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卿本贤妻(10)

作者: 谢其零 阅读记录

谁愿意成天面对一个紧紧张张的人?

宁愿面对三姑奶奶那样的,毕竟她没坏心眼,虽然有时傻缺了些,但总是率性真我的,在她面前是轻松的,不像儿媳,她的小心紧张弄得你也紧张不舒坦。

自己三个儿子,老大有点话多,老二慢性子,小儿跳跃些,都不算出格,也不是那出彩的人。找的媳妇算是满意。苏氏只想他们自己把日子过好,平庸的人就过那无禄的日子。

大媳妇出自太仆寺卿家的二老爷的嫡长女,做事还算有条有理,二熄是一翰林家庶出老爷的嫡次女,不知是因为出身问题,还是自己性子,就不如大熄大方。

苏氏想就不知三儿会娶个什么样的,不管什么样的,我是盼着他们自己相合的,也好早生几个儿女站住脚。

在这儿是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少了,总是自己都感觉要矮人一头,就拿二嫂来说,自己是庶出,也只有一个儿子,她自己总也觉得在嫂子弟妹面前低人一头,遇事更加的抓尖要强的,其实只是想掩饰心里的自卑。原本就不是个明白人,又在大嫂弟妹都三个亲儿夹击下,更显得她无能似得,她也就最快的速度变成死鱼眼睛了。如果她四儿三女,你看她绝对不是如今模样,估计满脸得意满身骄傲。

也有本来是个明理自强的女子,嫁给一个身边一堆烂帐的糊涂人,再八面玲珑,再明辨是非,也无法在淤泥里保持本心,不是变形记就是黯然度日。王熙凤就是如此例子。

苏氏总是希望进门的儿媳,不要像自己这样,自己没指望有的情爱让媳妇们得到些吧。丈夫不喜,作为妇人也可怜,男子可以另找真爱,女子却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真真爱爱的过,那在遭着是什么样的罪,才能还精神抖擞的继续活着?

苏氏是再生人只是自己觉着和搭伙人过日子而已,可哪个小娇娘不是怀着憧憬嫁进来的?哪个不是渴望得到丈夫的钟情喜爱?就是苏氏前世刚嫁时也是满满美意,不管将来是否能过得和美,出嫁时,都是喜新娘。

苏氏交代春香去给二媳妇搬花盆,让秋枝秋叶跟着,一路往缘草堂走去。

过了中秋的天,一种肃然的凉,特别是早晚。苏氏走进缘草堂看见进出的丫鬟们端着洗漱之物,就知太夫人刚起。

缘草堂是侯府主院,历代侯爷所居,上代侯爷去世后,侯夫人还在,现任侯爷就一直没搬进去,升级了的太夫人却又因后面小女儿的各种闹腾,气的中风,也就更不好搬出缘草堂了。

苏氏前世自己轻微中风过,知道怎么康复,就天天辛苦守在太夫人床边,还体贴的把自己身边多年的夏青送给太夫人,帮着伺候。

几年过去,太夫人明显好转,苏氏里外赢得高声赞赏。苏氏想我不过知道得了此病的人心中苦,既然知道些能,能做到那步算那步,也不是单图了得个孝顺的好名。

世上还是看的人多,真心与假意短时间或许无法区分,但时间久了,谁也不真是那糊涂人。好歹也是分的清的。就比如七小姐也是用那十年如一日的贴心让苏氏感慨。苏氏认为自己都没有她的有心和毅力。

苏氏当年送夏青到中和堂药房跟着学了些经络穴位按摩手法,当初是为了自己享受,后来见病了的太夫人更加需要,把夏青送过去,如今接她的活是秋藤。

健康最重要,当过病人的苏氏更加有深切体会。等她嫁了人,能自己做些主,马上安排身边四个贴身丫鬟各负其职,一个总管大拿,要有管理安排的手段,有这么一个人,省的是主母的心,谁愿意当个正室,却抢管事的活;一个善药膳,饮食保养交给她,还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健康的活着;一个要有手上功夫,在这个回娘家次数都少的可怜的古代,私人按摩师一定要有;还有一个是窜门的,潜伏看了吗?情报很重要。多年下来,再让她们再带徒弟,免得需要时接不上趟。

