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君欢(366)+番外

作者: 村口的沙包 阅读记录

有人欢喜有人愁,说着不知道这次会考较什么。

诗书礼乐,多数人猜测多半是乐器。

有个小娘子还惋惜着最近好不容易留出来的几管长指甲。

江娘子倒是老毛病改不了,打量了一番傅念君,得出结论:

“傅娘子,怕是你这回是被难住了吧……不过我听说,你小时候就喜欢唱歌呢,不如你接着唱啊。”

这就是她“帮”自己的方式?

傅念君觉得她快看不懂这个字了。

江娘子大概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这是在揭人伤疤了,后半句话就以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了。

傅念君冷静道:“唱,当然要唱,最好关在一个屋子里,我只唱给你听。”

江娘子的脸部抽了抽,没有再说话。

******

另一边周绍懿却是兴冲冲地跑回到周毓白和周毓琛所在的凉亭之中。

两人正坐着喝茶,周毓白放下手里的茶杯,就见周绍懿过来睁着一双亮亮的大眼睛盯着自己猛看,又什么话都不说。

“怎么了?”

他问道。

周绍懿却是朝他摇摇头。

周毓白对面的周毓琛也道:“懿儿怕是又淘气了,想着来找你这个七叔收拾烂摊子吧。”

按照血缘亲疏来说,周绍懿自然是和周毓琛更亲密些的,只是这孩子也不知怎么回事,从小就喜欢缠着周毓白,嘴里嚷嚷的也是“七叔”“七叔”。

张淑妃自然是不乐意见到他这样的,不过丁点大的孩子又懂得什么勾心斗角,该怎样还是怎样。

好在张淑妃也不是与周绍懿很亲近,也懒得管他了。

周绍懿还是一言不发的,伸手拉了拉周毓白的袖子,水汪汪的大眼睛注视着他。

周毓白对周毓琛道:“懿儿大概是内急,自己不敢去,我陪他去一趟。”

周绍懿的小鼻子立刻皱起来了,周毓琛却是笑了笑。

周毓白牵着周绍懿到了无人之处,周绍懿才抗议:

“七叔,我没要解手的。”

“我知道。”

周毓白蹲下身子,与他平视:

“所以你想和我说什么呢?”

周绍懿嘻嘻一笑,露出颊边一个可爱的小酒窝:

“我去找了姑姑,我替你去看她的!”

周毓白失笑:“那可真是多谢你了。你只是帮我去看她的?”

周绍懿望天,最后还是坦诚道:“我还帮你亲了她一下……”

周毓白:“……”

这小子!

“不过她没有发现!”

周绍懿立刻补充。

周毓白拍拍他的头:“往后这种事,就不用你代劳了。”

周绍懿却是转了转眼珠子,说道:“若七叔以后要娶旁人了,我也可以帮你娶她的哦!”

看吧,他真真是个体贴的侄儿。

周毓白真是觉得他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懿儿。”他放低了语气:“以后可别再说这种话了。”

周绍懿“哦”了一声,心道,就知道七叔小气,断断是不会肯的。

“还有呢?”

周毓白问他:

“你不会只是单单找我说这个吧。”

周绍懿作为一个合格的守不住秘密的告密者,立刻就把江娘子的事抖露出来了。

他还一本正经道:“七叔,你说她是来见谁的呢?会不会是……”

他眼睛往周毓白瞟过去。

周毓白凤眼微扬,周绍懿立刻又转头望天。

他叮嘱周绍懿:“懿儿,这件事,你不能告诉别人。”

周绍懿摆摆手,说道:“姑姑也是这么讲的,但我知道,七叔不是‘别人’。”

他又皱了皱小鼻子评价:“以前在太婆那里见着她,我就不太喜欢,那个江姑姑,老是爱和我说话,一双眼睛勾人一样的……”

周毓白微微拧眉,站起身,望向东南方,脸色微沉,江娘子刚才是去了那里么……

第412章 织布

高座上的皇帝今日的心情显然十分好,上午诸位小娘子考较诗词时他不在场,还颇觉得有些遗憾。

傅念君听到皇帝身边的内侍高声宣着:

“哪位是傅相公家中嫡长女?”

傅念君知道这是皇帝兑现承诺,要见见她这位在咏梅词中拿了魁首的小娘子。

傅念君上前行礼。

舒皇后同皇帝道:“这位就是傅二娘子,端午节时官家曾想唤她来见一见,只是到了今日才有机会。”

皇帝摸了摸胡子,颔首道:“不愧是傅卿的女儿,写得一手好词。”

皇帝亲口说出了这样的话,即便是旁人再不认,傅念君也只能把这个才名认下了。

她谢过恩后,便又知礼地退回原地去了。

旁边的张淑妃依然忍不住想提醒一下皇帝傅念君当年的“丑事”。

端午节时是她一心想让皇帝见傅念君,一个劲儿地夸她,到现在又倒了个个儿,恨不得让傅念君在大殿之上丢尽了脸面才算。

反倒是皇帝这次没有叫她三句话给拉过去,只说:

“小时候不懂事是难免的,如今这样出色,正说明傅卿教养地好。”

张淑妃善于见风使舵,眼看着皇帝对傅念君印象不错,自然立刻转了风向,不再说她一句不好,反倒是开始对她“寄予厚望”起来。

这下午的比试由内侍宣布,都在堂下小娘子们的意料之外。

世家千金,不比琴棋书画,却是要比女红了。

要说比女红也无不可,谁还不会绣两朵桃花梅花的,只是帝后的独辟蹊径之处,实在是让她们措手不及。

并不是让她们比绣艺,而是比纺织和裁衣,并且同样有宫里尚服局之中的专职女官做评判。

众小娘子脸色都黑了,这都是农妇做的事情,她们怎么会懂?

她们每个人身上穿的绫罗绸缎,皆是能工巧匠所做,经过绣娘和裁缝巧手,到她们身上时,件件衣服都是华贵不凡,她们从小都是金枝玉叶,哪里又接触过什么苎麻棉花、线轴纺车的。

何况裁衣这样的事,若都要她们亲自动手来做,还要外头的裁缝和宫里的尚服局做什么?

众小娘子就是怎么也没想到帝后会给她们出这样一道难题。

傅念君倒是多少能够理解。

本朝皇帝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皇后作为一国之母,也会在亲蚕宫中完成整个养蚕过程,先代的皇后多是走过过场,但是上回傅念君进宫时就注意到,舒皇后是真真切切自己去做农事的。

连她在三十年后都听说过,亲蚕宫中纺车织布机一应俱全,都是理宗的继后舒氏所用。

因此帝后想挑的儿媳妇,甚至有可能是今后要登皇后位的接班人,舒皇后自然就也希望能找到一位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她自己一样,重视农事,起码是不看轻这些事情的小娘子。

织布要先纺线,当内侍们把工具都一样样抬上来的时候,众小娘子才更是愁眉不展了。

甚至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些东西。

傅念君从前是被当作太子妃培养的,这作为皇后的必修课自然也懂一些,何况小时候与母亲住在别院的时候,她母亲陆婉容也会自己纺线织布,倒不是傅宁对她们连基本的生活都不照顾,只是日子过得太索然无味,想来也没有更好的消遣方式了。

上一篇:吉卦 下一篇:卿本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