢从和?老爷不是说要多叫叫才好吗,家锭,太沉了,儿子那个脾气,就该对应从和,平和、温和,才对吗,老爷不是说什么乐从和,和从平,那肯定就是和平、从容,我是盼望儿子就像老爷说的那个什么乐从和,一生平安、顺和,咱闭眼都能放心。就是儿子都说他叫谢从和,不叫谢家锭,不如趁着这次机会给儿子改了,”

三老爷听了太太的胡扯,笑道:“我没啥,大哥肯定不同意,哪有名字改来改去的?”

苏氏继续:“老爷就说法师给起的名还不好吗?再说,从和那个脾气,要是大了不愿意这个名,跑去找大哥,大哥能收拾住他不?别从和自己去祠堂乱改,那才叫人头疼哪。”

三老爷听太太那么一说,头皮发麻,儿子真要那样,可就要跪祠堂了,那可就更麻烦了。

“要不儿子回来问问,他选好了,将来不能反悔。”

“行,问了儿子再说,儿子说要改我就找大哥,大哥要是不同意,让大哥给儿子说。”

哈!那侯爷准的同意。

等从和放学回来,还拿出今天写的字给父亲看。

苏氏看到从和拿出的一个书册,上面就有谢从和三个字。

苏氏拿起问道:“从和,这谁写的?”

“黑脸师叔写的,给我和子旦哥哥子昼哥哥都写了。”

黑脸师叔就是那个总是脸沉着的和尚,也怪,从和反而怕他。

“儿子,那你咋没给师叔说你叫谢家锭的?”

“我不叫谢家锭,我叫谢从和。子旦哥哥笑话我是光腚小儿,再说我就揍他!”

说完还握紧拳头做个要打人的姿势。

三老爷脸色马上不好了,“那就叫谢从和。”

说完拿起那本书册往外走,撂了句:我去找大哥,就出去了。

侯爷正和夫人笑眯眯说话哪,外面下人报说三老爷在书房。

侯爷就和夫人说了声,去了书房。

一进去,就见三弟递了个书册,侯爷还想,就几个儿郎的生辰还弄个书册,小题大做。

接过来一看,是小儿启蒙书籍,侯爷纳闷,看向三弟。

三老爷指着封面说道:“大哥看这,谢从和,法师给起的名。”

侯爷笑道:“今天听你大嫂说了,要多叫叫好,让我说从和那个什么旻山好,还弄了什么旻福旻雕的,好像都是十一侄子的铺子。”

“我让大哥看谢从和,怎么跑到旻雕那去了。”

侯爷一噎,好久没听三弟这么说话了。

“谢从和咋了?”

“不是过了端午开祠堂给孙辈上族谱吗?顺便把谢家锭改成谢从和。”

“胡闹!哪有上了族谱再乱改的?”侯爷瞪眼,“从和就当是字,将来不用再取字了。”

上一篇:念君欢 下一篇:林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