夏青如今早已是康石头家的,她十九那年苏氏做主许配给了外院管事的外甥,在府里花草房的康石头,家有个病婆婆,也是看中夏青那一手好功夫,才死命求去。她现在也是一儿两女,白天只在太夫人屋里当差。

瞧见三太太进屋,夏青殷勤的上前搀扶,虽然在太夫人院里当差几年了,月薪也是在老太太院里领,可是三太太每逢过年过节,太太身边贴身丫鬟有的也没少了她的,所以夏青真个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心里始终认三太太是主子。

第012章 孝顺的三太太

“娘夜里可歇的好,”苏氏随头又问夏青,“夜里起了几次,口渴了几次”

每次来几乎同样的问话,苏氏想我跟查房医生似得。为何不问哪,孝不仅是做出来的,也要说出来,光做不说别人能看到你做的就很少,你做了十分,自己不说,别人也就看出三四分,做了七分你说了,别人就看到你做到十分真不容易,但光说不做别人也不是傻子只会听不会看。别说是婆家,就是自己亲爹娘亲兄弟姐妹也是如此,要不会说爱哭的小孩有糖吃,你不哭谁关注你。

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只记得自己做了什么,而没注意别人做到什么,总以为我为了你做了,你就该牢牢记在心里。但是,别人做的什么,自己也同样不记得,对方强调了,才看到眼里。为何很多夫妻吵架,都会彼此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又做了什么?

夏青听了太太的问话,答道“刚问了守夜的,太夫人昨个睡得晚,夜里总翻身,要了三次水喝,起了四次夜,今早又醒的早,天没亮就喊了丫头要喝粥”

苏氏腹诽还不是昨儿让你小女闹得。

夏青扶太太桌边椅子坐下,接过丫鬟递来的茶,“天儿冷,太太先用点热茶,加了枣儿的。”她知今儿一早太太会过来,早就嘱咐丫头准备太太的热枣茶。跟了三太太多年,知道三太太每早必要一杯滚滚的枣茶。说是枣茶不如说是糖水,银耳枸杞红枣,热别是秋冬,每早一碗,一整天身子都舒服。但给太夫人就不敢如此,人老怕得消渴症,更何况中风后。三高一般都是连在一起的。太夫人早上都是各类豆粥换着吃。

苏氏喝着热茶,却一眼看到太夫人的卧房里的摆设架上,见又少了个宝蓝色的古盘,上面镶着点点红绿的彩石,因为颜色艳丽,在房里很显眼,这还是有年老侯爷去辽东带回的,据说是遥远的哪个蛮夷部落里传出来的

太夫人一向最喜爱此物,三姑奶奶出嫁时想带去,太夫人都没舍得,这是老侯爷亲自给予的,是个念想,太夫人想,等我死时在传给儿孙吧。

这会不见摆出,不知道是太夫人收起来了,还是昨儿个被三姑奶奶讨要走了。苏氏就曾笑话过三姑奶奶,说她是个蝗虫,把自己老娘为数不多的好东西快要搜刮光了。

三姑奶奶到不是那自私财迷的人,只是她眼里除了她自己,就没别人,本来就骄纵,又被家人宠的从不会为别人着想。别人或许是财迷老娘东西,可苏氏知道,她不是,她只是真的喜欢,想要拥有而已。所以从没见她讨要庄子店铺什么的,就盯着古董了,她还会说,这都是国宝呀,要传承下去,也不想想娘家嫂子,也想把侯府的东西留给自己儿孙的。

上一篇:念君欢 下一篇:林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