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君欢(494)+番外

作者: 村口的沙包 阅读记录

周毓白嘴唇微抿,没有说话,傅念君看出了他眼中罕见的深沉。

他们两个都想到了,在她前一世的那位淮王可能也是因为这桩事……

他不想见到苍生黎民受苦,幕后之人就用苍生黎民做要挟,周毓白只得插手西夏军务,然后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没有成功,反而遭到皇帝和朝臣的猜忌和厌弃,加上有心人算计,之后就是被幽禁十年。

只要一想到按照原本的步骤,他会独自经历这些,傅念君就止不住地心疼他。

那一世的周毓白,到底受过多少委屈呢?

她安慰自己,好在如今,他身边有她,她永远也不会离开他的。

周毓白道:“如果是我的话,知道这事不好解决,却也只能勉力一试,而大哥,他未必有这样的觉悟。”

还是那句话,肃王殿下的特征就是不自量力。

这样所有的一切都对得上了……

和西夏的一场战事,使得大宋朝廷元气大伤,边境依然战火不断,直到三十年后,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要说傅念君以前恨那幕后之人,只是因为她害了周毓白、自己和很多人,那么现在,她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因为对方为了权势,为了私欲,把这么多军民的性命置于何地?

在军事上的软弱,是会给一个朝廷造成无数难以预计的隐患和后果的,如果几代当政者无法用强有力的措施干预和改善,那么终有一天,在夹缝中生存的大宋王朝,很可能就江河日下,积重难返……

“七郎……”

傅念君皱紧了眉头:

“这桩事情,可能不止牵涉到肃王一个人了,我们、我们一定要阻止……”

周毓白握着茶杯的手指有点泛白,她能想明白的事情他如何想不明白。

何况现在深陷迷局的不是他,还是肃王那个有勇无谋的,一个疏失,很可能就会被他捅成更大的纰漏。

第557章 军务

而甚至现在他们还不知道究竟幕后之人是具体如何安排的……

但是有一点,显然他在西夏边境有一定势力,甚至当地文武官员,绝对也有他的人。

周毓白微微一叹,终究还是他轻敌了。

他重重地放下茶杯,对傅念君道:

“眼下的情况应当不至于坏到如此,大哥那里,我们要继续盯着,河北东西两路那边,我也要立刻去信,还有我外祖那边……”

想要搅黄这事还是有点难度。

傅念君担心:“你若插手,会不会被他……”

会不会被幕后之人又算计进去?

周毓白微笑,对她道:“难道因为这事有风险,我就不做吗?”

因噎废食,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何况幕后之人在智谋方面比起他来,一直都是略逊一筹的。

傅念君振奋了一下精神,“现在那边还有狄将军呢,有他在,形势应当不会太差。”

当时周毓白和傅琨联手在圣上面前力荐的狄鸣,如今在西夏边境便如猛虎在侧窥伺,西夏人若要有所举动,也得掂量掂量。

傅念君想到了执掌枢密院的王永澄,“王相公那里,七郎准备去打个招呼吗?”

牵扯到边境军务,就绕不开这个人。

周毓白说:“那倒不必,依我现在傅相女婿的身份,他也未必肯多与我说话。”

傅念君有点赧颜。

“不过,”他道:“王相为人守旧刚直,我虽近不得他,旁人也一样,暂且可以放心些,就是大哥有什么动作,第一个大概也是想着要绕开他。”

傅念君点点头,却依然还是有点忧心,“七郎,王相公一直是主和派,加上今年是官家登基三十年,我瞧着官家也是不想打,如今我爹爹在朝的地位略有些低于王相公,我怕这事再往下拖……”

他们都知道西夏和大宋必有一战,但是现在朝廷的风向,是倾向于拖延这一场战事的到来,而且是拖到不能拖为止。

尤其是去年年底西夏因为青黄不接,也停止了对边境的骚扰,眼看要燃起来的战火突然就熄了,当今圣上和主和派也都松了口气。

当今圣上年纪渐大,他如今越来越想着安逸和享受,根本不想打仗。

一打仗,这心心念念的登基三十年庆典便又要不了了之。

何况大宋本来军费支出就庞大,遇上战事,国库便要空一半,底下那些人要对他这当皇帝的说的话他早就一清二楚,什么陛下当身先士卒,节衣缩食云云。

本来就穷的大宋皇帝还要节衣缩食到什么地步去?吃饭连羊肉都不吃只吃青菜吗?

周毓白这个当儿子的很清楚,自己老爹对战争的抵触情绪是一天强过一天。

他明白傅念君的意思,“念君,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事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事,也可能导致幕后之人的计划中途变化,但是若是我们预估错误,西夏人早就与他串通,那么这场战事,即便大宋胜了,也可能只是两败俱伤……何况如今我与萧凛,并未完全谈妥,在他人搅局之下,打无准备之仗,付出的代价太大。”

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变化莫测,傅念君也晓得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了。

何况现在看来,不止是他们,肃王那一头,也争取在与辽国牵线。

可以说,实在是很让人头疼了。

“还有一个问题。”

他说着。

周毓白的手指摩挲着手里一根笔杆,眼神有些放空,他这表情也很少出现,傅念君早就习惯了他对一切都成竹在胸的模样。

傅念君觉得这一回遇到的事,可能是他和她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了。

“就是边境军队的战斗力,狄老将军领兵带兵的能力我与岳父大人都信得过他,但是……”

“但是钱粮跟不上。”

傅念君接口。

话题又绕回了“穷”上面。

国库充盈,但是养兵的费用实在太过巨大,而且还有例如张淑妃的伯父张宣徽使这样的蛀虫在,各地守军花的钱能和抵抗西夏的精兵同等对待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夏要打仗,国库里的银子起码要跟上。

但是看现在朝廷上下这副懒怠的样子,傅念君觉得悬。

“七郎,这是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一时半刻怕也改动不了。”傅念君说着。

她的记忆里,后期傅琨一手主张的新政里就有这样关于军队的改革,但是这是件相当繁琐的事,没有个十年怕是见不到成效,他们肯定是等不及的。

不知能不能有什么速成的法子。

傅念君有个很大胆的想法,若是能将肃王敛的财,幕后之人七七八八的产业,还有张淑妃和耶律弼做生意的银钱……投入到与西夏的军务上去,倒是个很简便的法子。

但是她也知道这有些异想天开了,暂且打住。

周毓白说:“我明日去傅家,与岳父和舅兄商议一下,无论如何,军费开支那一部分,得尽快争取。”

傅念君点点头,心里一片沉重。

上一篇:吉卦 下一篇:卿本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