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吉卦(243)+番外

作者: 白小贞 阅读记录

正说着,穆王从两人身边拱手一礼过去了。

“诶,七哥儿!”太子连忙唤他。

玉珩转身回来,又是拱手一礼:“太子大哥,沈大人。”

“七哥儿,”太子见到七皇子脸上透出笑容,几步上前,欣喜道,“你午后得空与否,与本宫一道去饮几杯茶如何?”

沈詹士瞧自家外甥女的未婚夫君,拱手行了礼,对着玉珩笑道:“穆王殿下与太子殿下兄弟情深,还需请穆王殿下为太子解忧了。”

“嗯?”玉珩瞧太子,“因何事忧愁?”

太子叹了一声,搭上玉珩肩膀:“这事儿,本宫确实有丝忧愁……”他见殿前臣来官往,人人见到他亦只是拱手一礼,没有有心跟在一旁偷听的意思,与玉珩靠近了一些,低声道,“七哥儿,本宫愁的是父皇指侧妃之事。”

玉珩了然道:“大哥乃东宫之主,多几个人服侍,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也是应该。”

玉琤道:“这事儿我不是要反对父皇,只是本宫心中尚有有一人选,想请父皇把这人指给本宫,而然……本宫瞧着父皇这几日总是在气头上的模样,又不敢向父皇提起此事。”

玉珩闻言,挑了眉,淡淡一笑,好奇问道:“不知大哥中意的是哪家小娘子。”

本着自家兄弟,太子不隐瞒探头轻声道:“正是太子妃的嫡亲妹妹,苏家三娘子。”

“原来如此,”玉珩恍然所明,“大哥正是好眼光。”抱着整个苏家一起死。

太子也是这般想的,轻笑道:“苏三娘子对本宫一片情深,夜夜以泪洗面,本宫不可负了她。”

“大哥真是好福气。”玉珩赞叹道。

太子越发觉得自己这个七弟实在太尽如人意,此事若是告诉了二哥儿,只怕二哥儿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必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诸如“大哥你如何得知三娘子会倾慕你,你是否真心中意苏三娘子”之类的。

“七哥儿,就是这事儿让本宫想了一夜未睡,你给本宫出个主意罢!”

七皇子往宫外走的脚步不停,一面走一面向着太子道:“男女之事,臣弟只对季六娘子钟情过,臣弟有幸得了父皇的圣旨,可以与她相伴一生。这事儿,臣弟怕亦是没有什么主意。”

太子锲而不舍:“七哥儿,你就想想,当初若无父皇的圣旨,你将如何打算?”

“若我钟情了,必然去求父皇的圣旨,断不会委屈了心中之人。”玉珩一音锤定,“堂堂男儿郎,莫不成还等着女子来上门求亲不成?”

太子想了想,想了又想,脸上露出大喜神色,一拍大腿正是如此,堂堂男儿郎怎可让女子为自己落泪而不顾!

当下里,太子别了玉珩,转身就带着自己的侍从往皇帝的南书房去了。

第二七三章 提及侧妃

太子一走,沈詹士再次过来给玉珩见礼:“穆王殿下有礼。”

“沈大人。”玉珩恭敬回礼。

如此谦虚态度,让沈詹士笑着又是一揖:“下官在回京的路上便得知了六姐儿被指婚穆王殿下的喜事,能与穆王殿下喜结良缘乃是六姐儿几世修来的福分,下官身为六姐儿嫡亲舅舅,在这儿,下官斗胆恳请穆王殿下日后多多包容一些六姐儿了。”

若不是他之前听到了七皇子口中的“臣弟只对季六娘子钟情过”这会儿也没有这唐突想法过来与七皇子说如此这般。

沈漠威来朝中不久,在巴蜀时,他乃正五品的知府大人,整个巴蜀他最大,山高皇帝远,真乃有“在我的地盘听我的”架势,可来了京中,就算是正三品的詹士,亦只算是芝麻小官,如今太子得了皇帝器重,只是做了半月的詹士,沈漠威便瞧出来了,太子玉琤是个心无城府、没有主见的,这样的太子若没有当今皇帝明着暗着保着,只怕早已经在朝中尸骨无存。

皇家夺位,历朝历代哪个不是腥风血雨,这样的环境中有所人虎视眈眈,不是铲除太子后快就是取而代之,纵然是智者,也难免会有一失,太子这样的呆脑瓜子,恐怕做不好这太子之位了。

太子不好做,他又如何会好?莫不成赴死还要抱成一团不成?

沈漠威做惯未雨绸缪的打算,这会儿见到出色、但同为皇帝眼前红人的七皇子,定然要过来套个近乎。

“沈大人放心。”玉珩微微而笑,神色极为谦让,“六姐儿乃是本王日后发妻,本王自会包容善待于她,与她举案齐眉。”

沈大人哈哈而笑,又起话题与七皇子寒暄几句,两人边走边聊,而后一道聊起了巴蜀的一些特产来。

“舅舅,实不相瞒,”玉珩自从认识了季云流,这招打顺着杆子往上爬、蛇随棍上简直得其真传,精髓的不要不要的,舅舅两字被七皇子信手拈来,毫无违和感,“我半月前封王赐了府邸,正正得了舅舅曾任知府的巴蜀之地为封地。舅舅亦知晓的,我从未经商做买卖,而这封地民生作功又颇费银两,好在父皇准许我贩卖巴蜀特产之物……只是我又从未去过巴蜀,不知晓巴蜀有何特产,在此还望舅舅指点一二,让我日后手中的银钱能宽松宽松。”

舅舅两字的称呼,一个“我”字的拉近关系,让沈大人心中流出蜜水,一路甜上喉咙:“殿下,这京中之事沈某不大了解,但这巴蜀之事殿下可算问对人了。”七皇子舅舅连“下官”两字都省却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道,“巴蜀本就民殷地富,土壤肥沃,家家养蚕,不论是民之食粮亦或是丝质绸缎均颇具特色。”

“巴蜀之前进贡了一些蜀绣制品进京,”七皇子顺着道,“我之前得过一两匹,亦觉十分精致。”

沈大人哈哈笑道,“殿下有所不知,这进贡的蜀绣却还不是最好的蜀绣。”见玉珩疑惑,沈大人解释,“进贡之物讲究一个准数,年年要做个准,少一匹都怕掉了脑袋,而越好之物产量越发稀少,今年若将稀有的物品进贡上京了,明年若凑不齐这个数量,那些商贾怕被问罪,所以这进贡的蜀绣还不是最好之物,盐亭县有一种天丝,乃是金蚕吐丝而成的,用这种的丝制成的布匹华美轻薄、丝质坚韧又柔软,当年世间罕见,只因每年产出不稳定,这种东西从未流通在世面上。”

玉珩的目光动了动。

如今巴蜀归他所有,那些天丝就算产出不稳定,年年给季云流做两件衣裳之类的总可以罢?

当下里,玉珩就跟沈大人要了产天丝,供蜀绣的人家姓与名以及各家其他商户。

玉珩问的恭谦有技巧,沈大人有心巴结七皇子,两人一拍即合,你问我来我答你,走到宫门处时,七皇子已经把巴蜀花椒、辣椒之物年产出大约有多少斤都摸透了。

……

太子去南书房求见皇帝,南书房中的太监宫女全数知晓这几日一下朝,皇帝的心情便不好,如今有人来顶在前头,自己等人不用遭罪,禀告通传的小太监跑得都比平时快了不少。